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晓凡出来的时候,外面已经有几个人了。除了有包子承和双胞少女,还有几个外国人,没错就是欧美那种外国人。杜晓凡把耳朵上的翻译器打开,以后看来要一天二十小时都要开着了。包子承看了杜晓凡一眼,这才过来打招呼,反正都挨着很近,走都不用走了。
包子承:“早。”
杜晓凡:“早安。”旁边两个有点害羞的双胞少女也过来,对着杜晓凡打招呼。
双胞胎少女:“您早。”说着还鞠了一躬,杜晓凡实在有点不适应。
杜晓凡:“你们早。”杜晓凡也弯了弯腰,心想,完了,被带着走了。
双胞少女姐姐:“我叫奈奈子,这是我的妹妹雅美。今后,请您多多关照。”
雅美:“姐姐和这位小哥哥都是中国人吧,我们是日本人。”
杜晓凡:“对。我叫杜晓凡,他叫……”杜晓凡看了包子承一眼,不知道要不要替他介绍。
包子承:“包子承,21岁,中国人。”
奈奈子:“哥哥,今后请您多多关照。”对于外人可能很难分辨双胞胎,但是这里的几个人很快就分出来了,那个是姐姐,那个是妹妹。其实她俩是同卵双生,不论从外形还是表情相似度都很高,真的只有性格不一样,连喜好什么都差不多。
雅美:“姐姐,我饿了。”就这么一句,杜晓凡也不知道她在叫自己还是她亲姐。
奈奈子:“好了,等一下,大家都没齐,等一下,不知道是多伦还是菱来接我们。”
雅美:“知道了。”雅美准头向着杜晓凡的方向说,“我叫你晓凡姐姐吧,不然会跟我姐姐混淆的。”
杜晓凡:“好的,雅美。”
雅美:“你能分出来?”
杜晓凡:“啊,是啊。”
奈奈子:“晓凡姐姐很厉害,第一次见面的人很难分出来。”
杜晓凡:“是嘛,这样啊。”
包子承:“很容易,我昨天就分出来了,就是不知道你们谁是姐姐,谁是妹妹。”
雅美:“咦,子承哥哥都分出来了,那些人呢?”她看向身后虽然在聊天,但是也一直在偷听的人。
这是很奇妙的事,欧美人一圈,不管大家怎么不熟,也别亚洲人种熟悉。而这四个亚洲人再不熟,也不去跟欧美人聊天。所以就导致了,我虽然不跟你聊天,但是并不妨碍我偷听的事情。毕竟对于自己,其他人都是陌生的。他们最多就是第二次见面,有一些昨晚没碰上的,还都是第一次见面呢。
菱和另一位男士是8点40分到达的,没想到这次在楼道里遇到了12个人。稍微打过招呼,就带着这些‘小朋友’去吃早饭了。担心这些人不适应营养液,今天早饭准备了地球上的食物。有包子、粥、馄饨、煮鸡蛋,当然也有三明治、汉堡、咖啡、和炒蛋。
菱在前面走,带着一群小朋友去吃早点,还真有点幼儿园阿姨的感觉,反正她是这么认为的。这边用餐区分成两层,一层是给直接食用营养液的人准备的,另一层就是给偶尔想去吃食物的人准备的。在这里还好食物比较普遍,开着飞行器去买一个小时就能搞定,但是也需要提前预定。
不过因为昨晚大家到海螺大楼的时间太晚了,今天的食物是提前准备好的,从今天开始每餐都需要预定食物。菱带他们来到用餐区后,就把这事提前向他们说明了,他们只需要告诉自己的房间服务就可以。当然并不是你想吃什么就有什么,而是给你们几个选项,可以从中间挑选几种和数量。
不过今天三餐都只好身体力行的去挑选。杜晓凡觉得这有点像是去吃自助,等菱说完了,一群人就各自去选了。杜晓凡不知道其他人吃的多少,她自己就选了包子、汉堡、馄饨和炒蛋,并且量很多,一趟不够,又来了一趟。杜晓凡选了一张单人餐桌,因为一张桌子才能放下。其他人就是想跟他同桌也真是没有地方了。
包子承看了一眼,选了她旁边的另一个单人餐桌。双胞少女选了双人餐桌也是尽量紧挨着他们俩。剩下的8个人就选了长桌,可以坐十几人那种的。不过所有人都看出来,杜晓凡是他们这些人里吃的最多的。杜晓凡当然也察觉到了,可是没办法现在自己在长身体,要是不多吃,会骨头疼。这是小白说的,因为生长过快会导致营养跟不上。
杜晓凡吃得多,但是吃饭速度并不快,其他人全都吃完,但是因为有一个人没吃完,只能在原地等着。杜晓凡十分不好意思,想着以后早饭就少吃一些,不行可以跑到卫浴组合里在接续吃。反正这边的卫浴组合卫生程度堪比无菌室,她自己并不由什么心理障碍。
9点30分前,杜晓凡终于吃完了,其他人也终于松了一口气。包子承已经放弃劝说了,双胞少女紧握双手虔诚的膜拜杜晓凡,大胃王姐姐,有没有。那群欧美圈的人中唯一的女性,走路的时候偷偷跟杜晓凡说话。
欧美女性:“你可真厉害,我叫玛丽。”
杜晓凡:“……还行。”
玛丽:“上帝啊,你还没吃饱吗?”
杜晓凡:“吃,饱了。”
玛丽:“我好羡慕你啊,吃那么多也不胖。我要是不运动,肯定要胖死了。”
杜晓凡:“可是我看你身材很好。”
玛丽:“我每天都不间断的运动。对了,你叫什么?”
杜晓凡:“杜晓凡。”
玛丽:“你好,杜。这么叫你可以吗?”
杜晓凡:“可以。”肚,还不如叫晓凡呢。
玛丽:“下次可以跟你同桌吃饭吗?我虽然不能吃,但是我看你吃就够了。”
杜晓凡:“……可以。”那我算不算现场吃播。
因为大家都是带着翻译器的,所以对话完全没有问题。不过现在他们很快就要开始学习心得语言了,当然植入发声器需要等到星际再说。还有公民的芯片也是要等到星际了才可以植入,这些都是为了安全和一些其他因素考虑。以前可以在各个办事处做植入的手术,但是后果是新移民后悔了。不得不在做一个手术取出,另一个方面就增加了成本。
当然也有到了星际生活了一段时间,还是觉得自己原来的星球好,也需要做手术取出。但是一般到了星际再反悔的人数毕竟很少,倒是在来之前反悔的人更多一些。比如这次,本来有25个候选人,通过面试、体检就刷下去7个,最后一封确认邮件又有6个后悔的。最终来到海螺大楼的只有12人,是候选人的一半还少。其中女性只有可怜的4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