“传令下去,设立屯田司,专责屯田事宜!”曹操的声音在田野间回荡,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
荀彧四人精神一振,躬身应诺。
他们知道,这仅仅是个开始。
一道道命令自曹操口中发出,如同雷霆般迅速传遍各地。
屯田司迅速组建,经验丰富的官员被任命为屯田都尉,奔赴各地开展工作。
曹操深知,屯田政策的成功与否,官员的廉洁奉公至关重要。
他严令彻查贪污腐败,对任何胆敢从中作梗者,严惩不贷。
为了鼓励百姓积极参与屯田,曹操不顾路途颠簸,亲自前往各地视察。
他深入田间地头,与百姓促膝长谈,了解他们的需求和困难。
当他看到百姓们挥汗如雨,辛勤劳作的身影,心中充满了欣慰。
他鼓励百姓们开垦荒地,并承诺给予相应的奖励。
“兴修水利,刻不容缓!”曹操站在新修的灌溉渠前,看着清澈的渠水缓缓流淌,心中充满了希望。
他知道,水利是农业发展的命脉。
他下令各地兴修水利,确保农田灌溉,提高粮食产量。
在曹操的积极治理下,屯田政策取得了显着成效。
大片大片的荒地被开垦出来,变成了肥沃的良田。
金黄的麦浪翻滚,丰收的景象随处可见。
粮仓里堆满了粮食,解决了军队的粮草问题,也改善了百姓的生活。
百姓们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他们感激曹操的恩德,纷纷称赞他是明君。
曹操看着这繁荣的景象,心中充满了自豪。
他知道,他的努力没有白费,他为百姓们带来了幸福,也为国家带来了希望。
“主公,”荀彧上前一步,语气恭敬,“如今屯田功成,北方已渐安定,不知主公有何打算?”曹操目光深邃,望着远方,嘴角露出一丝意味深长的笑容,“传令下去,召集众将议事……”
秋风送爽,田野里金黄的麦浪翻滚,如同一片金色的海洋。
饱满的麦穗在微风中摇曳,发出沙沙的响声,仿佛在欢庆丰收的喜悦。
空气中弥漫着成熟的麦香,沁人心脾,令人陶醉。
曹操站在高台上,眺望着这片丰饶的土地,心中豪情万丈。
远处,农民们正忙着收割麦子,他们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歌声此起彼伏,在田野间回荡。
孩子们在田埂上追逐嬉戏,他们的笑声清脆悦耳,如同银铃般在空中飘荡。
曹操深吸一口气,感受着这片土地的活力与生机。
他想起几年前,这里还是一片荒芜,民不聊生。
如今,在他的治理下,这里变成了粮仓,百姓安居乐业,国家日益强盛。
“好一片丰收景象!”曹操忍不住赞叹道,声音中充满了喜悦和自豪。
他转身看向身后的谋士们,眼中闪烁着精光,“诸位,如今屯田功成,北方已渐安定,我欲南征,不知诸位意下如何?”
