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都市言情 > 长风万里尽汉歌 > 第三百一十章 心思百转的俘虏,奋发努力的宗颖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三百一十章 心思百转的俘虏,奋发努力的宗颖

梁山大寨。夜色中的后山十分的寂静,纵然点点明火照耀,执勤的军士从来不曾有片刻松懈,巡哨的士卒也照着既定的巡逻线路,一次次穿过树林、小道、山岭、河渠。但他们从没发出一声大的响动。

可是上一区中,张叔夜、陈文昭、呼延灼、张清、宣赞、孙立、史文恭等等,有一个算一个,却没人能够安然入睡。

他们当然不是受到了苛待,更没有被梁山泊责罚。之所以如此,完全是因为被一个个恶劣消息给影响了心情。

作为老赵家的马仔,谁都希望看到自家效力的“公司”越做越大,而不愿意看到财政报告上的一个个硕大的红色赤字。

可现在他们偏偏就听到了一个个坏消息,似乎都看到了老赵家的天塌了一角……

南路军大败,三万水陆精锐只剩下不足五千人,已经不堪大用;西路军八万精锐亦全军覆没,太尉高俅被阵战,荆忠、丘岳等元老重将阵亡;西北路军新遭大破,王焕被擒,濮州城破,刘珍阵亡……

但凡上一区的这些文臣武将心里还有一分向着老赵家的,他们夜里就难以踏实睡下。

太惨了,太惨了。

就是与辽国对战的三十年里,宋军也没吃过这样的惨败;就是与西夏开战之初时候的一连串大败,那折损士卒也远没有今日来的多。

大宋虽还富有天下,拥兵百万人,可十节度一败亡,除了西军的人马,剩下的又有几个精锐?赵家天子不知道,他们这些文臣武将心里能没个逼数吗?如此的一败,直叫官军的脊梁都给打断。之后这梁山泊贼寇,横行齐鲁、河北、淮南之地,甚至能一举杀入京畿路,西军赶不过来,又有谁人能挡?

而朝廷即便要把西军抽调回中原,也不是眼睛一眨,就能叫数以万计的人马生着翅膀飞过来,填补此番大战,官军全面败北后留下的空洞。

那西路军且不去说,西北路军可是集结了京东西路现下大部分的军力了,濮州城的一败,兴仁府、广济军、东昌府,就全部门户大开了。几万梁山军杀过去,攻城拔寨,能直若进了无人之境。陆贼大着胆子,兵锋直指应天府,杀进京畿路,谁又能奈他何?

这可真的是变生肘腋,叫人猝不及防啊。

同时项元镇部的大败也叫淮南门户大开,梁山军顺着运河,能一路杀奔江南去。

不要忘了,江南还有摩尼教这个祸害。那张叔夜知晓高俅阵亡,西路军全军覆没的时候,就大呼道天下危矣。

单一的梁山泊似乎还不够撬动老赵家的宝座,单一的摩尼教也不能叫张叔夜心慌。可这两路反贼逆寇若搅合到了一块,天下必危。

而现在这两窝匪寇不仅仅搅合在了一块,还联系尤其的紧密。宗泽也是介入到梁山泊事物后,才知晓摩尼教与梁山泊的关系竟如此亲密的。叫张叔夜听了之后,便就是愁眉不展,忧心忡忡。

呼延灼花白的胡须在月光的照射下仿佛浸染上了一层银白。举头望着天上的明月,呼延灼怎么也无法入睡。他的年纪可不小了。休看韩存保老早就‘大名鼎鼎’,做上了军区司令员,似乎要甩下呼延灼一辈儿时光去,可只说年纪,他却也不比呼延灼大几岁。两人放到一块做个比较,甚至有更多人都会选呼延灼才是那年长的一个。

盖因为一路顺风顺水走来的韩存保,保养得甚好,看人眼中直若半百之年还不到。而年龄还要小上几岁的呼延灼,这一路走来却经历了不知道多少波折才坐上汝宁都统之职。三十年官路走来,风刀雪剑,须发都见花白,显得更苍老乃是平常啊。

呼延家亦是老赵家的勋贵,但是传承到现下,也是没落了去。远不能同相州韩氏相比。可呼延灼却有一颗为老赵家着想的心。

他被俘日久,心中却没甚投降的念想。甚至还有着一股对老赵家的浓浓愧疚。

每当见到梁山泊做大,呼延灼就会忍不住想,错不是他无能,使进讨不利,梁山泊岂容做强?直到去岁冬季,水泊外的一幕仿佛是一盆冷水,浇的他是透心凉。但呼延灼依旧没有投降的念想,而只是感到心灰意冷。

这些日子里,宗颖每每前来宣讲劝降,呼延灼一概不听。只是他可以自己去做忠臣,但却管不住别人不起心思。

不管是韩滔、彭玘,丁得孙、龚旺,还是张清、宣赞、张仲熊,亦或是孙立、史文恭,那面上不显露分毫,心底里却都在起着嘀咕。

高俅败亡,朝廷二十万大军的征讨已经注定要一败涂地。短时间里,梁山泊何人能止?

