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7章 寻找共识
“第一步,我们应该先挑选几个试点地区,”林尘的声音在空旷的庭院里回荡,“就选那些教育资源最为匮乏的地方。”
谢婉秀眉微蹙,轻声道:“尘,我知道你心系天下百姓,可如今国库空虚,百废待兴,若要将新教育制度全面铺开,恐怕……”
“我知道你的顾虑,”林尘握住她的手,目光坚定,“但教育乃百年大计,我们不能只顾眼前,更要着眼未来。只有让所有孩子,无论出身,都有机会接受教育,才能真正实现国家富强。”
他们的对话传到不远处凉亭里,孙太傅捻须轻叹,转头对身旁的吴学政说道:“吴大人,你看这……”
吴学政会意,起身走到林尘二人面前,拱手道:“林大人,下官也认为此事需谨慎考虑。如今新教育制度在京城刚刚推行,尚需时日观察成效,若贸然扩大范围,只怕……”
“吴大人所言极是,”一直沉默的孙太傅也走了过来,语重心长道,“老夫知道林大人心怀大义,但饭要一口一口吃,路要一步一步走,操之过急,反倒容易弄巧成拙啊。”
林尘自然明白他们的顾虑,也理解他们是在担心自己步子迈得太大,但他心中自有打算。他深知,教育是改变命运的钥匙,而那些偏远地区的百姓,更需要这把钥匙。
他正要开口解释,却见谢婉轻轻拉了拉他的衣袖,柔声说道:“尘,孙太傅和吴大人也是为了我们好,不如先听听他们的想法?”
林尘看了谢婉一眼,见她目光真诚,便点了点头,示意孙太傅继续说下去。
孙太傅见林尘态度有所松动,心中暗喜,便趁热打铁道:“依老夫之见,不如先集中资源,将京城的教育体系打造成为典范,再逐步向周边地区推广。如此一来,既能保证改革的稳步推进,又能积累经验,岂不两全其美?”
林尘没有说话,只是静静地看着孙太傅,眼神深邃,让人捉摸不透。谢婉则在一旁细细思索着孙太傅的提议,心中似乎也在权衡着利弊。
片刻的沉默后,林尘终于开口了,他的语气平静,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坚定:“孙太傅,教育公平是此次改革的核心目标,我们不能放弃任何一个角落,任何一个孩子。”
孙太傅见林尘态度坚决,不禁有些着急,还想再劝,却被林尘抬手打断,“太傅的好意,林尘心领了。只是我心中始终认为,教育改革不能只顾眼前,更要着眼长远。那些偏远地区的百姓,他们或许贫穷,或许落后,但他们同样渴望知识,渴望改变命运。如果我们因为眼前的困难就放弃他们,那我们和那些尸位素餐的腐儒又有什么区别?”
谢婉听到这里,秀眉微蹙,轻轻拉了拉林尘的衣袖,柔声劝道:“尘,我知道你心怀天下,可凡事也要量力而行。教育改革非同小可,若因操之过急而导致质量下降,影响了改革的声誉,岂不是得不偿失?”
林尘转头看向谢婉,目光中充满了理解和坚定,“婉儿,你说的这些我都明白。但你有没有想过,如果我们只顾着稳妥推进,那那些偏远地区的孩子们还要等多久?十年?二十年?还是等到他们这一代人都老去,才给他们一个改变命运的机会?”
