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科幻小说 > 魔临 > 第七百零九章 封禅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入冬了。

一般而言,冬季的节日最多,形式也最为丰富;

因为在冬天,忙碌了一年,终因老天爷的赏脸,大部分老百姓可以停下田地里的活计,开始心安理得的休息了,既然是休息,自然也就需要更多的娱乐以丰富此时的生活。

在奉新城这里有一些特殊;

一是因为奉新城外的作坊群,在冬日也是会继续运作的,这个时代,暂时还没有“血汗工厂”的概念,普通百姓,哪怕是标户家庭,对于能有劳力进作坊做工也是极为热衷的一件事;

因为在晋东虽然没有诞生什么所谓的“资本主义萌芽”,毕竟一切都是以王府所有制为主体,但这也意味着,不会发生拖欠俸禄的事……

至少目前为止,看看哪怕是入冬后依旧是络绎不绝的商队以及等着出货的车马帮,就没人会认为这些作坊会发不出银钱来。

另外,入冬后,王府组织了好些个建设项目,吸纳了很多的劳动力进入,不是征发徭役,而是雇佣。

王府有银子,是真的有银子。

长年累月对外战争的胜利,几处宝库的收入,还曾让王府一度发愁府库里的财货要是过快地“花”出去会不会导致晋东市面上的物价失衡;

现如今随着天断山脉银矿的开挖,铸币的实现,债券的收入和扩容,在财政方面,王府可谓很是富余。

这也在入冬后,掀起了一场“赶工潮”;

无论是雪原的野人还是楚地的流民,乃至是望江以西,都出现了规模比较大的人口流入;

毕竟,在时下以“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的思想概念里,奴役驱使黔首,对绝大部分上位者而言那是天经地义的事情,是黔首需要为国家承担的责任,甚至有些……不用白不用的意思。

瞎子曾开过玩笑说,后世历史书上第一次“民工潮”,怕就是今年了。

吸纳外来人口,这是既定方针,在冬天过来的,基本都是青壮劳力,这些人必然会被安置下来,哪怕他们来时可能就只是想打短工家小并未带来,但王府下面是有办法让其留在晋东不走的,等开春后,再想办法让其家小也跟着迁移过来。

而在大层面上,王府也在刻意收敛着“撒币”的冲动;

一是因为冬天冻土,不适合大项目的开工;

二则是很现实的一个问题……搞作坊搞商贸搞那种穿越者都喜欢走的路线,确实很爽,但现实的问题是,晋东人口虽然靠着不断吸纳流民正在增长着,但大方向上,人口依旧是一个增长中的“定值”。

一段时期内,太多的人口跑去其他产业,你的地怎么办?

更血淋淋的一个问题是,大家都见到了这种利好,来年没多少人愿意种地了怎么办?

晋东需要粮食,不仅仅是满足晋东自己的需求,还得为日后的大战做存储;

上一次出南门关的大战,燕军确实是取得了惊人的战果,但也正因为后勤艰难,补给不足,使得燕军仅仅是取得了战果,却并未将战果化为实质性的开疆拓土,打完了还是只能回来,根本原因,还是粮食不足。

且对于晋东而言,人口吸纳得越多,所需要消耗的粮食也就越多,同理,需要在第二年投入到田地里的劳动力也就必须越多,但这里面,是矛盾的。

如果说晋东只是大燕内地的一个地区,没有外敌威胁,也没有军事战争的需要,安心地发展自己的工商业也就罢了,实在不行就纯粹当个大奶牛给朝廷输血也不是不可以,可偏偏皇帝与平西王之间早就有了默契;

给予晋东最高规格的自治权力,几乎就是国中之国的待遇,但与此同时,为了休养生息,朝廷也停止了对晋东的粮饷军械的支持。

除非战时,其余时候,朝廷的输送是不会有了。

……

“呵,以前上历史课,总觉得‘重农抑商’好脑残,结果发现脑残的竟然是我自己。”

