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完阿尔乔姆的报告之后,索科夫和卡尔索科夫两人都沉默了。
卡尔索科夫拿起桌上的烟盒递了过来:“旅长同志,来一支!”
见索科夫摆手拒绝后,他把烟盒重新放回桌上,同时嘴里嘟囔道:“德国人是怎么回事,都搞出了这么大的动静,怎么还没有发起进攻呢?”
“也许敌人觉得时机还不成熟,贸然发起进攻,恐怕还是会以失败告终。”索科夫侧耳听着帐篷外传来的爆炸声,这应该是敌机正在轰炸四营的阵地:“你听,敌人正在轰炸四营的阵地,我想他们应该要等到我军的防御阵地被彻底摧毁之后,才会发起新的进攻。”
卡尔索科夫的眉头紧锁:“四营阵地上都是简易的野战工事,根本没有什么坚固的永备工事,经过德军的猛烈炮轰和轰炸,恐怕战士们就没有能依托作战的工事了。”
“经过德军的炮击和轰炸,别说工事没有了,恐怕部队的伤亡也非常惨重。”
听到索科夫这么说,卡尔索科夫立即伸手去抓电话,准备给瓦夏打个电话,了解前沿阵地上的情况,但却被索科夫制止了:“参谋长同志,先不要打电话。此刻阵地正遭到敌人的轰炸,就算你联系上了瓦夏少校,他在这种情况下,也无法核实部队的伤亡情况。”
“那怎么办?”卡尔索科夫有些急了:“若是四营阵地被敌人突破,那他们就可以长驱直入,直接冲向集团军司令部的所在地。”
卡尔索科夫的话提醒了索科夫,他记得洛巴切夫告诉自己,为了打破德国人散布的谣言,史达林将在这两天到集团军司令部视察,若真的让德国人的坦克冲到了司令部附近,就算没有造成任何损失,自己这个旅长恐怕也就当到头了。
想到这里,他拿起电话联系在四营阵地后方森林里的别尔金:“副旅长同志,我是索科夫。”
“旅长同志,您有什么指示?”
“副旅长同志,从目前的情况来看,经过敌人猛烈的炮击和轰炸之后,恐怕四营阵地上的工事都会被摧毁。没有工事可依托,四营恐怕守不住阵地。”索科夫说道:“因此能否挡住敌人前进的脚步,就只能把希望放在你指挥的预备队身上了。”
“您准备让我们做什么?”别尔金问道。
“抓紧时间抢修工事。”索科夫说道:“你们在森林里挖掘几条战壕,哪怕四营阵地被敌人突破,也能支撑一段时间。”
“明白了,旅长同志。”别尔金回答说:“我立即组织人手,在森林里抢修工事。”
这边刚把工作安全妥当,罗曼洛夫就将一份刚收到的电报递到了索科夫面前:“旅长,这是司令部刚发来的电报。”
索科夫接过电报一看,原来是马利宁询问步兵旅的防区附近,是否发现了敌人的踪迹。
旁边的卡尔索科夫凑过来看清楚电报上的内容之后,望着索科夫问:“旅长同志,我们该如何汇报呢?”
索科夫用奇怪的眼神看了他一眼,说道:“当然是如实向上级汇报,就说四营阵地遭到了敌人的猛烈炮击和轰炸,暂时没有发现敌人出动地面部队。”
几分钟之后,收到步兵旅回电的马利宁,拿着电报来到了罗科索夫斯基的面前,向他汇报说:“司令员同志,索科夫少校报告,敌人只是对四营阵地实施猛烈的炮击和轰炸,却始终没有出动地面部队。”
罗科索夫斯基听完后,点了点头,走到坐在不远处的一位穿着灰色军大衣,头发花白、留着两撇大胡子,手里攥着烟斗的老人面前,毕恭毕敬地说道:“斯大林同志,步兵旅报告,敌人只是对他们防区的某一地段实施了炮击和轰炸,暂时没有发起地面进攻的迹象。”
史达林听后点点头,随即用手里的烟斗朝罗科索夫斯基一指,问道:“罗科索夫斯基同志,请你告诉我,敌人会选择从这个方向实施突破吗?”
