闹饥荒灾民闹事抢粮食,这是常有的事情,但是是不能被原谅的,官府的一般做法都是把这些闹事的灾民抓住杀掉!
在这些人中,除了一些愣头青,除了一些为了活命不得以而为之的大胆的人们,当然,也不乏他本来就是个惹是生非的地痞流氓。
还有那些对官府不满,对世道不满,对自己生活的处境不满,对邻居不满等等的读书人,这样的人,积怨久了,就要这个怨气借助这次的灾难爆发出来!
自古官民矛盾就深,去年修建的黄河大堤,今年就倒塌了,世世代代住在黄河边的那些读书人,明白这是官员贪了修建黄河的银两所致!
今年是上面查的,往年连查都不查,把黄河决堤,归到天灾**上,老百姓不知道骂了多少回娘。
在这些闹事的一个群体中,就会出现一些所谓的英雄,这些英雄振臂一呼,反了,于是他是一去不返,他会不由自主地被推向造反的深渊里去,一般来说,他是没有回头路的!
因为在这些人的身后,还跟着一大批盲目的拥护者,拥着他往前冲。
用徐妈的话说,这些人一点都不可怕,可怕的是他们身后要是有个老谋深算的读书人出谋划策,那才可怕!
事实上,腊梅也早已了然于心,腊梅为什么不愿意出头?就是因为她搞不过那些读过不少书的老狐狸,这些老狐狸一直在官场,老谋深算,处处给他敌对方挖坑,麻烦的很。
腊梅可以一呼百应有着大将之才,但是要是跟这些老狐狸在一起过招,腊梅怕遭他们的暗算。
腊梅怕那些文臣!
腊梅也毫不隐晦地告诉徐妈,说徐妈要是个男人,那比那些文臣厉害多了。
腊梅说在她所认识的人中,数徐妈最厉害,腊梅说徐妈可以把她身边的人算计于鼓掌之中。
虽然徐妈什么都不是,以前就是谦卑的下人,但是徐妈对于某些事情的结局预估的相当准确,只是有时候徐妈的身份的低微,注定她无法改变这些结局。
现在,腊梅需要徐妈了,需要徐妈给她出谋划策了!
现在的情况是,灾区四周的州县,不时发生灾民武装暴动,与当地官兵发生冲突。
而且,更可怕的是,原来一些藏匿在民间的叛『乱』分子,趁着这个机会纷纷出来,伙同这些闹事的灾民更是兴风作浪!
腊梅所到之处,当地的灾民武装自动解散,但是腊梅一离开,这些人又聚集在一起。
然而,还让人头疼的是,还有一批人,特别厉害,这些人一般都活动在夜间。
连当地的官府都不知道这些人从哪里冒出来的。
他们都在夜间,偷袭官府,抢劫粮食,而被抢的粮食去了哪里,不知道,第二天又风平浪静,没有任何的迹象表明,哪些灾民参与了闹事!
更让人气恼的是,在粮食相当紧张的情况下,那些夜间偷袭官府的盗贼,把带不走的粮食还给焚烧了!
这个问题就大了,而且周围的一些州县,不时发生这样的情况。
有的被官兵救下,有的粮仓就毁于一旦了!
这问题复杂了,焚烧粮食的后果很严重!
在腊梅了解了一些情况,跟徐妈碰头后觉得,焚烧粮食绝不是灾民所为。
因为这些灾民都是老百姓。
老百姓对于粮食的爱惜,那不是达官显贵所能比的,老百姓连平日里孩子把饭粒掉在桌子上都要训斥,都要孩子把饭粒捡起来吃掉,并且告诉孩子粮食是有多么地来之不易,灾民又怎么会焚烧粮食?!
老百姓有老百姓规矩,糟蹋粮食,在他们的眼中,伤天害理,是要遭天打五雷轰的!
即便是叛党,他们又为什么要焚烧粮食?这回抢不到,下回再抢吗,干嘛要做这伤天害理的事情?
烧了粮食,不是银子的事情,这是要饿死老百姓的!
叛党跟官府有仇,难道跟老百姓也有仇?!
五千光棍军分散在灾区四周,根本就不够用,管理不过来,阻止不了这些来无影去无踪的人。
再来分析一下当时的情形。
首先,有利于灾区老百姓的是,各地粮食纷纷向灾区运来,押运的都是官兵,腊梅不放心,要求郭家军和徐家军联手接管运粮。
因为即使有人敢抢官粮,郭家军和徐家军的兄弟可不是好惹的,他们的名声大,一般人也不敢来抢!
