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想去摸摸他身上的军服,但又不敢,只能围着转,仔细端详:“原来这就是东家队伍的军服啊,真威风……”
苏粗腿自豪地与村民们告别,往自家走去。
村民们望着他的背影,议论纷纷:“还好这么能打仗的队伍是咱们东家练出来的,现在还吃上了朝廷的粮饷,这下官府不会再把咱们的地收回去了吧?”
“幸好当初咱家的老三也去当兵了,要不现在得后悔死……”
……苏粗腿已经远远能看到苏家的房子了。这个时候,自家的十五亩地应该也收了吧,要是没来晚还能帮上忙。想到这里,他加快了脚步。
到了家中,正好碰见阿爸阿妈、二弟、小妹都在家,见他回来,呼啦全部围了上来,七嘴八舌问这问那。
“老大,你不是在给东家当兵吗,怎么回来了呢?”
“老大,当兵吃苦不?实在不行回家吧,家里现在日子好过了……”
“大哥,当兵有饷吗?会挨打吗?”
“大哥,你这是什么衣服,好威风啊!”
……
苏粗腿耐心解释道:“当兵不苦,当官的从不打人,还有饷银拿,看!”他解开包裹,亮出明晃晃的银锭。
全家人都被银锭惊呆来了,苏老倌第一反应就是扑上去盖住包裹,紧张地问道:“老大,你莫是在外边犯事了吧,咋会有这么多银子?”
苏粗腿哭笑不得:“阿爸,真的是我当兵的饷银。刚去时只有1两银子一个月,但现在我当官了,8两一个月,这还只是八个月的,我取了个整数,余下的存在军中。”
“真的?东家有这么好?”苏老倌看了看苏粗腿那身簇新的衣服,心中信了大半,“你还当官了,是个啥官?”
苏粗腿挺直胸膛:“排长!相当于朝廷营兵的哨官。咱们东家被朝廷招安了,现在是琼州参将,整个琼州府最大的武官。”
“东家这么厉害?官有多大,比县太爷大吗?”
“参将是三品,比知府还大呢!”苏粗腿听人家说过参将的品级,只知道比知县和知府高,但是并不知道文武官员之间的地位与品级关系不大。
可是苏老倌不知道这些,他震惊了,没想到自家老大抱上了这么粗一根大腿。他轻轻扇了自己一记耳光:“呀呸,当初我还拦着你去当兵,没想到这么出息了。”
既然银子是合法收入,苏老倌不淡定了,他哆嗦着打开包裹:“我半截入土的人了,还是第一次见这么多银子呢!”取出一块银锭放嘴里一咬,“啧啧,成色十足,上好的雪花银。”
其实他压根就不会鉴别银子的成色,都是道听途说,不过在儿女面前,不能露怯。
苏刘氏在一旁看着老头子咬银子,笑得合不拢嘴,她嫁入苏家几十年,别说银子了,就连整串的铜钱都难得见到。现如今老大当了官,看来苏家的好日子就要来了。
苏粗腿笑着说:“我都想好了,军中包吃包住,我也没啥花钱的地方,以后我的军饷就拿回家来。先给家里盖栋新房子,然后送二弟去念书,再给小妹置办嫁妆,风风光光嫁出去!”
苏小妹眼眶红了:“大哥……”
苏老倌大手一挥:“小妹的嫁妆是要置办,可是哪有老幺办喜事老大打光棍的道理——先给你说门婚事才是正理。”
苏粗腿闻言有些扭捏起来:“我一个打铁的出身,现在又当了兵,谁家姑娘看得上啊?”
苏老倌恨铁不成钢地说道:“你脑子坏掉了啊?谁家当兵能一年往家拿回百八十两银子的?消息一传出去,十里八乡的媒婆要踏破咱家的门槛!”
母亲苏刘氏也赞同:“就冲你现在的条件,还是个武官,好姑娘由着你挑。老头子,要不咱们把新房子盖起来,那给老大找媳妇就更好办了。”
苏老倌连连点头:“这主意好!”
苏二弟鼓起勇气问了一句:“大哥,东家既然这么好,我琢磨着,想去东家办的私塾去念书,你说好不好?”
苏粗腿还没回答,苏老倌就嚷嚷道:“老大你快劝劝他,这小子魔怔了,自打看了那个公告,就天天念叨着去县里念书。”
原来林伟业开设学校的公告贴到了各村,招收16岁以下的少年,管吃管住,学习优秀的还发补贴。苏二弟认识几个字,看了公告后就磨着苏老倌要去念书。苏老倌认为读书无用,不如种地实在,再说老大去当兵,老幺总要嫁人,老二再去念书,家中就没有劳动力可用了,一个人侍弄十几亩田,自己一把老骨头又能撑几年?
苏粗腿上了军官培训班之后,识了不少字,觉得肚子里多装些墨水是好事,以前温饱都没法解决,念书是想都不敢想,现在有这个条件了,二弟脑瓜子灵活,又这么上进,应该支持才对。在老爷的庇护下,临高很多事情和以前都不一样了,有机会的话,不妨去闯一闯,总不能祖祖辈辈呆在村里,面朝黄土背朝天。
他劝道:“阿爸,念书不是坏事,那些秀才不都是念书考功名才当的官吗。远的不说,我这排长还是要先识字才给当的,要不然我只能拿1两银子一个月。”
在苏老倌看来,能够一年挣下百八十两银子的老大是见过世面的人了,他这么说,自然有他的道理,心里有些动摇:“这年头当兵都要识字了啊?”
苏二弟趁热打铁:“阿爸,公告上都说了,东家的私塾包吃包住,学习优秀者按月发放补贴,我不仅能省下口粮,还能拿银子回家的。”
苏老倌抓抓脑勺:“你说这东家办这私塾图啥呢?人家私塾要自带口粮,还要凑钱给先生,听说叫啥束脩。这东家倒好,不收钱粮还倒贴……”
“反正不是图咱们老百姓三瓜两枣的,东家赚的银子海了去了,阿爸你就放心吧。”苏粗腿给他吃了颗定心丸。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