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了正堂向左步行约两百米,就看到了一块空地。空地上堆满了密密麻麻的各式物品,旁边是一群明火执仗的差役看守,外层则是豹房的亲卫围了一圈。
朱厚照嘴里小声哼着“今天是个好日子~”,带着嘴里塞满了豆子正在吧唧吧唧嚼着的刘瑾,刘瑾后面是那五城兵马司指挥使谭文国。看着前面两位主子的奇葩行为,谭文国显得格格不入,心中在想自己应该培养一点什么癖好来融入两位主子的“贵圈”。
走近以后,众差役和亲卫顿时齐声高呼:“参加陛下!”
“同志们好!”
“陛下好!”
“同志们辛苦了!”
“为陛下服务!”
看着朱厚照和早已经经过培训的豹房亲卫们一唱一和,旁边的差役和谭文国显得一脸茫然。好在总是还有机灵人的,也跟着低声叫了起来。
朱厚照对眼前的一幕很满意,也体验了一把这万恶的封建主义带来的快感。
再低头定睛一看,朱厚照再也端不住皇帝的架子了,那皇帝的威严也抛之脑后。
“我靠,还真是土豆和玉米,发了发了!这下发大了!”朱厚照直接欢呼了起来。
刘瑾以为朱厚照是看到那一堆白花花的银子和金光闪闪的黄金而高兴,也走上前去,用力把嘴里的豆子咽到肚中,道:“恭喜陛下,贺喜陛下,这下子陛下的内帑又要水涨船高咯。”
“你个奴才懂什么!”见刘瑾误会了自己,朱厚照笑骂了一句。
再用眼一扫,发现还有几株绿色的矮小灌木幼苗。这又是什么宝贝呢?
朱厚照健步走了过去,拿起来仔细一看。受过高等教育还学过生物和化学的朱厚照显然知道这是什么。
“金鸡纳霜!真牛啊,莫非是看我长得帅老天爷送的新手大礼包?”朱厚照拍了拍自己的脸蛋,愈发开心了。
原来,这种名叫“金鸡纳霜”的植物,也叫做奎宁,是从金鸡纳树上提炼出来的药物。而眼前的这几株小灌木就是朱厚照口中的金鸡纳树,提炼以后可以用于疟疾的治疗,前世作为一名理科生,朱厚照恰好知道这“金鸡纳霜”的提炼到达。感谢祖国!感谢化学老师!朱厚照心中如是想到。
“刘瑾,朕在这京郊附近可有田地?”
作为朱厚照的家奴,刘瑾对皇帝的家业可谓是了如指掌。“陛下,在京郊龙翼山下,您有不少皇庄。”
朱厚照此时开始犯愁了。装备和金手指都有了,但是手底下却没有一批可以让朕使用的人才,就算自己有再多的构想,也终是分身乏术,不可能什么事都靠自己亲力亲为。
“刘瑾,你去给朕张贴告示,朕要招募一群有种地经验的农民,帮朕打理皇庄。”
朱厚照显然对自己家的产业了解不多。刘瑾连忙道:“陛下,皇庄中本就有不少农民差役替您打理啊,陛下前面还下令将皇庄中每年产出的粮食都存入京辎附近的粮仓,供流民取用呢。”
从刘瑾口中听到了“自己”前面颁布的诏令,朱厚照对这位前任大兄弟的好感越来越多了,同时对那些胡编乱造,没有一丝风骨的史官又多了几分恶意。
“摆驾朕的皇庄,现在就去!让人带上朕刚刚挑选出来的那些植株,一定要小心运输,切莫损坏了朕的宝贝。”
见众人对自己把这些地里长出来的东西视作珍宝感到十分不解,朱厚照语重心长的对周围的臣工说道:“你们记住了,我大明当以人为本,而百姓都是需要吃饭的。你们倒是衣食无忧,但世间之大,饿肚子的人还多着呢,就算是那饿死的也是大有人在。”
“百姓没了吃的,生活不下去了,该怎么办?自然是杀官造反了!若是有吃有穿,谁脑子抽了去干这等大逆不道的事情。所以要解决这个问题,就要增加粮食的产量,就要给老百姓人人有吃的,那么这天下自然也就太平了。”
顿了顿,朱厚照又继续说:“你们看着的那脏兮兮的植株,都给朕记好了。黄色的那个椭圆形的,以后就叫土豆,另一个有绿色叶子包裹的,就叫做玉米,那些小灌木呢,叫做金鸡纳树。”
“别看这些东西长相平平,用处可大着呢!以后朕安天下,还得靠它们哩!”
