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叔看着自家孩子脸上渐渐浮现出满足的神情,这才稍稍松了口气,缓缓说道:“先生,我叫格莱斯顿,原本是北方一个小型基地的机械维修工。
我们那个基地位置不好,正好处于两大基地冲突的前线。
就在10多天前,两大基地终于爆发了大战,那场面,简直就是天翻地覆。
炮火轰鸣,硝烟弥漫,我们的基地根本无力抵抗,很快就被摧毁了,人们只能四处奔逃。
那些大型基地为了确保在决战时没有后顾之忧,对附近一些不愿意听从他们命令的小型基地和各大据点都进行了清算。
他们害怕在双方拼得你死我活的时候,被其他基地趁机偷袭,所以在开战前就达成了默契,清理掉了周边不合作的势力。
这些天,我们就一直在逃跑的路上。
没想到两大基地的大战动静太大,引起了附近变异兽的注意。
那些凶残的变异兽开始将目光投向我们这些逃难的人群,已经有不少小股的难民队伍被变异兽袭击了,死伤惨重。
为了活下去,我们只好组队一起逃亡。
先生,我劝你现在千万别去北方,那里正值战乱,局势混乱不堪,到处都是危险。
你去做生意的话,真的很不安全,还是趁早离开,另寻他路吧。”
李文浩听闻格莱斯顿的讲述,心中暗自震惊,着实没想到北方的局势已然恶劣到这般田地。
战火纷飞,变异兽横行,各方势力相互倾轧。
在这样的环境下,此时再执意前往北方,无论是做生意还是探听消息,意义都已不大。
经过一番思索,李文浩果断决定原路返回。
他看着眼前这一群群面容憔悴、眼神满是绝望与迷茫的逃难人群,心中不禁泛起一阵同情与不忍。
李文浩深知,在这混乱无序的废土世界,这些难民若仅凭自己,想要活下去谈何容易。
思索片刻后,他决定告诉他们一条可能活下去的办法。
在李文浩心中,新生的曙光基地是个不错的选择。
曙光基地凭借丰富的食物储备,在这物资匮乏的世界显得格外诱人,而其优越的地理位置,更是让它在防御上占据先机。
目前曙光基地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急需大量人口来扩充势力。
只要这些难民愿意服从基地的安排,便能在曙光基地过上相对安稳的生活,不必再如惊弓之鸟般担惊受怕,四处漂泊流浪。
李文浩最后将目光落在身旁的大叔格莱斯顿身上,微微叹了口气,语重心长地说道:“各位,如果你们想要活命,就朝着南面走。
在不久之后,会有一股势力在那里招收难民。
只要你们愿意服从他们的安排,他们会给你们提供一些食物。
要是你们符合他们的要求,说不定就能重新寻得一个世外桃源般的地方。
那个地方十分安全,食物也充足,相信你们一定会喜欢,在那里能过上安稳的日子。”
说完这些,李文浩没有再去理会那些难民们脸上惊讶不已的表情。
他清楚此刻再多的解释也无济于事,时间紧迫,他必须尽快行动。
于是李文浩转身,脚步匆匆地离开了这群难民。
他的身影渐行渐远,只留下难民们面面相觑,心中对他所说的话有些怀疑,又隐隐燃起了一丝希望。
格莱斯顿望着李文浩渐行渐远的背影,心中五味杂陈。
他们如今一无所有,流离失所,实在想不出李文浩有什么理由欺骗他们。
思索片刻后,格莱斯顿决定选择相信李文浩一次。
毕竟在这绝境之中,任何一丝可能的希望都值得去尝试。
随后格莱斯顿转身与几个紧邻的同伴商议起来。
他们深知继续这样盲目地逃亡不是办法,倒不如顺着南面去一探究竟,看看是否真如李文浩所说,有势力在那里招收难民。
而且他们每个人都身怀一技之长,格莱斯顿自己是经验丰富的机械维修工,身旁有的是精通农事的农夫,有的是手艺精湛的制皮工人,还有在养殖场工作多年的工人。
大家都相信,若真有势力招募人手,自己这些技能定能派上用场,对方想必也会乐意接纳他们。
