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刚刚说的不是真的对不对。”唐子衿进来质问白章义,后看向域炎“你说!”
“你是谁?吴将军怎能随便带人来军营呢。”白章义发火。
域炎抬起手,制止白章义后朝唐子衿微微作揖“瑶公子,你怎么来了。”
地牢,关押着屿堰俘虏,路虎和棠溪关押在一起,他们两个看到域炎后都站了起来。
域炎领着唐子衿来到关押方岑海的地方。
“域炎,有本事放老子出来,光明正大的打一架。”路虎喊着。
域炎懒得理会。
方岑海坐在那里,依旧有着大将军风范,没有半点阶下囚的模样。
“墨谦寒呢?”唐子衿压着声音,声音里是抑制不住的颤抖。
方岑海抬眸,看着眼前的唐子衿,手无缚鸡之力,一身华衣,脸上的面具遮住了四分之一的容颜,直呼墨谦寒名讳,语气里有些急迫与担忧。
他看向他身后的域炎,域炎似乎对此人还有些恭敬,想必身份不凡,想起墨谦寒落涯时的情景,他垂眸,灰暗的地牢里看不清他的神色。
“他坠崖了,想必已经尸骨无存了吧。”
“不可能!他是怎么坠崖的!”唐子衿不愿相信,两手抓住柱子。
方岑海脑海中浮现出他与墨谦寒交战的场景,他假装落涯,抓住藤条,没想到墨谦寒却随即跳了下来,抓住了他另外一只手。
“寒王还真是好胆量。”方岑海调侃,藤条承受不了他们两个人的重量,要断了。
墨谦寒将剑插入石壁当中,松开了方岑海。
“还不上去就真的没命了。”墨谦寒出言提醒。
“为什么?”方岑海不解。
“本王敬方将军是条汉子!”墨谦寒说完发力将方岑海推了上去。
上去的方岑海探出头来,只看到剑在石壁上,墨谦寒不见了踪影,随即便晕了过去。
“你说话呀!”唐子衿见方岑海沉默不语,心里愈发的焦急。
“打斗过程中掉下去的。”方岑海说完别过脸,不愿多说。
“不可能。”唐子衿双手垂下,情绪有些失控。
“瑶公子。”域炎出声,唐子衿的情绪未免有些过了,不知道的人还以为......脑子里忽来的想法,域炎立马就抛开了,自己怎么会有如此荒唐的想法。
“世子,末将调查了,那位瑶公子,姓瑶名瑞,是玄墨的皇商,这次是与另外一家皇商来送粮的,听说他与寒王关系不一般。”
“瑶瑞。”风旭彦陷入沉思,脑海里浮现出瑶瑞的模样,兴许是他想多了,只是有点像罢了。
“可打探到了寒王妃?”
“寒王妃并没有随行,大军出征带女子作甚?”彭湖不解。
“好,我知道了,整顿一下我们的人马,随时准备回去。”
“末将领命。”彭湖出了营帐。
风旭彦一人在帐内沉思,如今屿堰三名大将被擒,想必屿堰国会来谈和,可墨谦寒又失踪了,保险起见,他还是留下主持一下大局吧。
“世子。”
“进。”
域炎进来后先是一揖”现今我们王爷下落不明,但俘虏一事事关三国,我等怕是无法出面做决议,所以还请世子留下来,王爷失踪一事,还请世子帮忙保密。“
“好,将军放心。”风旭彦正有此意,域炎既然提了,他便顺着接下。
“墨谦寒!”
“王爷!”
唐子衿带人打着火把在山崖下寻找。
“瑶公子,天色已暗,我们明日再来找吧。”曲玉儿跟在唐子衿身边,他从曲凌儿那里得知唐子衿是女儿身,并且他再三向曲凌儿保证,一定会照顾好唐子衿。
“不行,这山上野兽众多,如果他遇到野兽怎么办,还是要尽快的找到他。”唐子衿继续往前寻找。
域炎与风旭彦商讨完,就听闻瑶瑞来找墨谦寒了,便过来一起寻找,见瑶瑞发了疯似的寻找墨谦寒,心中越发的疑惑,他何时与王爷如此好了。
“将军,还请想个法子,她这样找下去,怕是会把自己搭进去。”曲玉儿急忙求助于域炎。
域炎朝唐子衿走去“瑶公子。”
唐子衿一转身,脖颈间一阵疼痛,晕了过去,域炎接住他。
曲玉儿过来扶着唐子衿“多谢将军,我就先带她回去休息了。”
“嗯。”域炎看着他们离开的身影,现在最要紧的是找到墨谦寒,容不得他多想。
“王爷!王爷!”
玄墨
“参见皇上,皇上万安万福,参见太上皇,太上皇福绵万康。”
墨谦则坐在主位,墨齐霖在侧位听朝。
“平身。”
“谢皇上,谢太上皇。”大臣们站起来。
“有事启奏无事退朝。”
“报!”八百里加急军报呈上。
墨谦则示意,元公公上前拿过军报,看了之后大喜。
“我军不负皇恩,昨日大胜屿堰,擒住了屿堰三名大将,收回塞城。”
“皇恩泽佑。”大臣们跪下。
“好呀,寒王如何了?”墨谦则喜笑颜开。
“上面说寒王身受重伤,需调养一段时间才能班师回朝。”元公公把折子呈给墨谦则。
“皇上,寒王身受重伤,怕是无法处理屿堰俘虏,我们不如派一位大臣前去边关,与屿堰国谈条件。”
墨谦则看完折子,递给元公公,元公公再呈给墨齐霖,墨齐霖在看到御龙军三字时,眸子忽闪。
“此次能拿回塞城,寒王功不可没,但其中也有御龙军的参与。”墨谦则看到御龙军三字有些惊讶。
“御龙军?莫非是泽风国镇南王统领的御龙军?”
“他们怎么会出手相助?”
“是呀,难道是向我们示好?”
听到御龙军三个字,堂下炸开了锅。
“皇上。”霓千鸿站了出来,大家都安静下来。
“老臣斗胆揣测,泽风出手相助,是为了表明立场与诚心,屿堰国的行事手段,诸国都嗤之以鼻,想必都不愿助纣为虐,也不愿屿堰国独大,我们不妨接受了泽风的诚心,也表达我们的诚心。”
“丞相言之有理呀。”
“是呀。”
“臣等附议。”
“好,那诸位大臣可有出使的人选?”墨谦则环视了一圈。
大臣们不语,虽是去谈条件,而且他们占了上风,但边关路途遥远,变数诸多。
“慕尚书?”墨谦则的视线落在了慕行凊身上。
唐浩天发配边疆之后,慕行凊因为之前在郾城的功绩,就升到了户部尚书,是六部里最年轻,也是有史以来最年轻的尚书。
“臣在。”慕行凊出来。
“众卿觉得由慕尚书出使边关如何?”
“臣等附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