“史达林同志,我不能给您肯定的答复。”罗科索夫斯基在脑子里组织了一下词汇,然后谨慎地回答说:“但敌人要是想突破我集团军防线的话,肯定会把步兵旅所负责的区域作为首选。”
“为什么呢?”
“原因很简单。”罗科索夫斯基说道:“这支部队是新组建的,建制不完整、缺乏重武器,指挥员和战士之间还不熟悉,战斗力和友军比起来,应该要稍微弱一些。更重要的是,他们后方没有我军部队,一旦德军的突破成功,就能在极短的时间内冲到司令部附近。”
“那沃洛科拉姆斯克呢?”史达林问道:“在我看到的战报里,敌人在这里集结了重兵,试图突破步兵第316师的防线,打开通往莫斯科的道路。”
“虽然坚守沃洛科拉姆斯克的部队,名义上只有一个师,但他们在作战时,能得到城里民兵、民警以及城市附近的几支游击队的配合,再加上他们有坚固的防御工事,就算德军的攻势再猛烈,他们也能坚持一段时间。”
史达林听后点点头,又继续问道:“那么在三天之后,你们有没有能力向敌人发起反击,把他们赶到离莫斯科更远的地方?”
听到对方的问话,罗科索夫斯基的嘴角抽了抽,表情尴尬地回答说:“对不起,史达林同志,以我们现有的兵力、装备和物资储备,根本不具有反击的能力。”
对于罗科索夫斯基的回答,史达林显然很不满意,他的脸色沉了下来:“罗科索夫斯基同志,你是否知道,如果我们不尽快实施反击,打乱德国人的进攻步骤,那么莫斯科的形势就会变得更加严峻。”
史达林所说的这些话,罗科索夫斯基何尝不知道,但他如今也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除了步兵第316师和骑兵军,其余的部队都是他在路上捡来的,建制不完整不说,而且装备情况也很差。
在权衡利弊之后,他谨慎地说道:“史达林同志,如果最高统帅部能给我补充新的部队,特别是坦克和大炮,以及相当数量的作战物资,这样我才有可能在三天后,向当前的敌人发起反击。”
罗科索夫斯基说完之后,史达林没有说话,而是站起身说道:“罗科索夫斯基同志,你的诉求我已经知道了。回去之后,我会与最高统帅部的成员们讨论此事,争取给你补充所需的兵员和武器装备。在此期间,你们还是要提前做好反击的准备。”
目送史达林的车队离开时,站在罗科索夫斯基身边的洛巴切夫小声地问:“司令员同志,您觉得来的这位是真的还是假的?”
罗科索夫斯基显然也听说过替身的事情,听到洛巴切夫的这个问题后,脸上露出了苦涩的笑容:“不管是真是假,他所提到的反击作战,我们要开始着手准备了。”
几人回到指挥部,开始讨论三天的反击作战计划。
“司令员同志,”马利宁望着罗科索夫斯基问道:“您觉得我们应该从什么位置展开反击呢?”
洛巴切夫不禁一愣,随即反问道:“难道不能展开全面的反击吗?”
“不能。”马利宁回答得非常干脆:“我集团军的防御正面宽达100公里,原本兵力就捉襟见肘,若是要展开全面的反击,上级至少要给我们补充三个步兵师,和相同数量的坦克旅,以及大量的炮兵等等,否则反击是无法奏效的。”
“参谋长同志,你说的那些补给,是不可能有的。”好在罗科索夫斯基人间清醒,没有沉浸在不切实际的幻想之中,他对马利宁和洛巴切夫说道:“战争爆发之后,我军损失了大量的部队,新部队的组建需要时间。因此在如今的情况下,最高统帅部根本不可能给我们补充多少的兵力。”
“如果上级不给我们补充兵力,那三天后的反击怎么办?”马利宁满脸担忧地问:“总不能把现有的兵力都投入反击吧?如果反击失败,把我们现有的兵力都损失掉了,那么没有兵力进行防御的阵地,就会成为摆设,通往莫斯科的大门就会彻底向德国人敞开。”
“我们绝对不能让德国人冲进莫斯科。”罗科索夫斯基咬着后槽牙说道:“因此我们要想尽一切办法,挡住敌人前进的脚步。”
马利宁沉默了片刻,随即瓮声瓮气地问:“司令员同志,您觉得我们应该选择什么地方实施反击?”
