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姐儿看着那对父女走远。
“就是他?”她压低了声音道。
盛苓点头。
宝姐儿撇了撇嘴。
她原本是不知道宋锦修和“宝姐儿”的身份的,一开始听到“宝姐儿”的名字都只是觉得巧合和晦气,直到盛苓开口喊出了“定国公”三个字,她才赫然意识到,这便是她的亲生父亲。
在此之前,宝姐儿对亲生父亲的所有了解,都来自于文妙心的只言片语。
文妙心很少在她和福哥儿跟前提到宋锦修,更没有与他们说过宋锦修的坏话,但福哥儿和宝姐儿会看,也会想。
他们早就认识到了,母亲将他们的存在看得比什么都重要,但在他们的父亲眼里,他们的存在并非必不可少。
有这样的认识,福哥儿和宝姐儿对于与宋锦修相见,并没有什么期待。
但即使如此,他们也有想象过,他们与这位亲生父亲第一次相见时,会是怎样的场景,以及怎样的心情。
结果嘛……
宝姐儿只觉得失望,“他配不上母亲。”
差远了!
盛苓深以为然地点头。
宝姐儿骄傲满满地道:“就算母亲没有找到我和哥哥,那对兄妹到了母亲跟前,母亲也一定不会被他们蒙蔽的!”
盛苓闻言一怔。
她之前下意识的想着,前世林景瑞找了那对兄妹来顶替福哥儿和宝姐儿,文妙心一定会认错了孩子,将来得知真相之后也定会因此而痛彻心扉。
但……
身为母亲,而且还是爱极了自己一双儿女的母亲,文妙心真的会认错孩子吗?
盛苓觉得,不会。
这让盛苓心头一松。
宝姐儿则很快就抛开了宋锦修带来的影响,拉着盛苓道:“无忧姐姐,碍眼的人不在了,咱们赶紧看看有没有什么喜欢的首饰……”
盛苓便也不再多想,和宝姐儿一起挑起首饰来。
但凡女子,对于精致华美的首饰,总是无法抗拒的。
盛苓和宝姐儿也一样。
两人在各种首饰中挑挑拣拣,心情自然格外的快乐。
盛苓挑了一支由红蓝宝石和珍珠一起镶嵌的金托玉花簪,一对镶了珍珠的虾须镯,正欲收回视线,又被一对金累丝灯笼耳坠吸引了目光。
这对耳坠是悬微型宫灯造型,内嵌可转动的玉雕侍女,格外的精巧灵动。
盛苓眼中一亮:“这对耳坠……”
话没说完,便被一道刻意扬高的嗓音压了过去。
“这对耳坠我家小姐要了!”
声音略有些耳熟,应当是不熟悉,但不久前听到过。
盛苓眉梢微微一挑,朝着声音来处看了过去,便见着两名戴了帷帽的女子不知何时出现在了离着她不远的地方。
赫然便是先前撞了盛苓还趾高气扬的主仆二人。
见着盛苓看过来,主仆二人中的丫鬟还得意的用力“哼”了一声。
很显然,她就是故意跟盛苓抢东西的。
盛苓不过是见着那对耳坠的造型独特,其实也不是非要不可,若是好好与她商量,也不是不能相让,但这主仆俩这般吃定她了一样的非要与她抢,那她还真不让了!
宝姐儿显然也是这样想的。
盛苓正要示意凌雪拿了荷包过来,宝姐儿已经先一步将银票拍在了柜台上:“……买东西讲究的是银货两讫,空口白牙就是你家小姐要了,笑死人了!”
然后示意女掌柜将盛苓相中的耳坠装起来。
聚宝阁作为京城最有名气的首饰铺子,自然背景深厚,女掌柜丝毫不惧主仆二人那似乎要将帷帽烧出两个洞的目光,笑意盈盈地将盛苓和宝姐儿选中的几件首饰装进匣子里。
“多谢两位小姐光顾……”女掌柜笑眯眯地道。
盛苓和宝姐儿回以笑容,目光还不经意般扫向那主仆二人。
盛苓拿着装了那对耳坠的小匣子,轻轻晃了晃:“啊,现在是我要了呢!”
主仆二人攥紧了拳头,就连呼吸都跟着变得粗重了几分。
“你!”丫鬟气得都说不出话来了。
相比起来,她的小姐养气功夫倒是高出不少。
“够了!”那位小姐温声道,“既然这位小姐喜欢,我们让一让也不妨事……”
还冲着盛苓点了点头。
盛苓和宝姐儿对视一眼。
宝姐儿:“这年头,人的脸皮都能比京城的城墙还要厚了,也是稀奇啊!”
盛苓:“是啊,放在别人家柜台里的东西,倒是说得跟她的囊中之物一样,张口就是让一让,我可真担心她让我们再付一次银子……”
两人一唱一和的,挤兑得那位小姐再说不出来一句话。
好半晌,她才勉强保持平静,道:“我们走!”
随后脚步匆忙地转身离开,就像身后有什么洪水猛兽一般。
“哈哈哈哈……”
盛苓和宝姐儿对视一眼,都不由笑起来。
宝姐儿道:“真是可惜,她没能把帷帽取下来……”
要不然,她就可以看看那位小姐的脸色有多精彩了。
不过……
“这般藏头露尾的,也不知道是不是见不得人!”宝姐儿嘀咕道。
盛苓笑着道:“行了,咱们继续逛吧……”
宝姐儿连连点头:“好好好,不搭理这些扫兴之人了!”
两人相携出了聚宝阁,一直逛到了申正(下午四点),才意犹未尽地回到了马车上。
细数这一日,宝姐儿给出了总结。
“虽然遇到了讨厌的人,还遇到了奇葩,但瑕不掩瑜,还是很开心的!”
盛苓也觉如此:“下次宝姐儿你想逛街了,咱们再一起。”
进京几个月,盛苓结识了几位对她百般维护的长辈,但还真没认识什么同龄人,也就是宝姐儿进京之后,她才有了可以往来的同辈人。
所以,盛苓今儿也确实很高兴。
宝姐儿用力点头:“好,无忧姐姐,那咱们就这样说定了!”
将宝姐儿送回去之后,盛苓满载而归。
才进了门,李管家就递来了一张请柬。
“小姐,”李管家道,“许家又送了请柬过来。”
许家?
盛苓看过去。
李管家点头:“正是前太傅那个许家,说是许家老太爷、前太傅许青松七十大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