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其他类型 > 皇室难驯记 > 第262章 血染山河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一、夜探皇陵

子时的月光穿透云层,萧煜手持火折子踏入地宫暗门。石壁上斑驳的壁画突然渗出血珠,描绘的竟是先帝剑指襁褓中婴儿的场景。当他触碰到龙纹棺椁的刹那,机关齿轮轰然转动——棺内躺着的并非先帝遗骸,而是一具戴着青铜鬼面的尸骨!

\"陛下当心!\"影卫长突然横剑格挡,三支淬毒的弩箭钉入棺椁。萧煜掀开尸骨衣襟,赫然看见与自己胸口相同的龙形胎记:\"原来二十年前的预言...\"话音未落,地宫深处传来孩童吟唱:\"真龙血,假龙脉,九重宫阙白骨埋...\"

二、漠北奇袭

雁门关外狂风裹挟砂石,李昭率轻骑突袭罗睺部粮草大营。当他劈开最后一道栅栏时,瞳孔骤缩——堆积如山的粮袋里装的竟是腐尸!\"中计了!\"副将嘶吼着被乱箭射穿,沙地突然塌陷露出淬毒铁蒺藜。

罗睺部大祭司站在高处摇动法铃,十万大军齐声高呼:\"恭迎萧明太子!\"烟尘中缓缓走出的身影让李昭浑身战栗——那人面容竟与战死的萧明将军分毫不差!

三、南诏密使

沈清澜在椒房殿焚香时,铜镜突然映出陌生女子的身影。对方掀起面纱露出眼角朱砂泪痣:\"南诏女王托我传话,若陛下愿交出轩辕剑,可免十万铁骑踏平洛阳。\"

\"南诏想要的不止是剑吧?\"沈清澜将香灰撒向镜面,幻象中浮现萧煜幼时在南诏为质的画面。密使突然拔簪刺向心口,鲜血在镜面绘出诡异图腾:\"三日后月圆夜,皇宫地脉将断,这是女王给故人之子的最后仁慈。\"

四、双生对峙

朱雀门刑场上,沈清澜看着与自己容貌相同的女子被押上断头台。那女子忽然仰天大笑:\"你以为吞了账册就能守住秘密?萧煜根本不是...\"刽子手钢刀劈下的瞬间,苏婉儿甩出银索卷走头颅。

血雨中,无头尸身的脖颈处浮现莲花烙印。苏婉儿将染血的面皮揭下,对着暗处冷笑:\"南诏的易容术倒是精进不少。\"她指尖银针突然射向刑场立柱,藏身其后的黑衣人应声坠地。

五、江湖联盟

苍梧山议事堂内,七大门派掌门面前各摆着一枚染血玉珏。苏婉儿将轩辕剑重重插入青石地砖:\"天机阁主用这三百年布下七星夺命阵,今夜子时就要开启。\"

白鹤门长老突然咳出黑血:\"难怪各派秘籍接连失窃...\"无崖子挥袖震碎玉珏,露出里面的机关齿轮:\"这是墨家失传的璇玑锁!\"苏婉儿将七枚齿轮拼合成星盘模样,北斗方位正指向皇陵:\"要破此局,需借天子龙气。\"

六、御前血谏

紫宸殿早朝时,八十岁高龄的御史大夫突然撞柱而亡。血书从碎裂的玉笏中飘落:\"臣以死谏,陛下当开皇陵验龙脉!\"萧煜握紧龙椅扶手,看着阶下文武百官齐齐跪倒:\"臣等恳请陛下自证血统!\"

沈清澜突然掀帘而出,凤冠上的东珠坠地迸裂:\"诸位可还记得先帝临终遗诏?\"她展开的明黄绢帛上,赫然写着\"萧氏血脉断绝之日,沈氏女可承大统\"。秦相旧部突然暴起:\"妖后篡政!\"却被暗卫乱箭射成刺猬。

七、毒计连环

地牢深处,苏婉儿将烙铁按在南诏细作背上:\"你说女王在陛下饮食中下了蛊?\"细作惨笑着吐出半截舌头,用血在地上画出双生蛊图案。

\"难怪...\"苏婉儿突然割破手腕,看着血珠悬浮成线指向御书房方向。当她破窗而入时,正看见萧煜将药碗递给沈清澜!银索卷飞药碗的刹那,瓷片在龙纹地砖上腐蚀出深坑:\"鸳鸯蛊,同生共死,好毒的心思!\"

八、身世揭晓

皇陵最深处的密室中,萧煜劈开玄铁锁链。尘封的玉匣里躺着两封血书:一封是先帝笔迹\"萧明实为南诏女王之子\",另一封却是萧煜生母的绝笔:\"妾以民女之身换龙种,惟愿我儿永不知真相...\"

石壁突然翻转,走出披着先帝龙袍的傀儡。傀儡机械地重复:\"萧氏气数已尽,当以山河祭...\"萧煜挥剑斩碎傀儡,里面掉出的襁褓染着干涸的血迹——正是他出生时包裹的锦缎!

九、烽火连城

洛阳城头狼烟冲天,南诏大军如黑云压境。萧煜站在箭楼俯瞰,见敌军阵前立着与自己七分相似的青年:\"皇兄,这局棋你输了。\"

沈清澜突然挽弓搭箭,三支凤羽箭破空而去:\"输的是你!\"箭矢穿透青年胸膛的刹那,十万大军突然调转枪头。苏婉儿在敌阵中高举虎符:\"南诏精锐已归顺,此刻城外三十万勤王军正在破阵!\"

青年狂笑着炸成血雾,空中浮现血色卦象:\"荧惑守心,帝星陨落...\"

十、抉择时刻

摘星台上,萧煜将轩辕剑架在沈清澜颈间:\"七星阵的阵眼需要真龙血脉献祭。\"他手腕翻转,剑锋却对准自己心口:\"但天机阁主算漏了一点...\"

苏婉儿突然从檐角跃下,手中银索缠住剑身:\"还有第三个选择!\"她扯开衣襟露出心口龙纹:\"当年被换出宫的,从来都不是你!\"

惊雷劈中祭天台,二十八宿星图在夜空亮如白昼。当第一缕晨光刺破乌云时,鲜血已染红三千石阶。沈清澜抱着昏迷的萧煜望向远方,那里有江湖儿女策马而来,也有南诏使节捧着降书跪拜。山河寂静,唯余风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