陆谦若是胆大,他都能引军一支直插东京城下。

如此,所有人都想到了一句话——朝廷威仪大丧。

而这句话背后代表的意义又是什么,是个成年人都心知肚明。

二十万大军大败,领军的殿帅府太尉都死在当场,这样的朝廷还怎么能叫人害怕?或许都不需要等到江南的方腊起兵,那四川、京西等地就会有民乱暴起了。

开国元勋的诱惑第一次被一些人来正视。你可以骂宗颖痴心妄想,骂梁山泊一窝草寇。可谁要真的还把梁山泊当做一窝不成器的草寇,那他就真的是傻瓜了。

梁山军的未来虽然还是未来,却谁都可以“看”到。纵然那野望变成现实的可能性甚小,然你再多的辱骂也不能抹杀了这一点可能。

张仲熊翻了个身,耳朵里听着隔壁传来的父亲的叹息声,咬了咬嘴唇,把心中的燥热再次给按捺了下。他还不愿意把老爹气的不认他这个儿子。梁山泊现下的希望太渺小了,还没能要他想宗颖那般的坚定。

想到这儿,张仲熊刚刚冰冷下去的心又起了两分骚动。实在是宗颖现下的职位叫他过于眼红。

陆谦人没回转大寨,命令却早早的传来,宗颖这厮是一步登天,被任命为掌管机密副军师,虽然没有立刻上位做到一司之长,但显然那职位十分重要。不但有着叫人眼红的特权,还直接掌管了一支听命于他的兵马。

以至于最近时候连上一区的劝降都不经常有了,是一门心思的钻进了‘机密’中。

而那宗泽呢?显然知道自己儿子在做的是什么,却闭嘴不言。在张仲熊看来,这就是被儿子拖下了水,逼的宗泽不得不转变了态度。他老爹近来对宗泽已经变了态度了。

想到这里,张仲熊就由宗颖联想到了自己。心理面……窝屈。

张家可不是宗家那样的小门小户,自己也不是宗颖那般是个独子。若是换做自己学了那宗颖的做派,老爹更大的可能是喊大哥锤死自己这个逆子。

而自家兄长的为人,张仲熊是知道的。那可是个死心眼,事父又是极孝。可没他张老二这样灵活的心眼。

张仲熊昂头看着夜空里的星星,耳朵里听着自己大哥的呼噜声,满腹的惆肠啊!

而为张仲熊所羡慕的宗颖,这个时候却还也没入睡。只是人家不睡非是满腹惆肠的睡不着觉,而是正在加班熬夜,在抓紧每一分每一秒的完善手中的这份《施政计要》。

这就是陆谦交待于他的第一份任务——着手编写一册为官施政计要。召集故吏差役,规范总结一地县令上任之后的所要做行之事,日常牧民中的所要主意之项。

陆谦这是要学大名鼎鼎的洪武帝朱元璋,老朱当年就着人编写了一本《到任须知》。目的就是教导那些刚刚科举取官的新科老爷们,如何才能做得一个官,做得一个好官。

盖因为新科老爷从本质上言,就都是一个个书生。前日还是一书生,今朝就做上了一地父母,那如何才能胜任呢?

要知道,经过了老赵家的催熟,科举取士在明朝时候已经成为朝廷取官的主流。而且但凡科举考中的,多上手便就是一地父母官。而一县之中的政务是何等的繁杂,县衙里无数胥吏,县境中士绅大户,人心诡异,钩心斗角又是何等的云谲波诡,这些岂是一初来乍到的书生就能摆平的?

想必朱洪武也肯定不会把新科进士当做是天上下凡的星宿,而更多的是将他们看做为一群初出茅庐的菜鸟。而朱洪武也怕自己取中的进士是一个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的书蠢,那可遭殃的会是一县百姓。所以他着人编写了这么一本《到任须知》。专门发给新科之进士,为朱洪武颁布的规范性法令也。其中列举地方官应办理的事务有三十一款,号称是“为官之机要”。免得那些蟾宫折桂的天子门生到了地方上却两眼一抹黑,连怎么提领一县政务都抓不到重点上,被地方上的胥吏杂流玩弄于股掌之间。

陆谦目光长远,也知道自己即便夺取了齐鲁,也找不到足够多的‘读书种子’来当官。既然如此,那还不如自己着手培养。虽然席卷齐鲁之后,梁山泊很定要收纳些旧官,收纳些愿意投奔的人才,也不敢确定自己着手培养的‘官’儿就真的能够胜任,但有备无患,尽最大努力。

反正那当官也不是真就需要认得四书五经、之乎者也,一本《宋刑统》、一本算经,在衙门的日常事务上都比四书五经要有用的多。

他要宗颖编撰《施政计要》,那醉翁之意不在酒,明了就宗颖,实则还连着宗泽。书中就是要在陆谦已经制定了的官场框架下,系统的讲解了一个县衙衙门日常运转的方方面面的事情。还统一汇编了履新知县来到任上必须首先抓住的政务重点。

未来陆谦‘希望’看到的政府体制,首先司法、财政独立。

宋朝也有各州府、路转运使,有提刑官、提点刑狱司等,可这些多是在县以上行政级别存在,陆谦却是要他们在县一级便存在。他也是知道地方官府中的奸猾胥吏是多么可恶与难缠,这一问题已经是困扰了中国千百年的顽症。如此他成立专门的司法部门和税务部门,再用异地任职的政策,尽最大限度来解决这一难题。

同时司法与财政的独立,也是为了限制‘县官’权柄,也是叫人明白,什么是术业专攻。再有文武分职,军队中的守备军与地方官府的职权划分,等等。

宗颖随老爹在外多年,对于县衙俗物知道的甚是通透。但即便如此要编撰一本这样的书册,也是困难重重。也万幸梁山泊储存有大批地方官府的文书、文案、案卷、公文等。却是陆谦早有这方面打算,没攻下一处,便叫人着意留心库房。如此多的材料,足够宗颖编撰书册之用。

但这前提是他能从这无数案卷中寻到自己可以用到的……

宗泽半夜起身,向那儿子睡的西厢房看去。其窗前依旧亮着烛光,清晰可以看到那应在窗户上的一抹身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