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历史军事 > 水源王 > 第95章 新作物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话说回苏木。

攻下乐阳城,战略的第一步已经达成。剩下的就是防御住云州的反扑。在没有防下云州的反扑的情况下,苏木也不会对乐阳城进行大的变动。

防御工事的构筑,就全权交给叶伦和广谋去做。

于此同时,一马红翎急报向着天启城而去。嘴里喊着乐阳大捷。

天启城内,甲竹千正在批阅奏折。

忽然有士兵来报:

“丞相大人,乐阳大捷。传令兵正在路上。”

“可看清了,是大捷?”

“不会错的,丞相大人,是红翎捷报。”

“太好了,通知大臣们,前去来仪门。”甲竹千终于松了一口气。

甲竹千和一众大臣,在来仪门等着捷报,各个都伸着脑袋张望。不多时,只见一快马疾驰而来,嘴里喊着:乐阳大捷。

片刻,那骑马小将见了甲竹千,下马跪地,把捷报递给甲竹千:

“丞相大人,乐阳大捷,陛下于乐阳城,全歼敌军十五万人。”

甲竹千接过捷报,仔细看了看。眉开眼笑。

“诸位,完胜。范令,准备牲畜、银帛,前去犒劳军士。”

众大臣纷纷祝贺。周边的百姓得知大胜,也都纷纷欢呼,大呼万岁。

“陛下几时回朝?”甲竹千问道。

“启禀丞相,陛下说,暂时不回朝,要防御敌人反扑,现在和几位将军在构筑防御呢。”

“也好。考虑周到。”甲竹千露出了欣慰的笑容,苏木终于有点样子了。

内阁。

甲竹千和众群臣商议。

“如今陛下新胜,云州的反扑肯定会非常激烈,需要向乐阳增派部分兵力协助,范令,你带三万兵士前去协防,叮嘱陛下,一定要注意安全。”

“是,丞相。”

“同时,为了以防万一,怕乐阳城在云州反扑之际,出现变故。立刻着手安排官员,前去和乐阳城交接管理事宜,原乐阳城的官员,暂时调往顺阳城任职,俸禄加三成。司石禄由你安排,并驻守一千兵力维护顺阳治安。”

“是。臣立刻去办。”

几日后,范令带着三万士兵和犒劳物资来到乐阳城,大庆三日。在交待一些事宜后,范令也返回了天启城。

有了范令带来的三万士兵,对于防御,苏木就更加放心了。

这些日子,苏木在城中宁中则的带领下,开始了解乐阳城的方方面面,每天走访各地,安抚百姓,鼓励百姓进行生产。他要快速赢得民心,树立起源州的威望,让百姓真心实意的加入源州,一起抵抗云州。

这让宁中则很是吃惊,就算是他,也很少巡视民间,苏木作为一个帝王,却每天都出去各地巡视,这让百姓们很是认可。先不管有没有什么用,但是面子是做得很足。只是苦了他了,一把年纪的,还要跟着每日去巡视。

这一日,正巡视到一处为温崖的地方,这里已经在开始春播了,只听到一阵敲锣打鼓声。

“前面何事,敲锣打鼓的?”

“回陛下,估计是举行犁田仪式。”宁中则说道。

“过去看看。”说着,带着人朝声响处而去。

在云州的民间,春播前,都会举行一个简单的犁田仪式。人们会挑选一匹肥壮的牛,给它们穿上红布,头上戴上花环,在耕田之前围着田地转几圈,这个仪式意味着开始了新的农事年度了。

转完田地后,就是祈福了。

只见百姓会把一些香烛、酒肉、瓜果等放在一张案台上,祈求神灵保佑庄稼能够丰收。

“廖狗仔,沈先生呢,快到吉时了,沈先生怎么还不来。”一老者喊道。

“已经在路上了。”

“你做事就是不靠谱,今年收成不好,就拿你试问。”

苏木见状,便开口问道。

“老人家,这有什么讲究吗,一定要那沈先生。”

“公子,不瞒你说,我们都不识字,沈先生识字,读得懂祈文。”

“原来如此。”

不多时,远远见一老者,身着九品官服,气喘吁吁。

“沈先生来了,快到吉时了。”

只见那沈先生,面色潮红,看来是跑来的。

“还好,赶上了,今日已经赶了三场了。”

