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1章 样危之境,研破困局
刺耳的电话铃声划破了实验室短暂的宁静,如同尖刀般刺入每个人的心脏。
陆之恒脸色骤变,原本充满自信的眼神瞬间被焦虑取代。
电话那头慌乱的汇报如同惊雷,炸响在众人耳旁——样本保存箱出现故障,温度失控,运输记录也存在异常!
“该死!”陆之恒低吼一声,椅子被他猛然推开,撞击地面发出一声闷响。
实验室里原本轻松的气氛瞬间凝固,每个人的脸上都写满了震惊和不安。
“快!立刻去样本存放地!”陆之恒语气急促,不容置疑。
一行人以最快的速度赶到样本存放地。
冷藏箱的指示灯闪烁着不祥的红光,如同警示着事态的严重性。
打开箱门,一股异味扑面而来,原本应该处于低温状态的样本,此刻却呈现出一种不正常的颜色。
“怎么会这样……”张博士的声音颤抖着,他小心翼翼地取出一个样本,仔细观察着。
样本的活性正在快速流失,原本清晰的结构变得模糊不清,如同被烈日炙烤过的花朵,迅速枯萎凋零。
“温度记录呢?运输记录呢?”陆之恒强压着内心的焦躁,厉声问道。
工作人员迅速调出相关记录,运输过程中的温度波动曲线如同过山车般惊险,几次剧烈的波动预示着样本可能已经受到了不可逆转的损伤。
“完了……全完了……”陈研究员无力地瘫坐在地上,绝望的情绪蔓延开来,笼罩着整个实验室。
时间一分一秒地流逝,如同悬在众人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抢救样本的工作紧张而有序地进行着,但效果却微乎其微。
看着样本的状态不断恶化,每个人的心都像被一只无形的大手紧紧攥住,几乎窒息。
陆之恒深吸一口气,努力让自己保持冷静。
他知道,现在不是绝望的时候,必须尽快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张博士,还有什么办法可以挽救?”
张博士眉头紧锁,摇了摇头,“陆工,以目前的科技手段,恐怕……”
他话未说完,陆之恒的手机再次响起。
来电显示是一个陌生的号码。
他犹豫了一下,接通了电话。
“陆之恒博士吗?我是……”
电话那头的声音低沉而神秘,却让陆之恒瞬间愣住。
实验室的空气凝滞了,弥漫着消毒水的味道和一股挥之不去的绝望。
样本抢救工作如同在泥潭中挣扎,每一步都无比艰难。
陆之恒感觉自己的太阳穴突突直跳,心脏像擂鼓般敲击着胸腔。
“难道……真的没有办法了吗?”陈研究员喃喃自语,声音沙哑得如同砂纸摩擦。
他颓然地坐在椅子上,双手捂着脸,肩膀微微颤抖。
“别放弃,一定还有办法!”陆之恒语气坚定,但内心深处却也蒙上了一层阴影。
他不停地踱步,大脑飞速运转,试图寻找一丝希望的曙光。
时间一分一秒地流逝,仿佛在嘲笑他们的无能为力。
陆之恒的拳头紧紧地攥着,指甲深深地嵌入肉里,却丝毫感觉不到疼痛。
他感觉自己就像一个被命运扼住喉咙的溺水者,拼命挣扎却无法呼吸。
“要不……试试低温休眠技术?”一位年轻的研究员怯生生地提出了一个建议。
“低温休眠?”陆之恒皱了皱眉,“样本的结构特殊,低温休眠可能会对其造成不可逆的损伤。”
“那……还有什么办法?”年轻研究员的声音更低了。
就在这时,一直沉默不语的张博士突然开口了:“或许……我们可以换个思路。”
所有人齐刷刷地看向他,目光中充满了疑惑和期待。
张博士缓缓站起身,走到实验室中央的白板前,拿起笔,在上面画了一个复杂的图形。
“我们一直专注于样本本身的保存,却忽略了外部环境的影响。”张博士的声音低沉而有力,“如果我们能够模拟太空环境,是不是就可以解决样本保存运输的问题?”
他的话如同一道闪电,划破了实验室沉闷的空气。众人面面相觑,
“模拟太空环境?这……这怎么可能?”陈研究员难以置信地问道。
“太空环境模拟技术,一直是我的研究方向。”张博士的眼中闪烁着自信的光芒,“虽然难度很大,但并非不可能。”
他转身指着白板上的图形,开始详细地解释他的方案。
这个方案大胆而创新,结合了太空环境模拟技术和生物保存技术,为解决样本保存运输问题提供了一个全新的思路。
实验室里的气氛逐渐发生了变化,原本的绝望和沮丧被一种新的希望所取代。
众人围在张博士身边,仔细聆听着他的讲解,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
“如果这个方案真的可行……”陆之恒深吸一口气,语气中带着一丝颤抖,“那将是……”
他还没说完,实验室的门突然被推开,一个气喘吁吁的工作人员跑了进来。
“陆工!不好了!……”
工作人员猛地刹住脚步,扶着门框,大口喘着粗气,脸色煞白,像是见了鬼似的。
“陆工!皮埃尔……皮埃尔带着他的团队撤了!”