郑凡看着面前的一封封来年规划的折子感慨着。

“粮食,是根本呐。”瞎子感慨道。

“是。”郑凡点了点头,“这些年,唯一一场富裕仗,还是那一年南下攻乾同时开晋的时候,也是因为先帝马踏门阀掠夺来的富裕,自那之后,燕国每次大战,都是勒着裤腰带在打。”

郑凡喝了口茶,继续道:

“镇南关以南,南门关以南,南望城以南,这些年战事打了不少,这些地方成了前线,也就是双方势力交错的区域后,想要再就粮于敌,也不可能了。

以后真打起灭国大战,估摸着就是比拼国力,拼后勤拼粮食了。”

“是。”瞎子附和。

“行了,反正这些统筹和安排有你和四娘在弄,我也安心。”

瞎子微微一笑,

一个习惯了当甩手掌柜,一个习惯了被甩手,都习惯了。

这时,肖一波走了过来,禀报道:“王爷,家里都安排好了。”

“好,出发吧。”

“属下就不去了。”瞎子起身,“来年的规划必须在这阵子给详细赶出来。”

第一个正式的五年计划,为了一统大战做准备,任务重目标高,故而容不得丝毫马虎。

“行,你辛苦了。”

“主上言重了。”

瞎子告退。

而郑凡则回到自己的正院,在四娘的服侍下,换了一身紫色的蟒袍。

平西王爷的蟒袍,朝廷是有定制的,也就是朝廷发放的正规官服和平日里穿的各好几套,但郑凡基本都只穿四娘亲自为自己绣的。

逾矩是肯定逾矩的,毕竟四娘绣出来的衣服带有一些独特的审美,但平西王爷嚣张跋扈不是一天两天了,也没人会拿这种事儿来说道。

其实,四娘也很忙,但明日就是抓吉的日子,今儿个,得为孩子们祈福。

四娘作为母亲,是必然得参与的。

很快,

一切就绪,

锦衣亲卫开路;

一辆专属于王府的大马车,驶出了平西王府。

马车很大,是行辕改造而来的,前面可以办公,后面可以休息,所以可以容纳很多人在里面。

王爷的貔貅,带着十来个马老弟在前头拉着车,极为神气。

而且,这帮马老弟清一色的全是白马,没一头黑艳贱货。

王府的一大家子也都在里头。

郑凡坐首座,其右侧,坐着四娘,怀里抱着的自家儿子,魔王们商讨出了大名,叫“郑霖”。

作为亲爹,郑凡对这个名字挺满意,一个单字,也不花里胡哨。

至于小名,就叫“霖儿”,亦作“麟儿”。

薛三想建议叫“狗蛋”,被魔丸又是一顿暴击。

别的地方怎么样无所谓,平西王府里,还真不时兴贱名好养活的说法;

毕竟,能在王府这种环境下长大的孩子,命格基本都得过硬。

左侧,熊丽箐抱着大妞坐着,其下面坐着的是柳如卿。

四娘下面坐着的,是剑圣媳妇儿,剑圣的儿子已经可以自己踉踉跄跄走路了,但还是被其母亲抱在怀中,不敢让他乱跑惊扰了大家。

马车最外围两侧,

天天和姬传业,一个世子殿下一个太子殿下,像是两尊小门神。

也就只有在平西王府,才有这种规格了。

甚至太子都不觉得自己被这般排座位失了身份,他已经习惯了平西王府的这种氛围。

马车外头,陈仙霸、郑蛮和刘大虎,外加剑圣和徐闯。

外围,则是锦衣亲卫严密保护,等出了城后,则会有护军加持保护。

王府一家出门,奉新城官道两侧的百姓全都叩首膜拜。

原本很多人家是想摆香案的,但郑凡担心烟熏到孩子,就让人提前净了街,这是真净街却不净人。

百姓们很热情,王爷也时不时地得出来挥挥手。

四娘和熊丽箐也得时不时地抱着自己的孩子出来露个面;

