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历史军事 > 重生逆袭:智谋登峰 > 第253章 艰难的探索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253章 艰难的探索

马车缓缓驶入国子监,这里便是天下读书人梦寐以求的最高学府。然而,此刻的国子监却显得有些冷清,只有零星几个学子在院中漫步,与林尘想象中的景象相去甚远。

“大人,您来了。”国子监祭酒是一位年过花甲的老者,姓张,为人正直,在学界颇有威望。他见到林尘,连忙迎了上来,眼中带着几分期待,也带着几分担忧。

“张大人,不必多礼。”林尘虚扶了他一把,开门见山地说道,“此次前来,是想向您了解一下国子监的情况。”

张祭酒叹了口气,语气中带着几分无奈:“大人有所不知,如今国子监虽然名义上是最高学府,但实际上却面临着诸多问题。首先是师资力量不足,许多优秀的先生都去了各大世家任教,其次是教材陈旧,已经跟不上时代的发展……”

听着张祭酒的讲述,林尘和谢婉的眉头越皱越紧。看来,教育改革的第一步,比他们想象的还要艰难。

“大人,您看……”张祭酒欲言又止,目光落在林尘身上,带着几分询问。

林尘深吸一口气,眼中闪过一丝坚定,“张大人,我决定广纳贤才,从民间选拔优秀的教师,充实国子监的师资力量。”他顿了顿,继续说道,“同时,我会邀请像赵夫子这样的教育专家,对新招募的教师进行培训,让他们掌握最新的教学理念和方法。”

谢婉在一旁补充道:“我们还可以组织一批有学识、有见地的文人,编写新的教材,不仅要传授知识,更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

张祭酒眼前一亮,抚掌赞叹道:“妙啊!两位的想法真是高瞻远瞩,老夫佩服!”

林尘微微一笑,他知道,这仅仅是开始,未来的路还很长。他转头看向谢婉,目光坚定:“婉儿,我们一起努力,为孩子们,为国家的未来,开创一个新的时代。”

谢婉回以坚定的目光,两人相视一笑,仿佛看到了希望的曙光。然而,就在此时,一名侍卫匆匆忙忙地赶来,神色慌张……

侍卫单膝跪地,语气急促:“大人,不好了!各地传来消息,新教材推行受阻,许多地方官员拒绝使用,还有不少书院联名上书,反对改革!”

林尘和谢婉脸上的笑容瞬间凝固,他们早料到改革会遇到阻力,却没想到会如此强烈。张祭酒也是面色凝重,长叹一口气:“哎,积习难改啊!那些老顽固,满脑子都是陈腐的思想,怎么会轻易接受新事物呢?”

“大人,现在该怎么办?”谢婉秀眉紧蹙,眼中满是担忧。

林尘沉默片刻,眼神逐渐变得坚定:“纸上谈兵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看来,我们必须亲自去一趟了!”

于是,林尘和谢婉带着几名侍卫,快马加鞭地离开了京城,前往各地宣传教育改革的意义,并解决遇到的问题。他们每到一处,都会深入民间,与当地的官员、教师和百姓交流,耐心解释新教材的优势,以及教育改革对国家和民族的重要性。

然而,保守派的势力根深蒂固,他们对林尘等人的到来充满了抵触。一些地方官员阳奉阴违,表面上答应使用新教材,背地里却依然沿用旧的教材;一些书院甚至散布谣言,诋毁新教材的内容,煽动百姓的情绪。

面对重重阻力,林尘和谢婉没有退缩,他们不辞辛劳,奔波于各个城镇乡村,用实际行动践行着自己的理念。他们深知,教育改革是一项任重而道远的伟大事业,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付出巨大的努力和耐心。

在一个偏远的小镇上,林尘和谢婉正在一间简陋的茶馆里休息。他们风尘仆仆,面容憔悴,但眼神却依然坚定。

“大人,喝口茶吧。”谢婉将一杯热茶递到林尘面前,语气中带着几分心疼。

林尘接过茶杯,轻轻抿了一口,一股暖流涌上心头。他看着窗外熙熙攘攘的人群,心中充满了感慨:“婉儿,你说,我们这样做,真的值得吗?”

谢婉坚定地点了点头:“当然值得!为了孩子们的未来,为了国家的希望,我们付出再多都是值得的!”