曹操话音刚落,谋士们纷纷抬起头,目光齐刷刷地落在他身上。
空气中弥漫着一丝紧张的气氛,众人的表情各异,有的若有所思,有的面露担忧,有的则跃跃欲试。
“主公……”
荀彧上前一步,拱手道:“主公,臣以为此时不宜南征。” 他眉间深锁,语气沉重,与丰收景象格格不入,如同一盆冷水浇在众人心头。
曹操闻言,浓眉一蹙,目光如炬,落在了荀彧身上。
荀彧不避不闪,直视曹操,继续说道:“荆州虽新定,然王厚掌控人心,其部曲皆是百战精锐,非轻易可破。况江东孙权,亦非等闲之辈,其雄踞江东,窥伺中原已久。主公若此时南征,恐腹背受敌,得不偿失啊!”他语气坚定,字字铿锵,每一个字都像重锤一般敲击在曹操的心头。
曹操负手而立,来回踱步,目光闪烁不定。
他剑眉紧锁,深邃的眸子中,思绪翻涌如潮。
荀彧的话,如同一记警钟,在他心中敲响。
他深知荀彧所言非虚,荆州和江东,如同两头猛虎,正虎视眈眈地盯着他。
若是贸然出兵,后果不堪设想。
“文若之言,甚是有理。”良久,曹操终于开口,声音低沉,带着一丝无奈。
丰收的喜悦,被他心中的担忧冲淡了几分。
他再次望向远方,目光深邃,仿佛要看穿那层层迷雾,洞悉未来的局势。
“荆州、江东……”他喃喃自语,语气中充满了复杂的情绪。
“主公……”一个略带沙哑的声音响起,打破了沉默。
贾诩向前一步,略微佝偻的身躯在阳光下显得更加深沉。
他那双平日里总是眯缝着的眼睛,此刻却闪烁着锐利的光芒,仿佛能洞穿人心。
“主公,王厚此人,确有经天纬地之才,然其出身微末,能有今日之成就,实赖主公之恩。”
他顿了顿,仿佛要让自己的话语更加具有说服力。
“臣以为,王厚虽据荆州,但其对主公的忠诚,未必尽失。”
此言一出,空气仿佛都凝固了一瞬。
田野间微风拂过,带来阵阵稻香,却也吹不散众人心中的疑虑。
毕竟,王厚反叛之事,历历在目,说他仍对曹操忠诚,实在难以令人信服。
曹操原本紧锁的眉头,在听到“忠诚”二字时,微微一松。
他深邃的目光,如同两道利剑,瞬间刺向贾诩,仿佛要看穿他心中的想法。
远处传来几声清脆的鸟鸣,更显得此处气氛的肃穆。
“哦?”曹操的语气中带着一丝玩味,一丝期待。
他饶有兴致地看着贾诩,等待着他的下文。
夕阳的余晖洒在他的脸上,将他刚毅的轮廓勾勒得更加分明,也映照出他眼中那难以捉摸的神色。
贾诩不为所动,依旧保持着他那副云淡风轻的模样。
他缓缓抬起头,与曹操的目光交汇,语气笃定地说道:“王厚此人,极重情义。昔日主公对其有知遇之恩,提拔之情,他必不敢忘。如今他据守荆州,看似与主公为敌,实则是情势所迫,不得不为之。”
他伸出略显枯槁的手,轻轻捋了捋胡须,继续说道:“主公可派遣使者,晓之以情,动之以理,以昔日恩义感化之。同时,也可暗示王厚,若能反正归来,主公必不咎既往,仍委以重任。”
贾诩的声音不大,却清晰地传入每一个人的耳中。
他那冷静的分析,仿佛将王厚的内心剖析得淋漓尽致。
曹操听闻此言,眼中精光一闪,原本有些阴沉的面色,也逐渐变得明朗起来。
他缓缓点了点头,脸上露出一丝不易察觉的笑容。
“文和之言,颇有道理。”他赞许地看了贾诩一眼,心中已经开始盘算着如何利用王厚的“忠诚”,为自己谋取更大的利益。
他来回踱步,脚步轻快了许多,仿佛心中的一块巨石,已经被搬开。
“只是……”曹操停下脚步,目光再次落在了贾诩身上,语气中带着一丝询问,一丝期待,“文和有何妙计,能让王厚为我所用?”
