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坐稳了,刘备就开始现了。
嗯…他给那神秘礼物给祭出来了,崔博都未能得见其真容。
只见那物用厚帛裹着,瞅着挺方的…
刘备起身,当场见厚帛解开,对着蔡邕道——
“先前征蔡大家银印四枚,恰巧备得良材,乃使匠人赶工,制得印数枚,现献与蔡大家。”
嗬!好家伙,刘备倒也是有心人,还想着送印来。
不知其是归还耶?抑或者说是投其所好耶?要知道蔡邕兴趣广泛,刻印也是他的广大兴趣中的其中之一~
刘备指着那几方华彩四溢的印介绍道:“此蓝田之玉、此岫岩之玉、此独山之玉…”
他介绍了三块之后顿了顿,又指了最后一方银印道:“蔡大家宽宥,备未能寻得和田之玉,此银自中藏出,为天子赠…”
啧啧…这你瞧瞧…
送个金银玉石,俗!俗不可耐!
但要是做成印章来送,雅!那可太风雅了!
不说别的,就看着蔡邕那放光的眼神,明显就是心动了!
就属普通银制印,就很稀得了,本就是贵金属,蔡邕这几十年,才偶得数方,即便在其落魄时,也没有将那银印变卖。
现在,四大名玉出其三…
“使(快)不(给)得(我)使(快)不(给)得(我)!”
蔡邕连忙摆手,表示这东西太过贵重他十分想要,刘备也知趣的双手呈了上去。
“这太贵重了…”蔡邕嘴上说着,手却很诚实地不断摩挲着那几方印,感受其质,似是在抚摸情人…
啧啧…你看看,效果拔群嘛这是!
刘备对着崔博狡黠一笑,似是在称赞崔博~
“小子崔博无所赠…”刘备献毕,崔博紧接着站起身来,说出了这么一句话。
“无妨无妨…”蔡邕头也没抬摆了摆手,今日他得四方印,已经算是很好了。
“然有书一卷,博不得其出处,敢情蔡大家鉴上一二。”说着崔博掏出了那卷书,走两步呈到了蔡邕面前。
蔡邕于文学方面很全面,他就当崔博这个后学末进有不明出处的典籍想请教,这他是乐得的。他展开书卷一看…
震惊!
震惊!
震惊…
“高峰阻日,孤松一枝,鹤立群峰…妙啊!妙啊!妙啊!”
且不说那内容如何,光说这字…就非寻常人能写出来!
光蔡邕认识的几个书法家,邯郸淳是绝对写不出来的,那厮擅篆书,尤擅长虫篆…哦,张芝或能写得出,而这笔迹里也有张芝书法的影子,但蔡邕晓得张芝的风格,这个不是。
再看其内容…
辞藻不甚华美,可以说是精短至极…
善写这玩意儿的还有这么一手漂亮的书法,天下不超过一手之数!
“得无卫伯儒所书?”蔡邕先是试探地问了问崔博。
善书法的很多,写得好的能到这个层次的不多,书法家圈子就那么大,他们几个在世也都认识。
卫伯儒,本名卫觊,这人年岁虽小蔡邕一轮多,但其人天赋好,书法写得确实不赖,十几年未见,说不定…
若是旁人这个年岁蔡邕可能不知道,但是这卫觊可是得到过他的指导的,他蔡家多与河东卫氏有过交往,互相走动得多~
“不对!伯儒写不出…”蔡邕开始仔细一览文中内容,“此移社文也!我得之矣…我得之矣!”
刘备不懂其中的道道,只见蔡邕时而自语,时而沉吟,时而狂喜,时而揣摩…
自古艺术家皆好行为艺术耶…
崔博就知道,蔡邕这厮保准儿知道这文章是谁写的!
“得无崔子玉后人?”蔡邕反复拜读了好一会儿,终于想起了干站着崔博了,他幽幽的问道。
崔子玉,就是崔博的太爷爷崔瑗。
崔博点了点头,道“然也”。
紧接着他又云什么“小子无学,借与君子鉴赏”云云,蔡邕当然是“不肯要”的,但是“架不住”崔博的好意呀~
此物珍贵,十分珍贵,换言之,没有崔博给这玩意儿拿出来,江湖上根本就没有流传的,是名家孤本,是在失佚边缘徘徊的孤本…
哪怕只是借,也能让蔡邕高兴地不得了,光说书法价值,就值得他学习的。
崔博算是号准了蔡邕的命脉了,有此物在前,蔡邕对他的印象…自然是好得不得了!
于是乎崔博趁热打铁,先是硬着头皮的请教了学问,这刘备不感兴趣,就没插嘴。
紧接着崔博隐隐透露出一个消息——他家还藏有《草书势》。
这可算是历朝历代专论书法艺术的文章,属于专业性论文,知道这文章存在的寥寥,恰好蔡邕就是其中不多的人之一。
蔡邕听着…就差口水掉出来了!这玩意儿不传于世,蔡邕也只是听过,一直未能得见,本应是遗憾事,但是崔博的到来,这个遗憾能给它圆喽~
……
“尝闻蔡大家早年为河平长?”聊着聊着,崔博突然变了一个话题。
蔡邕就说是啊,他是在河平当过县长,但没当太久,就被调走了。
崔博接着问道:“河平县风物如何?”
这就是崔博旁敲侧击想问的,公氏母女正是此地人,若按彼等所说,当年蔡邕就是在此地欠下了情债,而后一走了之…
崔博问这个问题之后,蔡邕的脸色明显变得不好起来,不是说不怿,而是显得有点儿愧悔,他好半晌才回答道:“河平县啊…是个好地方,民风淳朴,惜乎…”
崔博装作疑惑的样子:“惜乎什么?”
刘备在旁边也是疑惑,只不过他疑惑的是崔博的异常行为…这事儿跟他们来此处的目的搭嘎吗?
若是说前面是为了拉近关系,但是这话题,可就扯得太远了…
蔡邕用手揉了揉眉心,随后摆了摆手道:“罢了罢了,往事而已…”
崔博心中了然,这事儿他已经确定下了,确实是有这么一回事。
说到这,崔博的目的也差不多完成了,最后还要帮助刘备,话说…这会面的前期,崔博可是对不起刘备啊。
风头算是全被崔博出尽,好感亦是崔博占了大头,交流学术什么的,刘备更是搭不上腔…
“博少时来过雒阳,尝闻蔡大家之女文思巧妙,学而优上,不失为奇女子,不知蔡家姊姊见在何处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