仪式正式进行,沈先生净手焚香,叩拜天地。随即展开案上的祈文,开始诵读起来,旁边几个年轻女子,挑着鲜花,围着案台散花祝福。

春,岁之始也!万物生发,虫鸣鸟语,微雨满田,天之赐也。良田千顷,稻黍稷菽,或耘或耔,以我牺果,以我牺羊,以我虔诚,以祈良风,以祈甘雨,禾易长亩,无虫无灾,粮食满仓……

苏木看着百姓,脸上充满希望,阳光和煦,垂柳正在吐芽,清澈的水面上波光粼粼。

仪式完毕,百姓们围着沈先生,开始询问粮种的问题:

“沈先生,今年粮种几何啊?”

“还不清楚啊,现在乐阳属源州了,暂时也未收到粮种消息,先种着自留种吧。”

“今年哪里还有什么自留种啊,都被青州军拿完了。没有种子就难搞了哦”

苏木听了,转头看了看宁中则,宁中则无奈,他也不清楚种子的事情,都是司种在管理。

“沈先生,往年种子都是在哪里领的?”

“往年是司种分发的,不过今年特殊,现在还没着落哦。”

苏木一想,遭了,忘记这茬了,如今在安排从源州调运种子过来,不知道够不够啊。如果耽误了农时,那就可苦了百姓了。

“实在不行,就只能种烟薯了,反正今年上面还没有要求。”沈先生说。

“这烟薯为何物?”

“这烟薯也是一种农作物,非常甘美。”

“产量如何?”

“估计亩产千斤以上。我们还没大面积种过,只是自留荒地随便种过一点。”

“什么,那为什么云州不推广呢?”

“这烟薯,也是几年前,我的一个侄子到海外荒岛偶得,带回来给我的。这些年战争,我们百姓种什么都受上面控制,我们这种小地方,连司种都没来过,谁来推广,更何况这些年,云州也没出现什么饥荒,我作为微末农正左官也没权推广。”

“可否带我去看看这烟薯?”

“当然可以,公子请。”

宁中则想说什么,却被苏木制止了。

一行人来到沈先生家,几间木房,一个硕大的院子,院子里种了各种植物,很多都是苏木没见过的东西。苏木见到了所谓的烟薯,沈先生洗干净几个,削了皮递给苏木,苏木咬了一口,确实很甘美。

看着苏木点头认可,沈先生也露出了笑容,说道:

“这烟薯煮熟,或者烤熟,会更加甘美,似糖一般。只是有点不好,吃多了容易胀气。”

“这烟薯可好种否?”

“嗯,很好种,我院子里就有,很耐旱,也没什么虫病。”说着带着苏木来到一畦地前。

苏木看着这烟薯,确实是件好物,比现在主流的粮食,产量翻了一倍,可以推广开来。如果遇上什么灾年,也是可以救命的东西。

“我看先生院子所种之物,都颇为奇怪,都是些什么?”

“哎,公子好眼力,小老儿就是喜欢培育一些东西,因此很喜欢收集各地的作物种植。以前游历各地,看到喜欢的都想办法要种子。老了之后,回到家乡,本想谋了差事,能推广这些作物,奈何只是微末左官。只能管这几个村镇的粮食种植。好在百姓看得起小老儿,平时也会送些野外获得的植种。”

看得出,这沈先生很喜欢这份差事。

而苏木觉得,现在源州正缺少这样的人才,想不到这次巡视,还有意外之才。

“沈先生,可愿为源州为官,推广这些各种良种?”

“为谁做官不要紧,主要是喜欢这份差事,当然也希望能推广自己培育的良种。”

“沈先生,你安排好自己的事情后,明日到乐阳城城主府来找我,我叫苏木。到时我来安排你的事情。”

“好的,小老儿知道了。”

……

回到乐阳城,苏木找来了乐阳城的司种,询问今年春播之事,却被告知,源州还未有人来对接工作,苏木无奈,这个确实是他失误了,他对宁中则很不满,这样的事情都能发生,说明这宁中则平时根本不管事情。

他立刻安排人加急去天启城和丞相反映此事,并要乐阳城安排一些会农事的官员过来,到时好协助沈先生做事。

第二日,那沈先生独自一人来到城主府,被侍卫拦下:

