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历史军事 > 明末之伟大舵手 > 第358章 谋定后动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王体乾哀叹:“皇上贵为天子,奈何造反?”

米柱是这个时代之中,对大明危机和病症认识最深刻的人,对于后果的可怕也有清晰的认识,这时代的读书人,不为名医,便为良相,名医者为人治病,良相者为国治病,他在进入仕途之后,一直有一个目标,那就是最终将向仕绅们收税,这才是大明唯一出路。

米柱自从做了东厂提督之后,一直为此布局,巧计控制了锦衣卫,大明两大暴力机构在手,他如虎添翼,作为国家最高安全长官,他可以从容的布局了。

别人不知道,别人不察觉,但是一场自上而下的变革,正在悄然发生,军队在改组和重编,不但是皇家卫队,还有皇家陆军,人数将近十万,比之大明军二三百万巨大的声势,更是不值一提,但是有了这十万精锐大军,这将是他们平定四方的本钱,发展壮大的种子。

有了十万大军加上黑水舰队,让他们有了左右局势的实力,加上有皇帝的支持,他们己抢占了先手,具备了改革的基本条件。

改革的基本就是掌握权力,然后进行新的权力分配,利益划定,在这种情况之下,他们得罪人,有抯力是正常的。

别人来砸你的锅,还笑面相迎不成?

幸好!现在他们有了强大的助力,户部尚书+东阁学士的内阁四辅,虽然是内阁四辅,但是控制了内廷的他们,在内阁有人呼应,这是真正的如虎添翼。

米柱走出皇城,看见了等候他己久的洪承寿,他叹道:“米伯爵你这是把大伙放火上烤,当官成了脑袋别腰上的勾当了!’

米柱说道:“洪兄,富贵险中求呀!每届进士出身的人,何其之多?能混成洪兄这样,又有几个?皇上的大腿不抱,你想抱谁的?”

洪承寿道:“孙公过于激进了,刚极易之,木秀于林,风必摧之。”

米柱道:“这对洪兄来说,何尝不是一个机会,孙公入阁,必会投入更多时间参与军机,户部遂成洪兄天下,大有可为呀!”

洪承寿道:“今日之户部,非昨日之户部了,不但成为众所矢之,笼里鸡也有可能造反,内外交煎,如坐火山呀!”

米柱道:“太祖时代,杀官有如割韭菜,一批批的杀,这都不用怕无人当官,户部必须铁板一块,有不听指挥的,名单交与本官,诏狱空荡荡,东厂专治各种不服。”

洪承寿道:“就等大人这句话,其实孙公经营得不错,但吏部可是在赵大人手上,就怕人家拼命的渗沙子,这可就不妙了!”

米柱道:“有孙公坐镇内阁,洪兄何惧之有?另者!皇上不点头,谁人敢动洪兄?”

有了米柱这些保证,洪承寿有信心多了,他说道:“但愿可以囫囵归老。”

米柱直言不讳:“洪兄,做人做事就必须有所担挡,见小利而忘义,见大利而惜身,这可不是令人欣赏的品质。”

洪承寿的问题是资历太浅(万历四十四年进士),人家李逢春资历再浅,可是有翰林学土之身份,更是太孙、太子、皇帝的日讲官,这是帝师身份。

洪承寿通过李逢春加入太孙党,在庚辰宫变之时冲锋在前,也算是为朱由校登位,立下功劳,由郎中升右侍郎,如同坐火箭,资历是浅了一点,在户部很不受待见,各司的主事们也不太尊重他,当他是泥胎菩萨来着,如果不是有帝党身份,早己让人挤出户部。