曹操的好奇如同实质,热切的目光仿佛要将贾诩看穿。
他迫切地想知道,这位智谋深沉的谋士,究竟能为他带来怎样的惊喜。
田野间的微风停止了喧嚣,鸟鸣也变得低沉,万物都屏住了呼吸,等待着贾诩的回答。
“文和有何妙计,能让王厚为我所用?” 曹操再次问道,声音中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急切。
他凝视着贾诩,等待着他吐出那能左右战局的锦囊妙计。
贾诩面对曹操充满期待的目光,却并未立刻作答。
他那饱经风霜的脸上,依旧是那副云淡风轻的表情,仿佛一切尽在掌握。
他微微眯起眼睛,深邃的目光中闪烁着智慧的光芒。
时间仿佛凝固了一般,只有微风拂过稻田,发出细微的沙沙声。
曹操耐心地等待着,他深知贾诩的习惯,这位智者总是喜欢在关键时刻卖个关子,吊足人的胃口。
一旁的荀彧,始终静静地站在那里,宛如一尊雕塑。
他深邃的目光,在曹操和贾诩之间来回游移,似乎在思索着贾诩的计谋是否可行。
他并未插话,只是默默地观察着局势的发展。
贾诩缓缓抬起头,略带浑浊的他干枯的手指轻轻摩挲着胡须,仿佛在酝酿着一个惊天动地的计划。
他的嘴角微微上扬,勾勒出一个神秘的弧度。
终于,贾诩缓缓开口,打破了这令人窒息的沉默。
“主公,想要让王厚为我所用,需得……” 他的声音低沉而沙哑,每一个字都仿佛带着千钧之力,敲击在众人的心头。
曹操的呼吸微微一滞,眼神变得更加专注。
他全神贯注地聆听着,生怕错过任何一个细节。
就在众人屏息凝神,等待着贾诩揭晓谜底的时刻,他却突然停了下来。
贾诩抬起头,目光深邃地望向远方,仿佛在斟酌着接下来的话语。
他略作停顿,似乎在思考着如何将这个计划,更完美地呈现出来。
贾诩微微一笑,笑容却未达眼底,反而更添几分高深莫测。
“主公,想要让王厚为我所用,需得……”他故意拉长了尾音,吊足了曹操的胃口。
此刻,夕阳的余晖洒在他的脸上,将他的皱纹勾勒得更加深刻,也为他平添了几分神秘感。
曹操的心跳也不由得加快了几分,他屏住呼吸,等待着贾诩的下文。
田野间的风声、鸟鸣声,此刻都仿佛消失了,天地间一片寂静,唯有贾诩那低沉的声音,在空气中回荡。
荀彧也忍不住微微向前倾斜身子,他那双深邃的眸子,紧紧地盯着贾诩,想要从他的表情中,窥探出一丝端倪。
他能感觉到,贾诩的计谋,非同寻常。
贾诩的目光缓缓扫过众人,最后落在了曹操身上,他那双略显浑浊的眼睛,此刻却闪烁着精光,如同夜空中闪烁的星辰。
“主公,”贾诩的声音再次响起,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兴奋,“想要让王厚为我所用,需得反其道而行之!”
“反其道而行之?”曹操低声重复着贾诩的话,眉头紧锁,陷入了沉思。
他一时之间,还无法理解贾诩话中的含义。
贾诩见状,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丝自信的笑容。
“主公,如今王厚新定荆州,根基未稳,正值用人之际。我等何不……推波助澜,助他一臂之力?”贾诩说到此处,故意停顿了一下,观察着曹操的反应。
曹操的眼中闪过一丝疑惑,他追问道:“文和,此话怎讲?”
贾诩不慌不忙地解释道:“主公可假意示好,派遣使者前往荆州,表示支持王厚在荆州的发展,麻痹他的警惕之心。同时,暗中怂恿他攻打周边城池,扩张势力。待他羽翼丰满之时……”贾诩说到此处,眼中闪过一道寒光,语气也变得冷冽起来,“便是主公将其一网打尽之日!”
贾诩的这番话,如同惊雷一般,在众人耳边炸响。
曹操的眼中,闪过一丝震惊,一丝兴奋,一丝狠辣。
他紧紧地盯着贾诩,仿佛要将他整个人都看穿。
贾诩依旧保持着那副云淡风轻的模样,他缓缓说道:“主公,此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