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历史军事 > 稗宋反骨仔 > 第233章 赶山法美人难渡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打是肯定要打的,但哪些能打,哪些不能打却是有说法。

敢来府衙闹事之人,基本都权衡过利弊。

也是仗着自身与官府的些许关系,这才敢在公堂上妄言。

但贾大人的命令已下,总是要找几个倒霉的出来做做样子。

倒霉商人无法逃避,只得咬牙受了,但仇又记到了曾国江头上。

“一群傻子!”

曾国江小声开骂。

他认为这些如泥鳅般的家伙,实在是胆大包天,竟敢来抢曾大爷的利益。

别了贾大人,带着魏忠义潇洒回府。

范希文这时才从牛二的铺子里出去,因为隔壁的几位大人物,刚刚才转战勾栏。

大宋对官员的约束看似严格,实则松懈。

自太祖太宗之后,律法或许还有不少效力,但针对官员的各类条令已经逐渐废弛。

如狎妓、做生意等,基本无人再过问,成为不可对官家言说之事实。

如这些功曹小官,甚至以狎妓为荣,效仿天子之举,文人之雅事也。

“范公子?”

出门的范希文被一员衙役叫住。

来人是闫家庆的跟班。

“公子是否新招了一位掌柜,姓魏。”

所说正是魏忠义。

“他犯了事?”

范希文这是明知故问。

“算不得犯事,但稀里糊涂地典卖给了曾掌柜,公子若是现在出面,或许还能救他。”

范希文却不太在意一般。

“是闫捕头差你来的?”

衙役点点头。

范希文让莽子给了一锭小银,五两。

“多谢报信。”

留下一脸懵逼的衙役在原地自说自话。

“果然是魔物,视人命如草芥。”

范希文一路在街上漫游,走的却是矾楼方向。

炭黑公司的事,应当与师师姐再商议几句,经商实操前的最后沟通。

“先生,那魏忠义你不管了么?”

痦子不知范希文想做什么,只能冒着挨骂的风险问。

“莫慌,让事情飞一会儿。

你先带人去监视着,如果发现他们要把人送至蚁舍,出了城门便把人截下来。”

“若是他们暂时不去呢?”

范希看着远处衔泥的飞燕,忙忙碌碌,却不管下方的人是否讨厌。

“只要不出人命,只能看不能帮。”

其实范希文也很头大。

他想过找赵构帮忙,但这事有可能弄不好,到时让好兄弟惹一身骚。

又想过找叶峰帮忙,不过叶峰在汴京皇城司比较特殊,权力也算不得大。

只能自己来谋划,万一范希文出了事,想必赵佶、赵构、叶峰等多少也会帮帮忙。

“莽子,如果你面前有一坨大石头,你过不去又必须从此过,怎么办?”

搅合在一起的曾家三人与官府中人,就好比一块大石,成为范希文绕不过去的难题。

魏忠义被抓他不担心,或者抢、或者买,都能把人弄过来。

但答应过魏忠义的事,范希文从未想过食言。

身处水深火热中的佟家四口,范希文也想救,因为遇到了,也因为魏忠义的良善坚持。

至于曾家的三位,基本在范希文的必杀名单中。

他发过誓,要改善自己身边的环境,这种社会毒瘤必须除之而后快。

“我把它推走!”

“推不走的,太大了。也没有梯子。”

“那我想办法把它搞烂,分小块总能扔到一旁了吧?或许都不用扔,直接踩过去也行。”

范希文吸了一口气。

莽子这货说得很有道理,为什么一定要想着把石头运走呢?

在石头上开出台阶来不就好了。

官员集团就像大石本身,但曾国江三人与他们可不算是同类,充其量只是被敲落的碎石而已。

“莽子,你觉得曾国江三兄弟与那些官吏,会因为什么割孽?”

(割孽,蜀语,闹矛盾、起冲突,程度极深。)

莽子望着范希文,觉得七爷今日智商缩水得厉害。

“七爷,这种事,一般都是为了钱财,他们账算不清,或许就打起来了。”

确实很有道理,直击人心。

“莽子,快走。先去矾楼,我有事安排。”

莽子一把将范希文捞起,让他跨坐在自己肩头上。

汴京大街上,多出一道靓丽的风景。

世人谓之:魔人驾山。

风驰电掣!

矾楼门口,小厮看着从莽子肩头下来的范希文,陷入了呆滞中。

骑马、驴、牛、骡子的都见过,骑人来逛矾楼的还是头一次见。

“小子,去禀报一声师师姑娘,就说她小弟弟来了,请求一见。”

自从上次之后,范希文的故事算是在矾楼悄悄传开,原来师师姑娘竟然还有一个弟弟。

那不是隐藏的国舅爷么?就跟散仙大能一样令人惊诧。

“舅老爷,师师姑娘并不在此。”

“那她去了哪里?”

“在潘楼那边的勾栏献艺去了。”

“莽子,全速前进!”

李师师有个癖好,喜欢在各处义演。

义演不是不收钱,而是钱不进李师师的腰包,都捐献给了汴京城的穷苦人,或者在城外建棚舍粥。

有人说这是李师师的“作秀”之举,但无论如何,她凭自己的影响力和技术挣了钱,也真的捐得出去。

单是这份诚心和胸怀,整个汴京便少有人能比得过。

就是那赵元奴,也基本不做这些事的。

范希文与莽子来到潘楼,一问之下,李师师已经打道回府了。

又白跑一趟。

想了一阵,干脆再命莽子往师师小院而去,最后才去矾楼。

莽子的大脚掌如同风火轮儿,快速迈动着,居然超过了还在巷口的李师师。

“吁~哇倒!”

(哇倒,蜀语,wa四声,多见于犁田时命令牛停下。)

李师师正好奇什么怪人如风一般过去,却见一个怪人分成了两截,又变成两人。

还来不及惊叫,就瞧见范希文的笑脸。

“姐姐倒是清闲,让我跑了半个汴京。”

李师师捂嘴直笑。

“我道是哪里来的妖怪,原来是小弟弟,今日怎么得空来见我?”

“是这样的,我特地来找姐姐过府一叙,主要是为了探讨一下音律。”

李师师抖了几下眉毛,似不信范希文所说。

“听说你给了我那好邻居元奴姑娘一首歌,姐姐这里却半首也没有,是看在康王面子上还是元奴姑娘的面子上?”

女人还真是麻烦!

范希眼睛看向鼻尖。

“实不相瞒,又有一首更好的,正想送与姐姐,顺便请姐姐用餐,商谈一下生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