就在这时,茶馆外传来一阵喧闹声,一个苍老却洪亮的声音引起了林尘的注意……

“荒唐!简直是荒唐!”苍老的声音中充满了愤慨,引得路人纷纷侧目。林尘和谢婉对视一眼,起身走出茶馆。只见一位头发花白的老者正站在人群中央,指着告示栏上的新教材内容痛斥。

“这位老先生,不知这新教材有何不妥之处,惹得您如此动怒?”林尘上前一步,温声问道。

老者见有人询问,便捋着胡须,吹胡子瞪眼道:“你们这些当官的,高高在上,可知民间疾苦?这新教材内容艰涩难懂,脱离实际,如何教化百姓?依老朽看,还是用回以前的四书五经,那才是正统!”

周围聚集了不少看热闹的百姓,纷纷点头称是。林尘并没有反驳,而是继续问道:“老先生所言极是,只是不知您对如今的教育有何高见?”

老者见林尘态度诚恳,语气也缓和了几分:“老朽姓李,乡野村夫,办了一所私塾,教些穷苦孩子读书识字。依老朽看,教育当以实用为主,教授孩子们耕种、纺织、算术等实用技能,才能让他们自食其力,改善生活。”

“李老先生所言极是。”一旁的谢婉赞同地点了点头,“我们也希望孩子们能够学以致用,只是这新教材的内容和编排方式还需要不断改进和完善。”

林尘沉思片刻,向李秀才拱手道:“李老先生,您在民间办学多年,经验丰富,不知可否请您为我们提供一些宝贵的建议?”

李秀才见林尘如此重视自己的意见,便也不再推辞,将自己多年来对教育的思考和见解娓娓道来。林尘和谢婉认真聆听,不时点头表示赞同。

经过一番深入交流,林尘和谢婉认识到,李秀才的许多观点和建议都很有道理。他们决定采纳李秀才的建议,对教育改革方案进行调整和完善,更加注重实用性和地方特色,并邀请李秀才加入教育改革的队伍,为他们提供指导和帮助。

夜幕降临,林尘和谢婉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到驿站。谢婉一边为林尘按摩着肩膀,一边担忧地说道:“大人,这改革之路,比我们想象的还要艰难啊……”

林尘握住谢婉的手,眼神坚定:“婉儿,这条路,我们必须走下去……”

“婉儿,这条路,我们必须走下去……”林尘望着谢婉,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

谢婉轻叹一声,“可是,大人,李老先生说的那些问题,我们又该如何解决呢?新的教材固然重要,可若是没有与之匹配的教学方法,没有足够数量且素质过硬的教师,那这改革之路,怕是寸步难行。”

林尘沉思片刻,“你说得对,婉儿。看来,我们还得去拜访一个人。”

第二天一早,林尘和谢婉便带着礼物,前往城郊的一处竹林深处。那里住着一位德高望重的教育大家——赵夫子。

赵夫子年近古稀,却精神矍铄,一双眼睛炯炯有神。听闻林尘和谢婉的来意,他抚须笑道:“老朽久居山野,本无意过问朝堂之事。但老夫毕生所愿,便是能够让天下寒门子弟都有机会读书识字,改变命运。你们二人既然有此雄心壮志,老朽自当尽绵薄之力。”

林尘和谢婉大喜过望,连忙向赵夫子请教教育改革遇到的难题。

“依老朽之见,这教育改革,首要之事便是要培养一支优秀的教师队伍。”赵夫子呷了一口茶,缓缓说道,“这教师,不仅要有扎实的学识,更要有高尚的品德和传道授业的热情。只有这样,才能将新的知识和理念传递给学生,才能真正做到教书育人。”

“先生所言极是,只是这教师的选拔和培养,又该如何进行呢?”谢婉问道。

赵夫子沉吟片刻,“老朽倒是有个想法……”他从书架上取下一本泛黄的书籍,递给林尘,“这本书里记载着老朽多年来对教育的思考和实践经验,或许能对你们有所帮助。”

林尘如获至宝,郑重地接过书,“多谢先生指点!我等定当竭尽全力,不负先生厚望!”

回到驿站后,林尘和谢婉便迫不及待地翻开赵夫子赠予的书籍。书中内容包罗万象,从教师的选拔标准、培养方法,到课堂教学的技巧、学生的评价体系,都有详细的阐述。林尘一边看,一边在心中勾勒出一个宏大的教育改革蓝图。

“婉儿,你看……”林尘指着书中的一段话,眼中闪着兴奋的光芒,“赵夫子在书中提到,可以建立一种专门培养教师的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