洪承寿的人生经历,相当励志,万历二十一年洪承畴出生于福建泉州南安英都,今年才二十八岁,己念户部右侍郎,虽然是虚职,但己是相当了不起,与李旦是老乡。

他童年入溪益馆读书。因家境贫寒,11岁辍学,在家帮母做豆干,每日清晨还要到英圩埔走街串巷叫卖豆干。

当时西轩长房的才子洪启胤在水沟馆办村学,洪承畴叫卖豆干之余,常在学馆外听课,偶尔也帮学生做对子。

洪启胤发现洪承畴极有天份且抱负不凡,免费收洪承畴为徒,重返校门。洪承畴学习用功,博览群书。

洪启胤的《史记》、《资治通鉴》、《三国志》、《孙子兵法》等书都被他借来认真研读,从小就表现了治国平天下的愿望,甚得洪启胤赏识。

洪启胤曾在洪承畴的一篇文中批下“家驹千里,国石万钧”的评语。洪承畴在水沟馆读了五年书后,又到泉州城北学馆读书。

万历四十三年,23岁的洪承畴赴省参加乡试,为乙卯科中式第十九名举人。

万历四十四年,赴京会试,连捷登科,为丙辰科殿试二甲第十四名,赐进士出身。

有的好的出身排名后,让洪承寿初授刑部江西清吏司主事,历员外郎等,因巴结上帝党而飞黄腾达,只是也被人冠以一幸进之名,颇受清议非议。

户部原尚书李汝华是非常不爽洪承寿的,基本是让他投闲置散,光领一右侍郎俸禄,不挂任何实职,算是架空的了,幸好李汝华告老远乡,孙承宗上台,让他掌管了一个部门,负责北直隶的赋税征收,才有一点活儿干。

米柱知道这家伙是一个相当聪明,能力出众的人,只是他们有点拔苗助长了,米柱让他骤然升至侍郎之位,令许多人嫉恨,难逃幸进之名,他没有选择,只好与米柱他们一条路走到底。

米柱知道洪承寿其实是一个能人,后世将之排为古代十大谋士之一,十大智商最高的人物,与姜子牙、张良、李斯、范蠡、管仲、魏征、诸葛亮、刘伯温、赵普齐名,清军可以横扫江南,洪承寿是出了大力,能获两国帝王全力赏识,高官厚禄,影响两朝代几十年政局的人,又岂是易与之辈?

米柱其实算是阉党,正统的读书人,是不会与他们合作的,特别是这些进士出身的,更是看不起后宫幸进之人,米柱他苦心经营,愿意为他所用的,也没有多少人,一方面米柱选人极严,另一方面则是没有多少人愿意投效,如果不是有皇帝这招牌在,他们一个也打动不了,没有一个进士愿为他们所用。

米柱知道洪承寿愿意,他是一个聪明的人,聪明的人知道什么是明智选择,不会一味死扛,而且洪承寿也知道,如果不趁此机会混一实职,他这右侍郎彻底边缘化了,只怕很快会打发去光禄寺、太仆寺,做一个有衔无职的高官。

米柱与洪承寿回到东厂,他们连夜谋划,为对方的反抗作好准备,可以想象,向官员收税这消息一传出,必定天下清议滔滔,仕林和官场必定疯了。

这是动人蛋糕,等于撼动“皇权与士大夫共治天下”的神圣规定,这是在剥夺仕大夫们的特权,他们不疯才怪,为了保护他们的权利和既有利益,他们会拼死一战。

仕大夫不用交税,是建立在仕大夫拥有特权的基础上上,交税等于剥夺特权,一个聪明的仕大夫和官员,他们清晰的知道,俸禄什么的只是浮云,每年的冰敬碳敬都比俸禄多,贪墨枉法的人其实是傻比,拥有官身,拥有权利,可以合法的弄来不少的银两,比如让家人做生意,光是税金就可以省下一大笔,凭着官身护体,做什么生意不是无往不利,不是占尽便宜?

那一个官员家族,不合理避税,不让家人做生意的,一个兴旺的大家族要顺利运营,是离不开资金的支持的,有钱才好办事,才能无往不利。

更重要的是,一旦交税,意味着特权被取消的同时,自己做生意的经营规模,也让人发现了,这非常的不利,所以孙承寿在朝廷上刚提出,马上招致了其它官员的一致敌视,他们对此,十分的愤怒,令人恨之入骨。

米柱是一个凡事谋定后动,先行动,后布局的人,他知道士大夫团体力量的强大,他们一盘散沙,相互争斗,如果联合起来,他们可以让皇帝也低头,万历皇帝就吃尽了大臣们的苦头,二十八年不上朝,其实是有说不出的苦涩,私自收点税,都让大臣们教做人。

现在的问题不是私自收点矿税茶税,而是直接往这帮人口中挖肉吃了,他们不炸毛,会同意才怪。

大明毕竞是一个皇权至上的国家,没有什么相权、神权分权,朱氏统治大明二百五十年,皇权深入人心,任何对皇权直接挑战,都会被直接辗碎,所以士大夫们十分聪明,他们不会直接对抗,直接对抗就是让皇帝拿下诏狱,打死了活该。

对抗皇权唯一的办法,就是挟民意自重,以民意迫退皇权,像万历年间,皇帝往天下广派税监,侵犯的其实是地主豪强私益,但这些人十分鸡贼,转嫁危机,在他们的教唆之下,跳出来与之相斗的,是千千万万的百姓,法不责众,人一多,皇帝也没有办法,只好退却了。

米柱知道对方的套路,绝不会允许这情况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