林尘的语气虽然平静,但却充满了力量,让谢婉一时间无言以对。她明白林尘的坚持,也理解他的苦心,但她更担心的是改革的风险。
“可是……”谢婉还想再劝,却被林尘轻轻握住了手,“婉儿,我知道你担心什么。你放心,我心中自有分寸,绝不会拿改革的成果冒险。”
林尘说着,转头看向孙太傅和吴学政,语气坚定地说道:“二位大人,教育公平是我此次改革的底线,无论如何,我都不会放弃。”
孙太傅和吴学政对视一眼,皆从对方眼中看到了无奈。他们知道林尘的性格,一旦决定的事情,就很难改变。
沉默在众人之间蔓延,良久,吴学政才缓缓开口,“林大人,下官倒是有个想法……”
他的话音未落,谢婉突然开口打断,“吴大人,此事事关重大,还需从长计议,不如……”
谢婉的话音戛然而止,目光却落在了林尘身后,神色中带着一丝惊讶……
谢婉的目光落在林尘身后,林尘心中疑惑,转头看去,只见一位身穿粗布麻衣,却难掩一身书卷气的中年男子站在门口,不是别人,正是负责教授皇子们经义的赵夫子。
赵夫子冲着林尘和谢婉拱手行礼,恭敬地说道:“见过林大人,见过谢姑娘。”
“赵夫子怎么来了?”林尘连忙起身相迎,心中隐隐猜到了几分。
“回禀大人,老夫听闻大人正在为教育改革之事烦忧,心中不忍,便冒昧前来,希望能为大人分忧解难。”赵夫子语气诚恳,眼中满是担忧。
林尘连忙请赵夫子落座,并将事情的来龙去脉简要地说了一遍。赵夫子听完,沉吟片刻,缓缓说道:“林大人心系天下寒门学子,老夫深感敬佩。只是此事千头万绪,若操之过急,恐怕会适得其反啊!”
“赵夫子所言极是,”吴学政接过话头,将自己方才的提议详细阐述了一遍,“下官以为,可以先在京城周边选取几个条件较好的县镇进行试点,待到经验成熟之后,再逐步推广到其他地区。”
吴学政的提议看似折中,却未能完全打消林尘和谢婉的顾虑。林尘担心试点范围过小,难以起到示范作用,而谢婉则担心试点过程中出现纰漏,会影响到整个改革的进程。
夜幕降临,林尘和谢婉并肩漫步在府邸的花园中,月色如水,映照着两人沉默不语的身影。
“婉儿,你还在为白天的事生气吗?”林尘打破了沉默,轻声问道。
“没有,”谢婉摇了摇头,“我只是担心你太过操劳,也担心改革会遇到阻力。”
“我知道你都是为了我好,”林尘握住谢婉的手,语气坚定地说道,“教育改革势在必行,我一定会坚持到底。”
“可是那些偏远地区的条件……”
“我知道你的顾虑,”林尘将谢婉揽入怀中,柔声说道,“我会想办法解决的,相信我。”
谢婉依偎在林尘的怀中,感受着他的温暖和坚定,心中稍安。然而,他们的讨论没有达成一致,留下了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为后续的冲突埋下伏笔……
夜色渐深,花园里虫鸣声此起彼伏,像是在附和着两人间无形的拉锯。谢婉轻轻从林尘怀中退出,眼眸中闪烁着担忧:“可是,那些真正需要帮助的孩子,他们或许等不到试点成功的那一天……”
“婉儿,我知道你心善,”林尘深吸一口气,语气中带着几分无奈,“但改革并非一朝一夕之事,我们必须谨慎行事。步子迈得太大,容易扯到筋骨,反而会坏了大事。”
谢婉沉默了,她明白林尘的顾虑,也知道他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天下苍生。可是,一想到那些渴望读书却无机会的孩子,她的心就像是被一只无形的手紧紧攥住,让她喘不过气来。
“难道……就没有别的办法了吗?”谢婉的声音中带着一丝颤抖,她多希望林尘能够给她一个肯定的答案,一个能够让她安心的答案。
林尘没有说话,只是紧紧地握着谢婉的手,眼神坚定而深邃。他知道,教育改革触动了太多人的利益,稍有不慎就会引起轩然大波。他必须找到一个平衡点,既能推动改革的进程,又能将阻力降到最低。
“我相信,总会有办法的。”最终,林尘只是淡淡地说了一句,便转身走回书房,留下谢婉独自站在原地,月光将她的身影拉得格外修长,也衬托出她此刻的落寞。
第二天清晨,林尘正在书房中批阅奏折,一名侍卫匆匆来报:“大人,孙太傅求见!”
林尘眉头微皱,心中隐隐升起一股不好的预感。他放下手中的毛笔,沉声说道:“让他进来吧。”
片刻之后,孙太傅在一众官员的簇拥下,迈着沉稳的步伐走进书房。他先是向林尘行了一礼,随后便从袖中取出一份卷轴,高声说道:“臣有本要奏!”
林尘心中一沉,目光落在那份卷轴上,他知道,一场风暴即将来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