“你是什么人?城主府不得随便入内。”

“我找苏木公子,我昨日约好了的。”沈先生小心的回答。

“大胆,陛下的名字,也是你能随便叫的。”

沈先生一听,顿时吓得双腿跪地,这下惨了,怎么会是什么陛下的名字。真是无妄之灾啊。

正在这时,却遇见广谋来向苏木汇报情况,见人跪着发抖,便问是何事,得知情况后,便领着沈先生进了城主府。这老人穿着官服,又知道苏木的名字,想必是苏木叫来的。

两人见到苏木,那沈先生连忙跪地:

“小臣沈渊,叩见陛下……”

苏木连忙扶起沈渊,说道:

“沈先生不必多礼,以后见到我,随便行个作揖礼就行。”

沈渊没想到,这年轻人就是源州的皇帝,不过人还是怪好的,没有什么皇帝的威严。

“陛下,老臣带了一些自己培育的作物给陛下看看,都是可以食用的。”

“哦,那好,广谋,没急事就一起看看吧,都是些好东西,不比打下乐阳城功劳小。”

“好啊,我倒是要看看。”

随后,三人找了一张案台,沈渊把竹篮中的作物一一展示:

“此物名为辣椒,味辛,食之口舌如火,却是开胃之物,有祛湿之效,可作为烹饪调料;此物为毛秀才,味寒,酸甜,食之生津止渴,健胃消食……”

沈渊展示的,每一种作物都很不错,可以补充现在源州作物匮乏,丰富源州农产品。

“如果陛下有时间,老臣可用这些东西为陛下做几道吃食,让陛下换换口味。”沈渊尝试着说道,他知道,今天能讨好陛下,今后对他的推广是大有裨益的。

“哦,可以,现在就可以去,我叫人协助先生。你先去吧,我和广谋还有要事要谈。”

待沈渊走后,苏木对广谋说:

“刚才那些东西如何,这人是我昨日碰到的,很有才能,我打算把他调到天启城任司种,兼任辟雍学堂的教授,培养农事方面的人才。”

“嗯,陛下,想得是,我们源州缺少这样的人才。”

“你也同意是吧,找我什么事?”

“和陛下汇报下,乐阳防御基本完成了,我和叶伦商量决定,不在这乐阳城修整堡垒了,这乐阳城不适合作为边防重镇,我们打算,以后打下襄阳城后,在襄阳城构筑防御,襄阳城毗邻汉水,易守难攻,到时依托汉水,可以和云州隔江对峙,可以确保整个汉水以南的城池归我们控制。”

“嗯,你们决定就行,现在我们兵多将广,防御云州应该没问题的,云州那边情况如何?”

“云州派了郭宣过来,听说这人有些本事,不过只带了十万人过来,估计还有十天左右,就能到达泗阳城。”

苏木听了,陷入短暂的思索。

“郭宣不会过汉水,我想他会在汉水北岸的池口一带构筑防御,防止我们渡过汉水。”

广谋听苏木一说,有些迷惑,何以见得。

“我们刚刚大败了几十万的青州军,只要有点脑子的人,都知道,十万人是无法打败我们的,所以,他只会在池口一带防御,等到更多的大军到来,才会对我们展开进攻。”

“那为什么不一次性来多一点大军呢?”

“他们现在抽不出那么多兵,魁州牵制他们太多兵了,云州现不敢冒险,如果再次兵临白帝城,可不会再有青州和他们合作了。”

广谋点了点头。

“那我们下一步该如何做?”

“等春播完,立即进攻襄阳,然后拿下汉水以南这些城池,就地征兵,在重要的城池构筑防御。”

……

不多时,并有人来叫去品尝美食,三五个小菜,苏木和广谋一品尝,顿时泪流满面,哎呀,这是啥呀,也太好吃了,他们从未吃过这么好吃的东西。这更加坚定了苏木要推广这些作物的决心。

“沈渊,任命你为源州大司种,正三品,兼任辟雍学堂教授,由你全权负责在源州培育推广各种优良品种,我会给你三百学生,你要教会他们培育作物。”

“谢陛下,老臣一定不负圣恩。”

“你不要说为我做事,你是为百姓做事,你安排完这边的事情,就去天启城吧,去找甲丞相,他会安排好你的,我派人协助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