在一些官道上,从外省来的运粮队,有徐家军和郭家军的弟兄们于半道上接替后运来。
也就是说,灾民们只要耐心等待个把月,粮食问题会得到缓解。
现在腊梅要解决的问题是,必须解散这些聚众抢粮的灾民。
要想阻止,别说五千光棍军,就是十万光棍军也管不过来,灾区四周,方圆几百里的州县,如何管得了?
这是个长期的事情,不是一朝一夕所能解决的!
而且上面所拨下来的第一批救灾款,早就用光,上面的钱迟迟没有下来。
现在就靠着筹集起来的这些预备粮食,来供应灾区的老百姓每天食用!
腊梅皱了眉头,开始想办法。
一方面,腊梅把自己想出来的主意扩散出去。
这个主意是腊梅因为上一次,去喜鹊的婆家那里得到启示的,她没想到自己会有那么大影响,那这次也不妨试试!
这个主意,是因为她这里相当缺人手,缺粮食,缺钱,她希望各地退役的光棍军和郭家军有钱的出钱,有人的出人,向她这里来集结!
另一方面,她带了一千人,开始寻找那些集结闹事的灾民的队伍。
腊梅找不到他们,就以分化的形式让人给他们带话,那就是凡是光棍军郭家军的亲友,立马到她这里来报道,只要他们没杀人,在接受处罚后,既往不咎,但是会送他们去修黄河堤坝。
若是有不来投诚者,一旦查出,绝不轻饶。
这话的威力有多大,不是一般人能想到的!
因为灾区光棍军郭家军都有,什么地方没有?
也就是说,到处都是腊梅的耳目,那些人怕被人揭发出来,不但自己被杀头,家人还得因为自己受牵连。
腊梅开出这样的条件,这是有多么难得呀?!
腊梅说既往不咎,就有人怕被揭发,主动来投案自首。
他们相信腊梅,腊梅是说一不二的,不会像官府一样,有时候说话不算话,来个秋后算账!
按照腊梅规定的,凡是来投案自首的闹事的灾民,登记在册,然后在大街上放个长凳子,扒掉他们的裤子,『露』出光溜溜的屁股,也不用板子打他,而是着人用柳条抽,每人五下。
腊梅记得自己小时候,被娘抽时,那是真疼啊,现在想想腊梅都不由得打个寒颤!
抽不伤,但是痛到哭爹叫娘,那么多人看着,让他们丢死个人。
这样的处罚,腊梅相信,皇上是能接受的,腊梅这样做,是变废为宝,等于用劳教的方式让他们去干事!
腊梅又把部分来投诚的人放回去游说,这回条件放宽,那就是不管他是谁,凡是来自首的,登记造册,在接受处罚后,一律送去修黄河堤坝,家人与其余灾民一样,享受官府的救济饭食。
这是连哄带吓的方法,要解散他们!
要知道,这一传十十传百,哪个敢不来?
那些杀了人的,腊梅说了,只要他来自首,他的家人不连坐。
杀人偿命只要他一人的命,但是他的家人会得到妥善解决。
杀人毕竟少数,何况那些想立功的灾民,想免受柳条之苦的灾民,他们在一起一合计,就把那些个杀人的人给绑起来了。
这杀人毕竟少数,全部加起来还不到十人!
腊梅的决策不到十天,顿时在那些闹事的灾民中炸了锅了,先是内讧,自己人跟自己人打起来,接着他们的藏身之地不断被曝光,不断有人告密,不断被光棍军给端掉!
光棍军所到之处,这些人纷纷跪地投降!
跟光棍军交手,没人敢!
甚至腊梅带了两三个人去了,他们就集体把那领头的绑了来投降!
都怕到这样的程度了!
因为谁都知道,腊梅这丫头不好惹,她不但大手大脚,力大无穷,而且跑的快,腊梅要想抓谁,谁都不要像跑!