祈福仪式,

看似是做给老天爷看的,

实则还是演给活人看的。

老天爷太远,而百姓们,就在你的脚下。

等出了城很远后,随行的百姓才逐渐稀落下去。

作秀作的,还真有点累。

很快,茶点被送进了马车,大家开始进一些食物。

大妞已经可以吃一些点心了,熊丽箐特意用小块的喂她。

四娘也拿点心喂郑霖,

虽然郑霖比大妞小,

但喂养方面,不用担心,生而九品的崽,不至于消化不良。

只是,

郑霖显然被阿铭用酒水喂过的,喜欢有滋味的食物;

而王府后宅的点心,比较清淡,不似外头的点心糖霜加了满满,所以郑霖有些抗拒吃这个。

往他嘴里放,他还故意吐出来。

再看看大妞那里,喂一口吃一口,还时不时地中途给你个灿烂的笑容;

闺女真懂事,

这儿子,真……嗯。

四娘也是有点恼了;

这世上,没谁是全能的存在,四娘在经营方面是一把好手,但对于做母亲,她只局限于将孩子生下来。

母爱、关怀和亲子关系什么的,

她懂;

但她的懂,其实和郑凡说大道理容易让剑圣频频顿悟一样;

真的只是个懂。

那边的那么乖,

这边的这么皮,

落了娘的面子,还把娘给惹烦了;

四娘左手夹起一根银针,

在郑霖面前晃了晃。

“………”郑霖。

坐在那里的郑凡也看到这一幕,眼皮也是随之抽了抽。

很快,

郑霖开始极为乖巧地进食,

吃点心就吃点心,喝茶就喝茶,无比乖巧。

队伍行进的目的地,其实并不远,也就半日的行程,目的地就到了。

这里有一座山,

和连绵不绝的天断山脉比起来,这座被称之为飞鸢山的山,实则更像是一座土丘。

但好歹,是有个山的样子。

一支钦差队伍,已经在这里等着了。

带头的是老熟人黄公公,黄公公队伍里,还有福王府一家人。

大战结束,大军回归南门关后,郑凡是直接回晋东去陪公主生产,随后再去雪海关镇南关收缴了兵权,再回来陪四娘生产,兜兜转转的,也是好一会儿了。

年王府一行人,则是在南门关滞留了许久。

因为按照内附的礼数,赵元年先得在南门关上表以乾国藩王的姿态,请求大燕国准许他内附;

然后再由皇帝和礼部共同发文回复,请其三思;

赵元年再上表,坚决表示要内附,皇帝和礼部无奈,只能同意;

然后赵元年一家子启程去燕京,在燕京接受封赏。

其实,福王府已经没了封地,真的只是一家子人来归附,但反正战事打完了,大家时间有的是,就按照流程走呗。

大燕需要这个仪式,证明大燕天命所归,诸夏之运在我;

姬老六也需要这个仪式,

自他继位以来,先是吃了先皇留下的福利,蛮族王庭被灭了,现在再接纳一个乾国藩王内附,史书上,已经足够吹一笔了;

而赵元年没其他选择,只能老老实实地陪着走完这个仪式。

不过,最后姬老六应该是知道福王太妃和郑凡的关系,所以在保留了赵元年大燕福郡王的封爵基础上,在奉新城附近,划了一个小县城,作为福王府的封地。

皇帝用的地图,应该还是老的。

事实上,晋东之地因为那些年战事不断,十室九空,绝大多数原本的县城和聚集地早就荒漠了,现如今平西王府是直接重新进行了规划;

可能福王府的封地上,早就是作坊林立或者早就成了分田;

皇帝其实也清楚这个,但他无所谓。

封地就是个意思,主要还是方便把大燕福郡王赵元年……他娘,

给名正言顺地送到姓郑的嘴边。

姬老六中途还亲自给郑凡写了一封信,或者叫密旨,着重要求了平西王亲启。

因为皇帝清楚,有些时候这些信,压根就不是姓郑的本人在看和在回!

瞎子将这封要求“亲启”的信呈交给了主上,

信中的姬老六可谓极其猥琐,

是的,

平西王爷甚至都没能想到,已经当上皇帝的姬老六,他骚起来,还真得没人能比得上。

皇帝竟然在信里问自己,晋王也可能思念家乡,要不要将晋王也分封到晋东一个地盘上去。

这当然不可能是埋钉子了,两个无权无势的藩王,丢晋东去,在郑凡眼底下,怎么可能翻出浪花?

