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历史军事 > 南明日不落 > 第83章 读书人治国论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白明修在海口的日子过得不错,原本他还准备了清军跨海来袭,自己用大明复国军的飞剪舰队直接将他们全部击沉在海上,但实际上虽然琼州府陷落于大明之手一事,已经传到了大陆上,但是清廷并没有很快做出反应。

据白明修占领琼州府已经有数周的时间,南明已经彻底控制了整个海南岛,岛上的清军也基本上被清肃了,白明修在执行了复土三策之后,海南地面逐渐平静,而且又开始繁荣起来。

收纳南明反抗人士、投诚清军以及海南本地丁口,白明修在海口又开设了一处大明复国军的训练中心,总数有一千余人在此接受复国军的武装训练以及思想改造。同时,白明修还张榜招揽贤士,不问出身纳人才,经过选拔的人才也被他送进新开的琼州府干部学校进行深造。

包括之前在南沙群岛投靠白明修的周慎思也正在这处干部学校学习,干部学校的老师基本上都是澳洲的官员,白明修此次是整体将他的南明理政院也带到了海南,因为接下来他会占据更多的省份,需要有更具体细致的施政问题。

海口干部学校中甚至是有现任内阁官员授课的,不过这也就是当前才有这个可能了。毕竟现在琼州府人口不过四十万,大部分都是农民,没有太多的事情需要处理。所以内阁成员们也能抽出一点点时间来,身体力行地教导一下未来大明的新官员干部们。

周慎思穿着一件书生长衫,有点辛苦地擦了擦脑袋上的汗珠。他们所在的书塾是以前琼州府的府学,现在用作了干部学校。周慎思以为自己投靠太子殿下,当即就能获得任用,却没想到他居然被扔进了现在这个所谓的干部学校。在进入干部学校的第一天,周慎思就领了一厚摞的教材,还被学校的教员告知在一段时期学习之后,他们还要进行分科。

周慎思手中拿着一只铅笔,有些绞尽脑汁地在计算着面前的题目,嘴里念念叨叨地道:“这到底是什么劳什子的学校,不教圣人之学,不给学生解经讲义,却要让学生搞这些术数,题目还都这样难。”

他虽然这样说,但实际上他性子是不甘于落后的,此时并不是上课的时间,周慎思自己在学校的自习室在额外加练题目。

只是他刚才的牢骚却被一个人听见了,这人走进了自习室,表情如常。

周慎思看清了来人,大惊不已,连忙起身想要作揖,但是想起了学校里教导的新礼仪,连忙向来人鞠躬:“阁揆大人。”

来人正是现任理政院总理大臣唐北庐,他随白明修北归,也顺便在海口的干部学校当一下老师。

唐北庐摆摆手,说道:“无需多礼,在学校里称呼我做校长便可。”

在周慎思的眼中,大明朝廷让太子殿下给改的已经有些奇奇怪怪了,比如很多东西都需要一个非常长的名词,而以前的一些称呼也都给改掉了。这海口干部学校,在他眼中其实就是国子监了,是专门为圣朝培养官员的。可是他进了学校之后第一堂课,总理大臣唐北庐就告诉所有人,这里培养的是干部而不是官员,大明朝廷需要的是为民请命的干吏能臣,是有操守和气节的干部。所以,他们所有人第一要务就是要会搞好干群关系,能够听到民声民怨,更能苦民所苦、忧民所忧。

于是这位周慎思眼中的当朝宰相和国子监祭酒,当天要求所有的干部学员,走到琼州城的大街上,走到乡村田野,去用良好地态度问老百姓,他们有什么烦心的事情,忧心什么。

那一天有人自持身份,认为读书人不该与贱民为伍,唐北庐当即请这位学员离开了。

当时唐北庐说了一句话,让周慎思之后每每都会想起:“认为自己人高一等的,在大明做不了干部,因为太子殿下有言,入我国者,无论出身,人人平等,皆是同胞兄弟姐妹。你要是想做那样的官,不如去北面鞑子清廷,那里你可以让小民做你的奴才,同时你也是那些鞑子的奴才。”

周慎思总是沉思唐北庐的话,他认同尊卑有序、君君臣臣的社会关系已久,但是从某种角度看,下级也确实是上级的奴才。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如果你不想做其他人的奴才,那也不应该让其他人做你的奴才。

周慎思认为唐北庐是一个很有德行的官员,从唐北庐治校之上,他能想象唐北庐治国是什么样的。

唐北庐总是不苟言笑的模样,但是不会让人觉得太过严肃,他对周慎思道:“怎么,周学员,你对学校的课程有不满吗?”

周慎思连忙低首道:“学生不敢。”

唐北庐摇头道:“无妨,在我们的学校里,你首先要懂得如何表达自己,如果有什么想法你都不能诚恳地向殿下或者你的上官指出,那如何让殿下去信任你呢?”

周慎思咬了咬牙,说道:“学生愚钝,只是干部学校所教授一切,与平生所学大异,重实务,但又似是而非。古有圣贤治世,靠得是德行教化,现在我们在穷究细枝末节,做蝇头小利的计算,总觉得落了下乘。”

“嗯,你的想法其实在很多学员心中都存在。你们中很多人都是满肚子的学问,写了一手好文章,可是你们这样的读书人,难道真的懂治国理政了吗?如果按照你这么说,东林复社的君子们,应当都是一等一的治国人才。可是事实真的如此吗?”

周慎思也是知道东林党那些人究竟搞了多少幺蛾子,他摇了摇头叹道:“那些恐怕不过是伪君子罢了,太子殿下檄文中说今人仅重私利而无大义,这才是要节。”

“错啦。”唐北庐突然打断了周慎思。

“天下人亿万,上数数千年,追忆先贤,又有几人是完全不自私的呢?大明某种程度上是亡在重私利无大义的伪君子身上,可是如果大明人人富裕,钱货流通,人又所居而温饱小康,幼子有人教化,兵革精锐,即便是人人自私,那又怎么会有李闯作乱,大明又怎么会被清狗打进关来?”

最终唐北庐下了一个结论:“归根结底,决定一国能昌盛兴旺的,不是有一群懂得四书五经的君子们用仁德教化子民,而是国家殷富、百姓安居乐业,且这个国家仍有进一步发展的前景——而这也是我们太子殿下希望大明能够实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