而且在这十天之间,据说外来的人员是越来越多,他们三五成群,赶着马车,车上都是运来的粮食,上面又打着旗号,上面写什么的都有,有“光棍军旧部”,有“光棍军某年退役军人某某某”,有“郭家军旧部运粮队”等等。
在每个州县都有接待处,都有官府安排的接待处,他们所运来的粮食,拿来的银子是多少,登记造册,腊梅声明这是她腊梅向他们借的。
腊梅为什么申明自己向他们借的呢?而不说国家呢,是徐妈的主意,徐妈说这样效果更好!
不说谁都信任国家啊?
但是光棍军郭家军信任她腊梅呀!
而且因为是腊梅向昔日光棍军和郭家军借粮,他们觉得面上有光,特别是光棍军的那些兄弟,现在都混出人五人六的样子,哪个不感激腊梅?
吃水不忘挖井人啦!
腊梅给他们带来的幸福,他们是一辈子也忘不了的,他们报答不了腊梅的大恩,如今皇上要腊梅挂帅去拯救灾区,腊梅遇到困难,腊梅在全国发起要他们伸出援助之手,谁不出钱出力?!
这些人过来,打出的旗号本来是想给他们自己挣名声的,他们并没有想到,他们的举动吓死了那些闹事的灾民。
他们看出腊梅的意图了,他们在重重压力下土崩瓦解。
因为来的这些人不光带来了钱粮,他们一转身就是很好的战士啊,只要腊梅振臂一呼,他们原地就成了战士,谁敢惹这些不要命的人?!
投降吧!
投降才是最好的出路!
投降后他们也就是丢丢人,被柳条抽五下,然后去修河堤。
但是丢人归丢人,能活命啊!
特别是这后面太有诱『惑』力了,那就是凡是投降的,他们的家人得到安置,一天有官府供应的两顿稀粥吃,这就饿不死人了,不用逃荒要饭啦!
要知道,抢得了一时,能抢得了一世么?难道以后吃的粮食都要靠抢么?他们又不是强盗。
何况强盗现在哪里还有啊?光棍军还没到他们就逃得无影无踪了!
老百姓都把光棍军传的一个个武功盖世,以一敌十,都说光棍军打起仗来,一个个都不要命!
他们怕呀,谁敢跟这些亡命徒拼啊!
腊梅在审讯这些闹事的灾民的时候,发现了问题,那就是他们从来就没有纵火!
快马来报,灾区附近的州县,几乎所有闹事的灾民都交代,他们就没有烧过粮食。
这应了腊梅和徐妈的猜想,而且,他们在哪里抢过粮食,那都是一一记录下来的。
那些烧了的粮食没人认,这可就问题了!
但是在深入调查下去后,腊梅发现,一股来历不明的陌生人浮出水面。
有人举报,说这些人『操』着外地口音,一个个身手不凡??????
腊梅警觉了。
腊梅带着徐妈与二老爷碰头,二老爷的脸上是忧心忡忡。
二老爷说,这京城很可能有人在对他们背后做手脚,光光烧粮食,在二老爷看来还是个小事。
腊梅不懂朝堂上的那一套勾心斗角,徐妈对腊梅和二老爷提出了自己的意见。
在徐妈看来,也许,有人不想腊梅把这边的事情处理的那么好,不想腊梅以及二老爷他们过早地回去,不想让他们把这事处理的妥妥帖帖!
徐妈从而又深入地分析到,说腊梅在这里,将牵动很多军队,那就是是郭家军光棍军,还有徐家军。
徐妈深深地看了二老爷一眼,二老爷从徐妈的目光中似乎读懂了什么,二老爷倒抽口凉气。
二老爷为什么听了徐妈的话,倒抽口凉气?
腊梅不知道,但是二老爷想到了。
如今京城所留守的军队,都握在胡大人手里啊!
虽然二老爷经过左思右想,都觉得不大可能,但是要是万一呢?
历史上不是没有这样的变故!
二老爷只觉后背直冒冷汗。
二老爷把自己的想法跟腊梅说了,腊梅大为惊讶!
然后徐妈给腊梅分析有可能要发生的事情,徐妈的建议是,腊梅不要冲动回去,静观其变,目前最要紧的是,找出这些人的藏身之处,看看他们究竟是一帮什么人。
于是,腊梅开始动用一个人,这个人,就是跟马飞龙一起来的明月!
腊梅要明月出马,都说蛇有蛇道,明月曾是个偷,也许她知道怎么才能找出这些人!想和更多志同道合的人一起聊《御赐丫头》,微信关注“优读文学 ”看小说,聊人生,寻知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