听着朱厚照义正严辞的说着,也不管听得懂听不懂,在场的人都纷纷应和:“陛下圣明。”
和这群没见过世面的土包子也说不清楚,反正到时候成果出来了,他们自然能理解朕的一番苦心,到时候肯定对朕更加佩服。
……
坐着御用的车驾,行驶了大概一个多小时,总算看到了那龙翼山的轮廓。内阁知道自己的“老板”又跑出去了,一听只是要去皇庄种地,虽然有些不解,但只要这位小祖宗不跑去大同宣府那些军事重地撒野,内阁大臣们也就谢天谢地了。
看着沿途的乡下风格,朱厚照心里还是比较愉悦的。因为前世的自己也出生于一个农民家庭,从小也在农村长大,还随着父母下地干过一段时间农活,后来因为读了书,才成为了一名网文作家,不说实现财务自由,走向人生巅峰,但也可以说是迈入小康了。
“知识改变命运啊!”朱厚照长长的叹了口气。坐在这御用的车驾之上,竟然感觉不到多少颠簸。
一路上已经路过了很多田庄,田地里有许许多多的农民正在耕种,颇有几分“田家少闲月”的意境。但是车夫还是不停下来,朱厚照不由的有些好奇了,掀开帘子把头探了出去。
“不是已经路过许多田庄了吗,怎的还不停下?”朱厚照露出个脑袋问道。
“陛下,这些都是龙翼山上龙缘寺的产业,您的皇庄还在前头呢。”车夫为朱厚照答疑解惑。
一听是寺庙的产业,朱厚照也没多想,毕竟在这个年代,皇家总会赐给一些寺庙田产,而且这些田地产出的粮食是不必上税的,再加上京城里那么多达官贵人信佛,月月的香火钱更是数不胜数,所以这个时代的寺院真的可以说是肥的流油。
终于,又过了大概二十多分钟。一行人浩浩荡荡的进了当今天下最大的地主—朱厚照家的皇庄。
里面随处可见正在劳作的农民,还有负责监督的太监。见到朱厚照亲临,众人纷纷放下手头的工作前来迎接。
“不必多礼,不必多礼,同志们辛苦了。”
在京郊的人显然还不知道朱厚照的恶趣味,也不知道怎么回答,只好齐声说道:“为陛下效劳是我们的荣幸。”
朱厚照大手一挥,让人把那些植物都抬了过来。然后又看着眼前的众人重点将这些东西介绍了一遍,吩咐这些人要打起十二分的精神,重视起来对这些作物的培育。
说完以后又生怕这些人不会种植,走到一旁拿起了一个土豆,朝着地理就走了过去。
负责管理皇庄的太监宋玉见了吓得跪在了朱厚照的跟前:“陛下,前面污秽,您可不能下去脏了您的龙体啊。”
“滚一边去!”朱厚照自顾自的往前走着。
到了田地里,从一位老农手中接过一把锄头,亲自动手挖了起来,一旁的随行官员更是吃了一惊,刘瑾都吓得忘记吃豆子了。
自从离开老家农村进城工作,就没有干过农活的朱厚照,找到了几分儿时的感觉。
只见他一下一下挖了个洞,然后弯腰将一个土豆放了进去。“弄一些米田共来,倒进去然后埋起来。”朱厚照对着那个老农说。
老农战战兢兢地按照朱厚照说的做了起来。看着老农用娴熟的手法完成了自己的交代后,朱厚照十分满意。
看着老农那饱经风霜的面孔,还有早已白了的双鬓,朱厚照想起了那些最可爱的人。
“赏,赏二十两银子。”说罢又朝着旁边的一块田地走去。
听到这位公子要赏自己“二十两银子”,老农受宠若惊,差点哭了起来。那五城兵马司指挥使谭文国想着在朱厚照面前表现表现,走过去亲自扶起了这个脏兮兮的农民,说道:“老人家,陛下这是爱民如子呢!您就安心收下吧。”
在这个时代,二十两银子可能是老农一家人三四年的生活开支了,在一番感恩戴德之后,老农欢天喜地地接过了刘瑾递过来的豆子。
不对,怎么是豆子?错了重来!刘瑾又在腰间摸了摸,怎么还是豆子?见到自己的上司犯了难,谭文国赶紧上前拿了一锭二十两的银子放到了刘瑾的手上,刘瑾看着这人,给了一个“小子,你很不错”的眼神。然后再将手里的银子递了过去。
再看另一边的朱厚照,将手中的玉米剥了几粒下来。又挖了一个小洞,以一个洞五粒玉米的规格盖上了土。
“你等可都见到了这些东西怎么种植?”朱厚照环视一圈,大声说道。
“请陛下放心,奴婢一定将陛下的这些天材地宝好好养着。”宋玉讨好的笑着。
“那土豆的生长周期是两个月左右,那玉米则是三个月左右,至于那些小灌木,你等好心照料着便是。”
众人拜倒在地高呼万岁。
“刘瑾,赏,每人三两银子,你亲自监督发放下去,如有贪没克扣,朕惟你是问。”朱厚照显然对这些官员的作风不是很放心。
于是,那倭人船上抬下来的那堆银子就有了用途。
交代完以后,朱厚照就带着众人踏上了回宫的归途。“没有枪没有炮,敌人给我们造。”朱厚照哼着小曲,这群倭人真好啊,送金送心还送金手指。想着宫本四郎和没等到物资的德川家康,朱厚照笑开了花。
第二天,当今天子亲自下地耕种,赏赐老农的故事就传遍了整个京城。内阁和百官闻讯也是大跌眼镜,觉得自己的皇帝陛下“长大了”。
尝到了这“宣传”带来的甜头,朱厚照决定是时候将“大明日报”给办起来了。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