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哎呀!老头子,你也变年轻了!”
当曾源华走出卫生间时,杨世翠也震惊了!
“是啊,不仅年轻了,力气也变大了,这起码年轻十几岁吧!”
身体变好,曾源华当然高兴了,这样,自己工作更有效率了!
“老头子,这应该是桃子的功效吧。”
杨世翠也不是笨人,虽然是农村人,学历不高,但不笨呀。
“肯定的,只是这桃子……”
曾源华转头看着卡卡(曾皓),“小家伙,你是在哪里摘的桃子?”
“喵喵……”曾皓当然不会说,装作听不懂,在那里喵喵叫。
“你个老头子,卡卡怎么听得懂你的话。”杨世翠没好气笑骂。
“呵呵!”曾源华无奈笑笑,“老婆,这事我们可不能说出去。”
“你当我傻呀,还有管好你自己,别到处吹牛显摆。”
“明白明白。”
曾源华同样不是蠢笨之人,再说这些年也看过不少电视,就比如前几天,看的一部电影,意思就是财不露白。
那个电影中,一个保安,在马路上捡到一袋子钱,一千多万呢。
原本这钱就是别人赌博黑吃黑的钱。
后来就是保安一家有了钱大肆挥霍与显摆,最后,不仅杀手和警察都找上门了。
所以说,闷声才能发大财!
晚饭后,曾皓看到父母休息后,他就跳出窗,离开了社区。
还好父母所住的在一楼,不然曾皓哪怕现在是猫身,也出不去。
曾皓之所以出门,是准备去山林看看,在山林中,天地灵气是否浓郁一些。
曾皓老家所在地是华国荆省温泉市咸安区管辖一处小镇。
小镇最出名的就是父母的工作单位,精华麻纺厂,以前是国家单位,现在是私人公司了。
小镇不大,而麻纺厂后面就是一片山林,山虽然不高,但也连绵起伏二三十里。
有的地方,常年没有人迹出没,毕竟如今年轻人都出外打工,留在家里的都是老人多。
山林什么的,就很少人出没了。
也因此,连绵起伏几十里的山脉,差不多成了原始山林一般。
从麻纺厂前行,最近的一座高百来米的小山,差不多有两三里地。
以曾皓如今猫的身体速度,也不需要多长时间。
大约半个小时,差不多晚上八点多,曾皓就来到小山下。
“果然,在山脉中,天地灵气要浓郁不少。”
如果说在家里,天地灵气浓郁度是1,在这山脉下,天地灵气达到了3左右。
这还只是普通山脉,如果是那些名山大川呢?
比如五岳?比如什么黄山,什么昆仑山,天山等等呢?
不说名山,就比如荆省内的大山神农山,武当山,是否天地灵气更加浓郁?
不说荆省,哪怕咸安区内的玄武山,九宫山,天地灵气也浓郁不少吧。
曾皓摇摇头,管那些名山大川如何,他也不会去。
如果要去外地修炼,还不如去其他世界呢。
找了一颗大树,曾皓三下五除二,就爬了上去。
上树后,曾皓并没有立马修炼,而是进入聊天群看看。
还别说,聊天群中,还有人,不,还有动物在聊天。
大黄和白猿在聊天。
至于狂蟒,好像说了几句,说在修炼。
而根据大黄三成员聊天记录来看,三个世界时间流速都不同。
大黄世界已经过去了两个月了,而且大黄已经是玉清一层境界。
白猿世界过去多久,它不清楚,毕竟对于它来说,时间怎么算?
反正也过去了好多白天和黑夜了。
而狂蟒世界时间也过去了一周。
所以。对于几个世界时间流速问题,曾皓也搞不懂。
从曾皓知道一点,田不易等人已经知道大黄能说话了。
毕竟大黄也是一个聪明的狗。同样喜欢显摆。
既然能开口说人话,当然就开口了,它又没有什么顾及。
卡卡:“@大黄,大黄,你们大竹峰现在有叫张小凡的吗?”
大黄:“张小凡?没有啊,他是谁?”
哦,张小凡还没有拜师大竹峰吗?这么说来诛仙剧情还未开始咯?
卡卡:“那么田灵儿几岁了?”
曾皓记得,张小凡拜师大竹峰,田灵儿应该是十三岁的样子。
大黄:“田灵儿?好像十二三岁吧,忘记了。”
也对,去问一个大黄狗小主人多少岁,它那记得清楚。
只一点就可以,就是剧情还没开始。
这段时间,大黄,白猿和狂蟒三人(妖)(好吧,还是以人单位,不然不好说。看来当然脑袋卡壳了才这么说。)
除了修炼外,不时还上架一些东西。
大多数都是灵草,比如百年人参什么的。
当然,狂蟒上架最多的是血兰花,白猿上架最多是小仙桃。
如今商城中,小仙桃已经有247个,血兰花有315朵。
这些东西,如今大黄三物也清楚,多吃无效了。
至于白猿为何能活百年,除了小仙桃,还吃了一些其它灵药。比如千年何首乌,人参,黄精等等。
毕竟在昆仑山,还是有很多灵草没有人采集的。
不过好东西都被白猿吃完了,如今也就剩下小仙桃树,以及一些百年灵草。
比如,白猿之前找到一株三百年份的何首乌,以及一百多年的人参。
除了百年以上的,如今商城中还有几十年份的人参何首乌和黄精等等。
聊了一会,曾皓就没聊天了,开始修炼。
毕竟现在连大黄狗都是玉清境一层实力了,他再不努力,要被几个动物甩云外了。
修炼时间总是过得特别快,转眼,天已经蒙蒙亮了!
曾皓修炼了九个小时,看看修炼进度,已经达到了10%,没错,就是百分之十。
天地灵气浓郁三倍,这修炼速度当然也提高三倍了。
“喵!”
曾皓回来时,父母已经起床了,虽然父母上班说是八点上班。其实他们早上七点半必需到车间。
所以,一般父母早上六点就起来了。
回到家,曾皓嘴里含着一根六十多年份的人参。
“卡卡,去哪里了?咦,你嘴里含着的是什么?”
杨世翠听到曾皓的声音,转头就看到曾皓从窗台跳了进来,嘴巴里还有东西。
“这是人参?”
人参,杨世翠也见过,不多都是人工种植。
过年时候,小儿子还在网上买一些回来煲鸡汤。
“咦?”此时,曾源华也走了过来,拿起人参仔细看起来。
“怎么了?”杨世翠不明所以。
“这人参不对。”曾源华惊讶,“这人参起码在五十年以上。”
曾皓的爷爷是一个土郎中,以前经常上山采药。
曾源华虽然没有学到什么医术,但一些药材知识还是学了一些。
“五十年?听说几十年的野山参很值钱。”
(PS:手机写书,请多多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