商议完毕,众人达成共识,决定一同朝着南面前行,心中怀揣着对未知的期待与忐忑。
与此同时,李文浩匆匆回到装甲货车的驾驶室。
一坐定,他便急忙打开车载无线电,迅速拨通了老麦克的通讯频道。
待信号接通,李文浩赶忙将北方难民的情况以及自己的想法一股脑儿地告知了老麦克。
李文浩言辞恳切地说道:“老麦克,北方局势严峻,大量难民正往南逃难。
这对我们曙光基地来说,是个难得的发展契机。
你赶紧派出基地的骨干力量,带上充足的食物和水,乘坐运输直升机前往北方到南下的几个必经之路。
在那里建立临时招募中心,全力招募南下的难民。
之后再用运输直升机把招募到的难民安全送回曙光基地。
这次说不定就是曙光基地发展的黄金时期,能招收大量平民,让基地快速壮大起来。”
老麦克听完李文浩的汇报,深知此事的重要性与紧迫性,当机立断,立马召开了一个紧急会议。
基地的核心成员们齐聚一堂,听完情况介绍后,大家一致决定按照李文浩的提议执行,派人到难民前行的路线前方设立站点。
一方面在站点分发一些应急食物,缓解难民们的燃眉之急,展现曙光基地的善意。
另一方面,借此机会招募一些符合基地发展需求的难民。
众人都明白,这样的机会千载难逢,一旦错过,可能就再难有如此大规模扩充基地人口的契机。
李文浩安稳地坐在装甲货车内,马库斯全神贯注地驾驶着车辆,朝着南面踏上归程。
这一路行来,连续数日,映入他们眼帘的皆是乌压压如潮水般的难民队伍。
这些难民拖家带口,神色疲惫而又满是惶恐。
其中一些人骑着变异兽,从他们的穿着和神态判断,或许是曾经某个据点的高层,但如今也不得不加入这逃难的洪流之中,可见局势之严峻。
在这漫长的逃难队伍中,李文浩看到了太多的苦难与绝望。
不时能看到面黄肌瘦的难民虚弱地倒在路边,他们因长期缺少食物和水源,身体已极度虚弱,生命如风中残烛,估计很难撑过今天。
李文浩心中满是无奈与悲悯,他深知自己虽有心救助,却实在无能为力。
毕竟他们一行仅有三人,若是贸然拿出大量食物,在这饥饿笼罩的人群中,难免会有人被求生的欲望冲昏头脑,借机闹事。
一旦引发混乱,他们很可能会瞬间被如饥似渴的难民淹没,陷入极其危险的境地。
在返回曙光基地的第三天,当车辆行驶到一处路边的开阔地时,李文浩终于看到了曙光基地熟悉的身影。
只见那里稳稳停靠着两架巨大的米格26运输机,在阳光的照耀下,机身闪烁着金属的光泽。
不远处,一顶临时搭建的帐篷格外醒目,帐篷里面堆积着大量的食物和水,这些物资对于饱受饥饿和干渴折磨的难民来说,无疑是生命的希望。
帐篷旁边,是一队装备精良的基地护卫队,他们身姿挺拔,眼神警惕,时刻守护着现场的秩序与安全。
李文浩远远看去,发现雷恩正在帐篷里有条不紊地指挥着几名手下忙碌地登记难民的信息。
每一位前来登记的难民,都要报上自己的名字、年龄,以及自身所具备的特长。
此次曙光基地针对难民的招募有着明确的策略。
首先优先招募那些有一技之长的难民,因为他们的专业技能能够为基地的发展提供有力支持,而且还允许他们携带家属一同加入曙光基地,让这些难民能够安心为基地效力。
其次有家人的难民也是重点招募对象。
这类难民相对更加稳定,一旦在基地安顿下来,不会轻易搬走,是基地理想的居民群体,能够为基地营造稳定的生活氛围。
再有年轻的青壮年也是基地急需的力量。
他们充满活力与干劲,可以立马投身到基地的各项建设工作中,为基地的发展注入新鲜血液。
即便是年幼的小孩,曙光基地也没有忽视。
这些孩子是基地未来发展的后备力量,将他们招募回去后,可以进行统一培养,让他们学习各种知识和技能。
假以时日,他们必将成为曙光基地不可或缺的一员,为基地的繁荣贡献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