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米柱觉得自己变坏了,变成了一个为达目的,不择手段的小人了,为了成功,没有什么不敢干,现在更是卑鄙的使用了暗杀手段。

这与自己一直所涶弃的人又有什么分别?

没有什么好人坏人,就看立场和底线了。

自己的立场没有错:“为了大明的崛起而努力。”

自己的底线在那里:维护汉室正统。”

为了这一个大前提,神挡杀神,佛挡杀神。

他一向卑视东林党,因为他们嘴上喊着忧国忧民,其实是党同伐异,政争无底线,贪污受贿,无所不为,正是嘴上的圣人,实际的小人。

这时代的人都相信,一旦国家灭亡,东林党人必定会仿效崖山之民,跳海自尽全节,但米柱知道,他们根本没有忠君爱国之心,有的是洪承畴、钱谦益的水太冷、头甚庠之流,真正肯为大明殉国,不肯做建州奴的,反而是那些小老百姓们。

他们不读孔孟之书,但是识圣贤之道,誓死不当亡国奴,辽东大败,数万明军,东有大海,后有追兵,盔甲遍野,溃不成军,赴海死者,以数万计,浮尸水面,如乘潮雁鹜,与波上下”,最后坚决抵挡清兵,号令天下,反清复明的,也包这些屠狗辈。

所以米柱痛恨卑视东林党,一直对这集团,坚决的不遗余力的打击,现在自己也变成这种人了,米柱内心愤懑而煎熬,深有时代迫良为娼之叹。

现在的大明,己有中兴之像,内部的危机依然存在,小冰河期的奇寒天气依然让大明深受其害。

但外部的军事胜利,转移了内部矛盾的注意力,火龙献瑞,让百姓们深信,今上乃真命天子,有上天保护,连蒙古帝国都灭了,肯定可以感动上天,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希望就在明天。

小冰河期天气恶劣,并不是单单是冷,而是大旱或大涝的极端天气,这令百姓苦不堪言。

风不调雨不顺,粮食欠收,天灾人祸,百姓的日子水深火热。

在这样的世道里,米柱有穿越这金手指,却没有呼风唤雨之能,下能令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但是他的锦衣卫,做了许多艰苦之事,李旦的舰队,从日本、从东南亚大举的运进了粮食,为大明稳定了粮价,即使灾年,百姓也可以吃上平价粮,吃个半饱,勉强渡日。

在所有的国际贸易之中,粮食是利润最低的,他们从大明输出丝绸、茶叶、瓷器、生丝、漆器、玻璃,从海外拉回胡椒、沉香、苏木等南洋特产,两头贸易,这样才赚钱,大明粮价与外国粮价相差无几,山长水远回,根本无利可图,甚至会蚀本。

但是他们的船队,一船船运回来了,堆积在天冿、厦门、泉州、广州港,这大明粮价稳定。

连皇帝都称赞李旦“修合无人见,勤缘有天知。”要不然也不会同意任命他锦衣卫都指挥使,掌海上锦衣卫事。

大明天灾人祸,风不调雨不顺,西北大旱、北方白灾、东南大涝,西南战乱,粮食大减差,李旦竭尽所能输入粮食,也是有很大缺口,主要是北方大战,大量人口脱产,百姓只能半饱。

所幸者,今年河南、福建大量种植玉米、土豆、甘薯,获得了大丰收,连刚经过战乱的辽镇也在屯田方面大种高产农作物,而实现了收支平衡,因为今日皇帝亲耕于南郊,种了一亩玉米、土豆、甘薯,北直隶和山西的百姓望风景从,大量种植,地方官员纷纷报喜,获得了丰收。

连皇帝都自称番薯皇帝,加以推广,百姓跟风,不少地方喜获丰收,在这风雨如晦的艰难时势,实在是一抹亮光,让人看到了希望,满天乌云散去,就会有风和日丽,莺歌燕舞的好时光。

连米柱都认为,形势大好,他们似乎找到了对付这小冰河期的好方法,只要捱过了这艰难时势,就是中华民族崛起之时。

米柱有多么兴奋和欣慰,梅开四度从未有过,但当他听到了这消息,内心的兴奋和愉快,除了杨如花郡主之外,没有人知道得这么透彻。

这一场穿越,总算没有穿到狗的身上去,身居高位坐享百姓供俸,总算这做了一点回馈百姓之事。

但是又有什么事令他气愤冲天,直接动了杀机,一派黑化的节奏。

因为在许多地方,百姓是丰收了,但是百姓也要交税呀!百姓除了地里刨食,根本没有别的产出,他们交税,只有卖粮一途。

旧时贪官,压榨百姓的手段层出不穷,灾年可以迫得你卖田卖地,无田可卖就是卖儿卖女,丰年就压粮价,让你丰收不增收,至青黄不接的春荒,又抬高米价卖出,总之就让你没有的日子过。

