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那些一辈子都拒绝离开欧洲大陆的人来说,纽约也好,洛杉矶也罢,那都是适合度假的地方。不过,就好像有人永远在否认着,亚马逊丛林孕育着我们所无法探知的高级文明,也永远在否认着,非洲大陆是人类的起源,北美大陆对于他们来说,依旧是哥伦布时代的蛮荒之地。时代在进步,但某些人的时间却始终在原地踏步。”
从容不迫,谈笑风生,如沐春风,绵里藏针。
蓝礼微笑地展开交谈着,那些两年未见的熟悉面孔们,他们似乎没有任何变化,时间在他们的脸庞之上留下了岁月的痕迹,却不曾改变他们的习惯、风格和仪态。蓝礼几乎不费吹灰之力,就掌控了现场的社交节奏,那些等待着看笑话的旁观者们,注定要失落了。
在“蛮荒之地”逗留了两年,以“戏子”的身份在红尘翻滚了两年,被“低俗文化”熏陶污染了两年,蓝礼没有变得狼狈,没有变得窘迫,也没有变得庸俗,轻描淡写的交谈之中,依旧锋芒毕现,却又优雅稳重。
恍惚之间,多年前那个惊艳了贵族社交圈的霍尔家小儿子,又一次出现在了人们面前,并且毫无疑问地,又一次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至于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那就见仁见智了。
看着眼前一张张面具渐渐变得僵硬,眉眼之间的笑意变得意兴阑珊起来,蓝礼轻轻耸了耸肩,意有所指地调侃了一句,“野蛮人,永远是野蛮人。我想,这句话还是有些道理的。”
这是在二十世纪初,英国议会之上出现的一句话语,当时的原话来自于贵族阶级,反驳了关于亚马逊丛林隐藏着先进文明的论点,居高临下地做出了判断。只是,一个世纪过去之后,现在到底谁才是野蛮人,似乎开始发生了转变。
同样一句话,蓝礼用在现在,顿时变得意味深长起来。
说完,蓝礼举了举香槟杯,转身告辞。伊顿站在旁边,亦步亦趋地转身离开,瞪圆了眼睛,长长地吐出一口气,“耶稣基督,他们的脸色都要变青了。”
“他们期待的好戏还没有上场呢。”蓝礼用指尖轻轻把玩着香槟杯,仿佛正在弹奏黑白键一般。抵达现场已经八分钟了,但乔治和伊丽莎白依旧没有露面。
这并不意外。乔治也好,伊丽莎白也罢,他们是不可能苦巴巴地找上蓝礼的,他们必须端着架子,等着蓝礼主动上前问候,然后给其他旁观者们留下一副“家庭其乐融融”的景象。但,蓝礼不会这样做的。亚瑟知道,伊迪丝知道;准确来说,乔治和伊丽莎白也知道。
现在的问题就在于,乔治和伊丽莎白会按耐不住主动找上门吗?
话语没有来得及说完,蓝礼的瞳孔就微微一亮,捕捉到了人群之中的那个身影。
那是一个约莫五十岁左右的清瘦男子,宽松的白衬衫、宽松的西装,宽松的裤子,看起来似乎套了一个麻布袋在身上一般,有些不修边幅的随意;一头短短的浅灰色头发修剪平整,发际线却已经退到了脑门的后半段,露出了三分之二的脑壳,但剩下的部分却犹如松针一般,倔强而挺拔地树立着,勾勒出主人的性格轮廓。
此时,他站在屋子后面的露天花园里,正在和周围的一小群人交谈着,奶黄色的灯光让花园的草坪和树丛看起来静谧而柔和。
蓝礼回头看了看伊顿,“这就是你所说的那个人?”刚才伊顿说,有一个人,蓝礼肯定想见。
伊顿轻笑地点点头,“机缘巧合地重逢,我接到了一个合作项目,为斯德哥尔摩的一个剧团设计服装,故事背景是维多利亚女王的宫廷贵族。合作过程中,意外发现他是客座导演之一。今天揭幕仪式,他和剧团的几位成员都在伦敦,我就邀请了试试。没有想到,他真的过来了。还是你告诉我的,他一向都不喜欢这样的场合。”
说话间,那位清瘦男子也注意到了蓝礼。事实上,即使想要忽略,这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两个人并肩出现在花园里,一位是今晚的主人,一位是八卦的焦点,自然而然地,视线或多或少都会投射过去。
清瘦男子迎面走了过来,蓝礼却不敢等对方的动作,主动迎了上前,“科德先生。”蓝礼礼貌地点头示意,并且伸出了自己的右手。
约翰-科德(John-Caird)握住了蓝礼的右手,板着一副脸,露出了严厉的神色,“基本功肯定丢光了。之前夏天那什么电影,搞什么鬼?表演节奏怎么乱成那样?说出去肯定被别人笑死了,简直不敢相信,你是从我们学院走出去的。”
