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一旦这个小空间内出现其他的不同物质化,那么熵增原理就很不现实了,其他的物质会打破熵增原理的稳定性,物质之间会相互作用,这是一个关键的因素。
我们的宇宙十分庞大,有星系、恒星、行星,所以这些物质相互之间影响,根本不可能是孤立存在的一个系统或者是物质,也就是说熵增原理在这里已经基本上完全的被打破了。”
叶凡说到这里的时候,也是不免叹了口气,然后继续缓缓说道:“所以也会有一些人认为,熵增原理适用于整个宇宙,毕竟我们的宇宙组成的物质成分是形同的,
所以最终熵增原理还是会导致宇宙的毁灭,这个理论听起来很有趣,但是却抵不住我们深刻的推敲,因为宇宙不仅仅是上述的物质,还有黑洞、白洞等物质。”
“这些物质显然已经超出了恒星和星系的范畴,更不是某种物质能够代表,本身来说黑洞和白洞甚至虫洞都是一种破坏熵增原理的自然现象,他们甚至连光子都不会放过,因为黑洞和白洞都属于引力极端效果,现在来看还没有扰乱这些现象的证据。”
“所以从这一些宇宙的现象来说,熵增原理就会被打破,当黑洞能力达到一个峰值的时候,就会转化为白洞,这样一来物质就能重新回归,出现新的星系和恒星以及无数的行星,另外很可能白洞和黑洞能够连接不同的宇宙。
如果大家觉得熵增原理可以解释黑洞、白洞以及虫洞这些特殊天体话,那么还有一些就没有办法毁灭了,比如暗物质就是其中之一,我们知道暗物质的性质人类根本不知道,科学家只能将一些我们找不到的神奇物质,统统叫做暗物质。”
“这些暗物质看起来似乎无关紧要,但是他们占据了全部宇宙大部分的质量,很多年前科学家认为宇宙会走向坍缩、或者沉寂下去,可是现在我们的宇宙依旧在不断的扩大,而且这种扩大并不是简单的扩大,而是有持续的拓展,
暗物质的属性科学家根本不知道,甚至也没有办法解释,这就是熵增原理不能够毁灭世界的又一个原因,因为熵增原理看似无懈可击,但是当不断的新物质参与进来的时候,熵增就不会出现,甚至会不断的减少。”
“所以在宇宙的多重体系之内,任何一种熵增制造的混乱,反而只是一个特点环境下的特殊事件而已,这点大家一点要搞明白,千万不要只了解熵增的一个方面,就给我们的宇宙胡乱下结论,这是很不科学的事情,而且也会影响真正的科学知识,
宇宙是一个大千世界,我们人类不知道的事情很多,所以千万不要因为某一个物理定律的出现,就认为是世界末日或者是宇宙的末日,美女小倩上述的这些看法,也许比较狭隘,可是我真正想说的是,宇宙之所以产生,不是为了毁灭,而是为了生存。”
叶凡大手一挥,场上再度出现了一个由全息投影组成的巨大屏幕。
这是一张全部由星系所组成的图片,其包含了大半个银河系的星系图,分辨率超过八亿,同时图片体积高达24G之多。
要知道这仅仅只是一张图片而已。
“其他的先不说,这是在2013年,哈勃太空望远镜上拍摄的星系图,这是哈勃对邻近星系最全面的紫外探测成果,同时里所谓的邻近,实际上是相对宇宙尺度而言的,距离都是千万光年级别。”
“这张图片刚开始被发布的时候,我记得是吸引了许多人的注意力,同时也吸引了无数人的目光,但是没过多久,
这件事情就过去了,而且也根本没有火出圈,也激不起像是现在关于亚洲太空军发布的情报那样子让人讨论许多,这是因为什么?”
“这是因为当时的航天科技并不算强,即便是距离人类最近距离的恒星比邻星,仍然需要六万多年!4.2光年就是如此,那更别提上百,
甚至是上万和千万光年的星系了,在当时根本就不会有人关心上万和千万光年,毕竟对于他们来说,一光年跟一千万光年都差别不大,反正都是去不了。”
叶凡此言不假,在场的一些新闻工作者,有许多也是当年采访过天文学的一些专家的,同时也有许多人,报道过许多关于天文方面的知识。
所以若是见多识广的话,他们还是比很多普通人的消息要知道得多,同时一些大众所知之甚少的事情,他们也能了解到一点。
新视野号于2006年1月19日在卡纳维拉尔角度发射,直接进入地球和太阳逃逸轨道,在最后关闭引擎时相对于地球的速度是16.26公里秒,或58,536公里小时。
因此,它是有史以来以最快的发射速度离开地球的人造物体。在2007年2月28日其最接近木星的距离为2.3×106千米。
木星飞掠提供重力助推给新视野号的速度增加了4kms,达到20.26kms。而这个速度比光速3x10^8ms还小很多。
只有光速的万分之零点六七。比邻星到地球的距离没记错的话是4.2光年,1倍光速用4.2年,万分之一光速就得用4.2万年。
万分之零点六七得用6万多年。
而新视野号只是一颗卫星,还不能达到飞船的大小,也就是说飞船要比这个还慢。
所以在当时,即便是那张高达八亿像素的图片被发布出来,也没有惊起太大讨论的原因。
反正人类连到达最近的行星比邻星都需要六万多年,那管你是什么一千万光年还是一亿万光年的,都跟他们没关系。
说到底就是对人类科技的不自信,毕竟真正的星级大航海时代,不知道要多少年才能到来,科幻电影和小说里面的东西,不知道要多少年才能变成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