现在更狠,他们直接不收玉米、番薯、土豆这些东西,粮食卖不出去,无税可交怎么办?那是你的事,这衙门里、里正、乡绅们养的税丁可不是白养的,抗税就是造反,不治你一个家破人亡,就绝不收手。

粮食是丰收了,但是官府就是不收,以福建和河南张续我为例,李逢春乃当今帝师,左春坊大学士,福建巡抚,他下令地方官府,必须收这些东西,但是各地官府和乡绅就是不收,官司打到了内阁,本以为内阁会耍太极和稀泥的,谁知内阁直接支持乡绅的做法,下令责斥了李逢春的粗暴做法。

这让米柱十分气愤,他并不排斥权斗,有机构就有权斗,这很正常,但是必须有底线,不能拿天下苍生的福祉,不能在大是大非的问题上斗,这触及了他的底线。

现在粮价平稳不假,但与这些狗官一点关系也没有,是锦衣卫花费了巨大的人力物力在维持,他们庞大的船队支出,也是一个要命的问题,这等于身上有一个不停流血的伤口,无法愈合,迟早会失血过多而死,这也只是维持了让百姓吃过半饱,大半大明的百姓,是在忍饥挨饿,他们不会挑食,有得吃就好。

皇家卫队为什么会人人拼命?一旦招人,争破头一样往里面挤?因为皇家卫队可以吃饱饭,餐餐有肉吃,又不克扣军响,抚恤极重。

这年头,有一顿饱饭吃都可以让人卖命,一饭之恩是真的恩,而不是后世的一句笑话。

任何一种新物种的大规模推广,需要勇气和时机,农民百姓每一个季度的耕种,都是重中之重,不能有丝毫之失,更是不敢冒任何险,一旦有失,全家挨饿事小,交税事大。

为了让他们种,朱由校和米柱可是花了大力气,北直隶是皇帝亲自下场推广;辽镇则是百废待兴,又出现了权力真空,加上军方的命令;河南则是错过了春耕,紧急的补种;福建则是山多地少,土地又贫脊,且早有尝试性种植的成功先例,加上官方进行补贴式的推广,这才成事。

米柱还希望事成之后,获得更多的经验,百姓尝到了甜头,加大推广和耕种的力度,现在官方不认帐,不收这东西,这是要逼死百姓呀!以后谁人还敢种?

不但米柱动了杀机,就连朱由校都动了杀机,大骂道:“内阁这帮夯货,为官还有底线吗?”

米柱道:“新农作物的推广,关系天下百姓福祉,关系到皇家军乃至大明的末来,挡我者死!”

朱由校道:“维新,这件事便交给你负责,有绊脚石,一律踢开。”

米柱语带杀音道:“遵旨。”

现在的形势是对他们相当的不利,新农作的推广失败,对他们来说将是重大的挫折,当年年都饿死人,没有足够的粮食养活这么多人,谈何中兴?谈何盛世?而且他们的皇家军维持不维持得下去,也是个问题。

米柱也与人权斗,但绝对不会用这种东西来作筹码,这些人不可能不知这些玉米、土豆、番薯的巨大价值,它的巨大产量,令番薯皇帝朱由校也马上心动了,这些从政经验丰富,见识阅历过人,不可能不知,但是他们就是无动于衷,说明什么,说明他们口中说着心忧天下,其实只忧自己,只关心自己的利益,这种人良心草就被狗吃了。

以前米柱一直认为,大家同为官员,这些官员们再怎么顽固好斗,也会夸虑一下天下的利益,大明的利益,他们不会考虑,因为他们只会考虑自己,不论是什么,能用来对付政敌的,没有什么不能用的,如果建奴攻入大明,为了揽权,只怕会与建奴合作。

大明的文官,自称是历代最有风骨的,当年大礼仪,有敢喊出:“国家养士一百五十年,舍生取义,就在今日。”又有为了维护祖宗家法,敢在立国本之中与皇帝对着干,让皇帝也退避三舍。

如此声势,历朝历代文官,谁人可比?但这掩饰在祟高口号之下的隐藏着一颗丑陋的心,借着崇高的口号,达到其团体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