劈头盖脸地就是一番责备,可是,眉宇之间的喜悦却泄露了内心的真实情绪。
蓝礼老老实实地低下头,露出了一副诚恳的乖巧模样,“是的,我也是这样认为的。不久之前还想着,是不是应该重新回到舞台上进修一番了。基本功再不好好打磨一下,就要丢光了。之后再表演什么角色都是千篇一律了。”
可是约翰却根本不买账,“哼”了一声,“你就知道说好听的。学院里其他老师都被你的甜言蜜语买通了,但在我这里不管用。你小子,就喜欢到处祸害别人。老实说,上次遇到艾莉森,她还询问你的近况呢,你到底对她做了什么?对你始终魂牵梦系的。”
“艾莉森?我是清白的。”蓝礼瞪大了眼睛,坦荡荡地看向了约翰,表示自己的清白无辜。
约翰微微皱起眉头,细细地打量了蓝礼一番,然后又“哼”了一声,摆明了不相信,这让蓝礼束手无策,只能是无可奈何地摊开了双手。
约翰-科德,英国皇家艺术艺术学院的老师,蓝礼的启蒙恩师。他不仅是蓝礼入学考试的面试官,而且还是基础演技课的老师。可以说,蓝礼是约翰一手带出来的。
约翰不仅仅是演技老师,他同时还是一位著名的戏剧导演,他最擅长的领域就是威廉-莎士比亚。在伦敦西区,前后执导了十几部莎士比亚的戏剧,而且还到芝加哥、休斯顿、西雅图等世界各地巡演过。当然,他也赢得过英国戏剧界最高奖项奥利弗奖的认可。
这是一位真正的业界大拿。
面对蓝礼的“无辜”表情,约翰依旧不相信,只是说道,“既然一直想要回来舞台上,为什么一点消息都没有?现在正好,我正在重新筹备一出戏剧,你过来试镜男主角,机会就近在咫尺。”
“我这次过来英国,有工作在身。接下来几个月都需要在剧组里完成拍摄。”蓝礼实话实说,一脸诚恳老实的表情。
约翰瞪大了眼睛、皱起了眉头、耸起了肩膀,一副“看吧,我就知道”的表情。这让蓝礼呵呵地轻笑了起来,“准备重新彩排’哈姆雷特’吗?”
“哈姆雷特”是约翰在伦敦西区的成名之作,当年备受肯定,并且捧红了一系列新人演员,不过,相比起其他脍炙人口的戏剧,“哈姆雷特”太过沉重也太过深刻,在伦敦西区上演了四年之后,九十年代中期就宣告下线,二十一世纪之后,作为特别演出,又出演过两次,一次是两个月,一次是三个月。
约翰摇摇头,“现在正在讨论重新排演’彼得-潘’和’悲惨世界’。为了庆祝’彼得-潘’诞生一百一十周年,我们正在计划重新排演一个全新的版本,彼得长大之后的故事,永无岛面临着崩溃的危险,所以,永远不会长大的彼得开始长大了,而虎克船长也开始苍老了。”
“为什么我听起来想起文艺版本的’加勒比海盗’?”蓝礼的吐槽让约翰翻了一个白眼,但随后却认真思索了起来。刚才还在谈话,转眼之间就陷入了思考之中,蓝礼不得不打断约翰的思路,“那’悲惨世界’呢?现在皇后剧院不是还在上演吗?为什么要重拍一个版本?”
“悲惨世界”是英国上演次数最多的戏剧,还是百老汇上演次数第三多的戏剧。在英国,这出剧目自从1985年登台以来,至今都没有停止过,庆祝过十周年、二十周年、二十五周年之后,现在依旧还在上演之中。
“那不是重点。”约翰摆了摆手,他现在心思根本就不在聊天之上,“你为什么会觉得像’加勒比海盗’?我没有看过那部电影,那仅仅只是一部冒险电影,不是吗?可是’彼得-潘’不是。你到底从哪里得出了这样的联想?”
面对恩师的如此习惯,蓝礼却是再熟悉不过了,他也没有再纠正,而是顺着约翰的话语展开了讨论。
“彼得-潘的故事是什么?他讲述的是我们童年时的梦想,不想长大,对抗邪恶,怀念纯真。可是,当彼得长大之后,他就必然面临着自己的成长和困惑,同时还要对抗虎克船长。又或者说,他们开始寻找着返老还童的泉水,重新回归童真?还是说他们接受社会现实,开始适应这个世界?无论是那个版本,我觉得和’加勒比海盗’的故事都有些像。你可以去看看这套系列电影。”
蓝礼的话语让约翰意味深长地点点头,“我现在构思的故事……”话语说到一半就被打断了,因为伊顿让开了位置,也因为周围的嘈杂声突然就消失了,这种反常的举动让约翰抬起头来,还没有来得及搜索,就看到了一对雍容华贵的夫妇迈着袅袅的脚步走了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