“步兵旅如今所在的位置如何?”罗科索夫斯基说道:“上级的反击计划里,就是准备从那里发起反击,但由于一些意外的发生,导致反击作战还没有开始,就不得不宣布结束了。”
“步兵旅的防区今天遭到了德军的猛烈炮击和轰炸,虽然还没有发起地面进攻,但根据我的经验判断,一旦德军发起攻击,我军是很难抵挡的。”马利宁提醒罗科索夫斯基:“就这种情况,您还打算选择在这一地区实施反击吗?”
“参谋长同志,你瞧瞧这里的地形。”罗科索夫斯基指着面前的地图对马利宁说道:“除了他们防区正面的森林外,其余地方都是地形平坦的开阔地,非常利于装甲部队的展开。也就是说,只要我们在反击中,能突破敌人的战线,然后就可以通过突破口,把坦克批量地投入战场。”
马利宁盯着步兵旅所在的位置,挠着后脑勺说道:“司令员同志,步兵旅所在的区域正遭到了德军的炮击和轰炸,也许接下来还会遭到得到坦克掩护的步兵发起的攻击。对于步兵旅能否守住阵地,我心里是持怀疑态度的。要不,我们还是换其它地段吧。”
“其它地段?”罗科索夫斯基呲笑一声,反驳道:“参谋长同志,你觉得什么地方,能比步兵旅所在的位置更理想?别看今天那里炮火连天,要知道,敌人的兵力不过一个团,再加上一定数量的坦克,我可不觉得他们能突破步兵旅的防线。”
“我看还是再等一等吧。”马利宁说完这话之后,可能是担心罗科索夫斯基产生什么误会,还特意解释说:“目前步兵旅的阵地只是遭到敌人的炮击和轰炸,暂时还没有发起地面进攻。他们这么做的目的是什么,我想等天黑之前,应该就会有答案,所以我建议再等一等,等那边的局势明朗之后,再制定相应的作战计划。”
听完马利宁的建议,罗科索夫斯基从善如流地说道:“那好吧,我们暂时不讨论三天后那场反击作战,等傍晚时分询问了步兵旅的情况之后,再来制定作战计划也不迟。”
见罗科索夫斯基把讨论推后,马利宁心里不禁暗松一口气,随即说道:“我刚刚与潘菲洛夫将军通过电话,他说以他现有的实力,至少还能把德国人阻挡三到五天的时间,为后续部队的赶到,争取宝贵的时间。司令员同志,我想问一下,我们的增援部队要等到什么时候能赶到?”
“参谋长同志,你的问题我暂时无法回答。”罗科索夫斯基满脸无奈地说:“但据我分析,朱可夫手里根本没有任何的预备队,怎么给我们加强兵力?如果想让兵源不足的情况得到缓解,除非是从其它战场调来部队,或者是把刚组建不久的新部队派过来,只有这么做,我们缺失的兵员才能得到补充。”
“司令员同志,反击的事情,您看是否需要向方面军司令员报告?”
罗科索夫斯基想了想,随后说道:“我亲自给朱可夫打电话。”
说完,他拿起桌上的电话,拨了一个号码后,对接线员说道:“接线员,我是罗科索夫斯基,给我接方面军司令部,找朱可夫。”
电话很快就接通了。
朱可夫听出给自己打电话的人,居然是罗科索夫斯基时,不免有些诧异地问:“科斯契卡,你给我打电话做什么?”
“大将同志,”罗科索夫斯基表情严肃地说:“在几分钟前,我刚送走了来视察的史达林同志。”
“什么,史达林同志去你那里了?”朱可夫惊诧地问:“他去你那里做什么?”
“前两天,敌人不是在阵地上大肆抛洒传单,说史达林同志已经遭到了他们的暗杀”罗科索夫斯基解释说:“他今天来第16集团军视察,就是为了打破这种谣言,让谣言不攻自破。”
“奇怪!”朱可夫有些纳闷地说道:“他既然要来前沿视察,为什么不到我的司令部,就直接去了你那里呢?”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