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历史军事 > 汉末袁尚:揽尽江山与美人 > 第175章 泥火之外,亦有温情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75章 泥火之外,亦有温情

离开初具雏形的窑场工地,袁尚并未直接返回刺史府。那片土地上夯土的砰砰声、民夫的号子声犹在耳边回响,但他心中挂念的,还有另一桩同样重要的试验——水泥。

与新建窑场不同,水泥的初步研制被安排在了邺城外原有的那片工坊区内。那里不仅有酿酒坊飘出的阵阵糟香,还有铁器坊叮当的敲打声,如今又多了一小片区域,专门用来进行这项“点石成金”般的尝试。

许褚依旧紧随其后,他今天算是开了眼界,先是看主公指点江山般解决了夯土难题,现在又要去看什么“水泥”。他对这些弯弯绕绕的东西不甚了了,只觉得主公的脑袋里装的东西,跟旁人实在不一样。

“主公,那‘水泥’,真能像您说的那样,加水就能变得跟石头一样硬?”路上,许褚还是没忍住好奇。

袁尚勒着马缰,悠然前行:“理论上是如此,但要做到恰到好处,却需要反复试验。火候、配比、研磨,差之毫厘,谬以千里。”他想起前世博物馆里看到的罗马混凝土,还有那些屹立千年的古建筑,心中不禁多了几分紧迫感。若能掌握这利器,冀州的建设速度将是颠覆性的。

不多时,工坊区已在望。还未靠近,就听到一阵石磨转动的沉闷声响,夹杂着工匠们略带困惑的交谈。袁尚翻身下马,径直走向那片被圈出来的小工坊。

只见几名老工匠正围着一个石磨,费力地将一些灰黑色的块状物投入其中。磨出来的粉末粗细不均,颜色也有些驳杂。旁边还有几个陶盆,里面盛放着不同比例混合后加水搅拌的泥浆,有的已经干裂,有的则软塌塌不成形状,显然都不成功。

“见过大人!”负责此事的工坊管事连忙上前行礼。

袁尚摆摆手,目光落在那些失败的样品上,又抓起一把刚磨出的粉末捻了捻。“还是太粗了。”他微微摇头,“而且,焙烧时的温度恐怕还不够均匀稳定。”

他走到一个临时搭建的小型试验土窑旁,里面尚有余温。这土窑比魏家窑场的还要简陋,纯粹是为了小批量试烧原料所用。

“主公明鉴。”管事面露难色,“小的们都是按照您的方子,将石灰石和黏土打碎混合,放进去烧。可这火候实在难掌握,有时候烧不透,有时候又烧成了硬疙瘩,磨起来费劲不说,加水后也不顶用。”

袁尚蹲下身,仔细查看窑壁的颜色和残留物。“石灰石的块不能太大,要尽量敲碎。黏土也要选对,不能太沙也不能太油。混合要均匀,像和面一样。”他拿起一块烧结程度尚可的熟料,“这种,烧得还算接近,但磨粉必须更细,要像上好的米粉那样,越细越好。”

他站起身,对管事道:“这样,你去找几个手脚麻利、心思细密的妇人来,专门负责研磨。用细筛反复过筛,务必保证粉末细腻。另外,焙烧时,火势要先缓后急,保持窑内温度稳定,宁可多烧些时辰,也务必烧透烧匀。”

袁尚又亲自调整了一下石灰石和黏土的比例,并示范了如何观察烧结块的颜色和质地,判断烧制程度。工匠们围在一旁,听得连连点头,眼中渐渐有了光彩。虽然还是不太明白这东西的原理,但这位年轻刺史大人讲得条理清晰,似乎真有门道。

“先按我说的再试几炉,记录好每次的配比、火候和结果。过两日我再来看。”袁尚吩咐道。

“喏!”管事和工匠们齐声应道。

看着工匠们重新忙碌起来,袁尚这才略感放心。水泥的研发非一日之功,急也急不来。交代完注意事项,他带着许褚离开了工坊区。

夕阳西下,给邺城镀上了一层温暖的金色。袁尚回到刺史府时,已是傍晚时分。连日奔波,加上今日亲自指导夯土、查看水泥试验,饶是他精力充沛,也感到了一丝疲惫。

刚踏入后院,就见月禅提着裙角,轻快地从月亮门那边跑过来,脸上洋溢着灿烂的笑容:“夫君,您回来啦!”

看到她活泼的身影,袁尚的心情不由得放松下来,脸上也露出了笑意:“嗯,回来了。今天府里可有什么事?”

“没事呀,就是宓姐姐和琪姐姐都念叨您好几回了呢!”月禅歪着头,俏皮地眨了眨眼,“夫君您看您,这一身的尘土,快去沐浴更衣吧,晚膳都快备好了。”

袁尚低头看了看自己沾满灰尘的衣袍,不禁失笑:“好,这就去。”

热水早已备好,氤氲的水汽驱散了身体的疲乏。换上一身干净舒适的常服,袁尚来到饭厅,甄宓和乌兰琪果然已经等在那里。

“夫君回来了。”甄宓起身相迎,眉眼间带着温柔的关切,她并未多问外面的事,只是自然地替他整理了一下衣领。

乌兰琪则直接得多,上下打量了他一番:“看你这累的样子,今天准是又去跟那些泥巴石头较劲了?”她的语气带着一丝嗔怪,却并无责备之意。

袁尚哈哈一笑,在主位坐下:“没办法,冀州要发展,总得有人去做这些基础的事情。”他拿起筷子,示意大家动箸,“今天收获不小,心情甚好。来,尝尝这道新做的鹿脯,味道如何?”

晚膳的气氛温馨而轻松。甄宓偶尔会问及一些民生细节,乌兰琪则会讲些趣事,月禅在一旁叽叽喳喳地补充,时不时逗得大家发笑。袁尚暂时将政务和工地的烦恼抛在脑后,享受着这份难得的家庭时光。

甄宓见他眉宇间的疲惫之色并未完全散去,便柔声劝道:“夫君,政务虽要紧,也要注意身体。我看你这几日都清减了些。”

“是啊是啊,”月禅立刻附和,“夫君您再这么操劳下去,我们可都要心疼坏了!”

乌兰琪也难得正经地点点头:“姐姐说得对,你可不能累垮了,不然谁来保护我们,谁来治理这冀州?”

听着她们你一言我一语的关心,袁尚心中暖意融融。他放下筷子,环视着三位风格各异却同样美丽的女子,笑道:“放心吧,我省得。有你们在,我便是铁打的身子,也得多加爱惜才是。”

他顿了顿,眼神中带着一丝柔情:“明日我或许能抽出半日空闲,到时候,陪你们在府里走走,或是去后园赏赏花,如何?”

“真的?”月禅眼睛一亮,满是期待。

甄宓和乌兰琪也相视一笑,眼中都流露出喜悦。

“自然是真的。”袁尚肯定地点头。连日的忙碌让他意识到,在为冀州未来奔波的同时,也不能忽略了身边人的感受。泥火之外,这份温情,同样是他需要守护和珍惜的。

夜色渐深,饭后,四人在庭院中闲坐片刻,说了些闲话。

月色皎洁,微风拂过,带来一丝凉爽。袁尚感到身心俱疲后的放松,看着身边巧笑倩兮的佳人,只觉得岁月静好,一切的辛苦似乎都变得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