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459章 莫斯科大捷

上等兵李二牛身先士卒,他矫健的身姿如同一头勇猛的猎豹,敏捷地穿梭于这片混乱与硝烟之中。他的脚下,是被战火击碎的《拿破仑入侵》油画的片片残骸。伴随着坚定有力的步伐,李二牛迅速踏入了历史悠久的博物馆大门。

进入馆内后,李二牛没有丝毫犹豫。只见他举起手中的步枪,用坚实的枪托猛地砸向陈列着珍贵文物的玻璃柜。刹那间,玻璃破碎的声音响彻整个大厅,商代司母戊鼎的碎片也随之散落一地。然而,李二牛并未因此停下脚步,他动作娴熟地打开随身携带的防震箱,小心翼翼地将这些珍贵的碎片一一收入其中。

就在此时,变故突生!隐藏在地下室中的 ISU-152 自行火炮骤然开火,强大的炮火瞬间轰开了厚重的承重墙。巨大的气浪如同汹涌澎湃的海啸一般席卷而来,三名正在专心保护文物的专家,不幸被这股恐怖的力量掀飞到半空,然后重重地摔落在地。

“穿甲弹装填!”面对突如其来的危机,李二牛临危不乱,他大声呼喊着战友们。与此同时,经过特别改装用于巷战的“山猫”步战车,犹如一道闪电般从街角疾驰而出。车上装备的 100 毫米低压炮,怒吼着射出一枚枚威力巨大的破甲弹,精准无误地钻进了敌方自行火炮的观察窗。

随着一阵惊天动地的爆炸声响起,ISU-152 自行火炮,瞬间化作一堆燃烧的废铁。而李二牛则趁着这个短暂的间隙,奋力拖拽起装满甲骨文残片的最后一箱文物,向着安全地带快速撤离。

可就在他即将踏出博物馆大门的时候,后方传来一声沉闷的巨响——整栋建筑在足以融化一切的熊熊烈焰中,轰然坍塌。炙热的高温,仿佛要将世间万物都焚烧殆尽,就连象征着沙皇至高权力的金玺,也未能幸免,它在烈火的炙烤下逐渐熔化,最终形成一条闪烁着耀眼光芒的液态金溪,沿着布满瓦砾的排水沟缓缓流淌而下,最终汇入了奔腾不息的莫斯科河中……

华军第五集团军犹如钢铁巨兽般的武装直升机群,如一阵疾风骤雨般迅速掠过特维尔大街。机身上挂载的火箭巢喷吐出道道火舌,无数颗钢珠子母弹,如同密集的雨点一般倾洒而下,瞬间便将联军最后的装甲集群笼罩其中。这些子母弹爆炸开来,迸发出无数细小而致命的钢珠,以惊人的速度和力量横扫一切,所到之处只留下一片狼藉和破碎的残骸。

与此同时,在列宁图书馆的顶层,一名目光锐利的观察员,正全神贯注地操作着手中的指示器。他精准地将光束锁定在了曼施坦因元帅的指挥车上。刹那间,三道耀眼的光芒划破长空,三枚红箭-10 反坦克火箭,宛如离弦之箭,以品字形的编队急速飞驰而去。它们带着无与伦比的威力,轻易地洞穿了坚固的车体,引发了一连串惊天动地的爆炸。

而另一边,已经陷入混乱和恐慌的德军第十二装甲师,正拼命地沿着铁路线向西撤退。然而,他们的命运早已注定。早在之前,华军就巧妙地布设下了大量的电磁脉冲地雷。当这些豹式坦克刚刚踏上这片区域,强烈的电磁脉冲瞬间爆发,强大的电流瞬间涌入坦克的火控系统,使其彻底瘫痪。失去了战斗力的坦克顿时变成了一堆废铁,只能无奈地停留在原地。

“收网吧!”坐镇于移动指挥部中的张自中将军面色冷峻,毫不犹豫地下达了总攻命令。随着他的一声令下,三百门 phL-03 火箭炮齐声怒吼,如同雷霆万钧之势。一枚枚巨大的火箭弹拖着长长的尾焰腾空而起,向着半径十五公里范围内的包围圈呼啸而去。一时间,整个天空都被这铺天盖地的钢雨所遮蔽,仿佛末日降临一般。

燃烧的铝镁合金粉四处飞溅,形成一团团炽热的火球。这些火球相互交织、融合在一起,最终将整个夜空染成了一种诡异的青白色。在这绚烂而恐怖的光芒映照下,六十万联军士兵的瞳孔里,清晰地倒映出了这幅犹如炼狱般的景象。恐惧和绝望弥漫在每一个人的心头,他们知道,自己已经无处可逃……

张自中迈着坚定而沉稳的步伐,重重地踩在了虎式坦克的残骸之上,每一步都仿佛带着无尽的力量和决心。随着他的前行,脚下那曾经强大无比的战争机器,如今已化作一堆破碎的废铁,见证了激烈战斗所带来的毁灭。

他踏入了斯巴斯基钟楼。这座古老而庄严的建筑此刻显得有些破败不堪,但仍然散发着一种历史的厚重感。他的作战靴无情地碾压过,那些散落在地上的鎏金钟表零件,发出清脆的声响,仿佛在诉说着过去时光的流逝。

此时,广场中央正有一群工兵忙碌地工作着。他们正在浇筑纪念碑的基座,为这场伟大的战役立下不朽的功勋。而用于浇筑的混凝土中,掺杂着来自河里的冰碛、遥远的旧金山博物馆珍贵的琉璃瓦,还有那多达二十万发子弹的铜质弹壳。这些材料汇聚在一起,象征着战争中的牺牲与荣耀。

“刻上所有参战部队的番号!”老将军缓缓摘下头上那顶满是弹痕的头盔,露出一张饱经沧桑却依然坚毅的脸庞。他的声音低沉而有力,回荡在整个广场上空:“从北极第一装甲旅到第三舟桥团,一个都不能少!”这道命令不仅是对英勇战士们的尊重,更是对那场惊心动魄战役的铭记。

夕阳如血,渐渐西沉。余晖洒在刚刚建成的纪念碑上,将其影子拉得长长的,一直延伸到广场的尽头。在那里,一辆辆满载着文物的运输车队,静静地停放着。透过防弹玻璃,可以看到车内精美的敦煌飞天壁画,与来自冬宫的藏画相互映衬,它们在沉默中彼此对视,似乎也在述说着各自背后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