就连还有权势留下的成亲王府,他郑凡还不是王爷时,也是想抽巴掌就抽巴掌的。

无非就是想,既然福王太妃你要了,晋王太妃,要不一起收了吧?

朕,做一个顺水人情。

好在郑凡也没那么荒唐,直接在回信讥讽了一顿皇帝。

福王太妃是他答应过人家的,人赵元年也算是鞍前马后过了,福王妃也伺候过他,该留下是得留下的,晋王太妃就罢了,虽然晋王虞慈铭应该很期盼这件事能成的,但平西王爷是这样子的人么?

而眼下,

当平西王府的车队到飞鸢山山脚下时;

先来问安的,不是带着圣旨来的黄公公,而是福王赵元年。

且赵元年在马车前就停下了,福王妃先行上车。

上车后,

面对这一大家子人,

福王妃很是紧张;

她主动跪伏下来,

没丝毫拿捏架子,

直接道:

“给诸位姐姐们请安。”

柳如卿先行站起身,避开了行礼。

熊丽箐抱着孩子,不说话。

王爷坐在那里,说心里没丁点尴尬那也是假的,毕竟当着妻儿们的面,自己从外面拐回来的俏寡妇来了,总是有点发讪。

最高兴的,就是四娘了。

王府的后宅,与其说是王爷的,不如说是四娘的。

四娘对于收集这些有着各种封号的姊妹,有着很高的兴致。

只见四娘抱着郑霖站起身,

笑道;

“哎哟,妹妹总算是来了。”

“路上,耽搁了,请姐姐恕罪。”

“既然进了这家门,那以后就是一家人,咱王府后宅,没什么规矩,勾心斗角随意,争宠争权也随意,自在得很。”

“呵呵,姐姐说的是。”熊丽箐笑着附和道。

“妹妹起来。”

“多谢姐姐。”福王妃起身。

随后,

四娘就将郑霖递到了福王妃怀中。

“就等着你来带孩子呢。”

“……”福王妃。

郑凡这时也干咳一声,

道;

“好了,以后就是一家人了。”

也没说什么你去福王府里住,本王有空去找你。

而是直接把人家定在了家里。

朝中御史大人们也不会对此有什么意见,他们巴不得平西王爷天天如此禽兽行径,失去民心士心。

“祈福吧。”

……

王爷走出了马车。

天天拉着姬传业的手跟在旁边,看着这座山,姬传业有些疑惑道:

“这山也不高啊,很普通啊。”

他不知道为什么自家干爹祈福要选这座没什么名号的山。

天天则背起了瞎子以前教自己的话:

“弟弟,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后半句,天天没背出来。

“哥哥说得好有道理,本是一座普通的山,但在干爹今日于此地祈福之后,日后自然就成名胜了。”

随即,

黄公公陪同,

平西王爷领着一众家小登飞鸢山,于山顶布置祭坛举行祈福仪式。

仪式很肃穆,却不铺张。

王爷持酒樽,

三敬酒;

“一敬大夏立基,三侯开边,塑诸夏之盛大版图。”

“二敬先帝、靖南王、镇北王,创大燕壮阔之势。”

“三敬自虎头城起兵以来,追随本王前后,为本王赴死的各族忠勇之士,英魂安息!”

祈福结束。

在众人即将下山时,黄公公主动凑趣建议,说自今日起,这座山将因王爷而得名,为何王爷不顺势为其重新赐名?

一般而言,山河之地,唯有天子能为其更名,因为这意味着重新造册这一带山河湖神之意。

但黄公公并不觉得眼前这位王爷没这个资格,也并不会觉得陛下得知这件事后会生气。

平西王听到这个建议后,

盯着黄公公看了良久,

直把黄公公心里都看得发毛了,近乎怀疑自己是否哪里说错话了。

随后,

王爷发出大笑,

命人备上笔墨纸砚,留下墨宝,再命人雕石尊于此山巅,行更名之举。

自今日起,

飞鸢山改名……

泰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