这消息如同晴天霹雳,炸得众人外焦里嫩。
原本燃起的希望之火,瞬间被一盆冷水浇灭。
陈研究员一拍桌子,直接爆粗口:“这什么玩意儿!关键时刻掉链子!”
陆之恒揉了揉眉心,努力压下心中的烦躁。
“皮埃尔有没有说什么原因?”
工作人员缓了口气,结结巴巴地说:“说是……说是我们的样本保存出了问题,他们对项目的可靠性产生了怀疑,所以……所以要终止合作。”
“岂有此理!”张博士气得胡子都翘起来了,“我们正在想办法解决,他们倒好,直接撂挑子不跑了!”
实验室里的气氛再次跌入谷底,比之前更加凝重。
屋漏偏逢连夜雨,样本危机还没解决,国际合作又出了岔子,这项目还能不能继续下去?
这时,张博士深吸一口气,眼神坚定地说道:“别慌!就算没有他们,我们也能干下去!现在,我们先按照我的方案,全力抢救样本!”
众人被张博士的气势所感染,纷纷点头表示赞同。
一场与时间的赛跑就此展开。
他们争分夺秒,通宵达旦,终于,在72小时后,成功搭建了太空环境模拟装置。
当第一批样本被成功保存下来时,整个实验室爆发出热烈的欢呼声。
紧绷的神经终于放松下来,疲惫的身躯也感受到了久违的轻松。
团队成员们激动地拥抱在一起,眼眶里闪烁着泪光,像是劫后余生般庆幸。
“成了!我们真的成了!”陈研究员兴奋地喊道,声音都有些哽咽了。
然而,这只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
接下来的数据分析工作,却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实验数据复杂而晦涩,如同天书般难以解读。
“我觉得,这个数据应该这样理解……”一位年轻的研究员指着屏幕上的曲线,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不对!我认为应该这样……”另一位研究员立刻反驳,两人各执一词,争论不休。
研究室内,紧张的氛围再次蔓延开来。
其他人则紧张地看着他们,仿佛空气都凝固了。
“这……这到底是怎么回事?”陈研究员挠了挠头,一脸茫然。
这时,陆之恒的电话响了。“喂,星悦……”
电话那头,沈星悦的声音带着一丝焦急:“之恒,我这边……”
沈星悦的声音从电话那头传来,带着一丝焦急和疲惫:“之恒,我这边预算方案调整遇到了些问题,李财政官员卡得特别死,非要精确到每一颗螺丝钉的用途……”陆之恒听着,眉头紧锁,他知道沈星悦这段时间为了项目的资金四处奔走,肯定承受了巨大的压力。
“别着急,星悦,慢慢来,我先把手头的事情处理完,然后和你一起想想办法。”陆之恒安慰道,语气温柔而坚定。
挂断电话后,陆之恒立刻召集团队成员开会,商讨数据分析的难题。
会议室里,气氛凝重,每个人都眉头紧锁,仿佛一座座沉默的雕像。
“我觉得……这个数据是不是可以这样理解?”一位年轻的研究员小心翼翼地提出了自己的想法,声音有些颤抖,生怕说错话。
“不对!你这样理解完全是牛头不对马嘴!”另一位研究员立刻反驳,语气强硬,毫不客气。
“你说谁牛头不对马嘴呢?你……”
眼看两人又要吵起来,陆之恒连忙打断:“好了好了,都别吵了!现在不是争论对错的时候,我们应该集思广益,共同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
就在这时,沈星悦推门而入,她的脸上带着一丝疲惫,但眼神却异常明亮。
“之恒,我有一个想法……”她走到投影仪前,将自己对实验数据的解读思路娓娓道来。
沈星悦的思路清晰而严谨,逻辑缜密,令人信服。
她深入浅出地解释了数据的含义,并提出了一个全新的研究方向。
“妙啊!星悦,你这简直就是神来之笔!”张博士激动地拍手称赞,其他人也纷纷点头表示赞同。
在沈星悦的带领下,团队成员重新燃起了斗志,他们齐心协力,夜以继日地进行研究,终于,在不懈的努力下,他们取得了重大突破。
“我们成功了!我们终于成功了!”实验室里爆发出震耳欲聋的欢呼声,每个人都激动地拥抱在一起,脸上洋溢着胜利的喜悦。
沈星悦站在人群中央,成为了团队的焦点。
荣耀的光环笼罩着她,让她看起来更加耀眼夺目。
然而,就在这时,陆之恒的手机响了。
他看了一眼来电显示,脸色微微一变。
“喂,我是陆之恒……”
电话那头的声音低沉而急促:“陆工,告诉你一个不太好的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