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爷子跟顾老大说了昨晚的梦,最后总结道:“既然梦见了,咱们宁可信其有,提前做准备,万一是真的呢。咱们要是不提前准备,到时候事情真的发生了,那就白瞎了老天爷给的提示。就算没发生也没什么,咱们也就是多囤点粮食的事。”
“行,听您的。咱们粮食就先别卖了。家里挖个地窖,都存里头。明年再多养两头猪,多卖点钱。临到政策变化前,还能买东西的时候,多买点。多种点棉花,到时候不能买布了,还能自己织布。”
老爷子点点头,赞同老大的话。又说道:“这事,我得跟爱民提一声,他毕竟是支书。你抽空找借口喊他来家吃饭。”
“得嘞。”顾老大回复了老爷子,又扭头对长宁说道:“二丫,你爱民大大来咱家待会,你就别给他后脑勺了。”
长宁哼了一声,皱了皱小鼻子。这记仇的小模样把大家都逗笑了,让这低迷的气氛好了起来。
奶奶起身去做早饭,又给长宁蒸了鸡蛋羹。
早饭过后,长宁缠着顾老大一起出门,这会没啥事,秋收还差几天,田里也没活干,也就是出来走走,看看自家的地,心里觉得踏实。
俩人去田里逛了一圈,拔了两棵花生,边走边吃。主要是顾老大剥了喂给长宁,新鲜的嫩花生,他自己舍不得吃。
到家门口,遇上从村委会离开的顾爱民。顾老大叫道:“爱民,忙啥呢,来家喝杯水啊。咱哥俩坐会,喝一杯。过两天忙起来就没时间了。”
“也行。你等我回家说一声再回来。不然怕他们中午等我。”
“行,那你快去快回。”
顾爱民又叫道:“二丫。”
长宁傲娇脸,不理他。
“还生气那。你小小年纪,气性咋那么大呢?大爷错了还不行吗?”
长宁翻了翻眼,勉强给了他一个眼神。
“等会我拿糖给你吃。别气了啊。”临走揉了一把长宁的脑袋。
等他走了,顾老大也笑道:“上回你爱民大爷不是就给你糖了吗,你就原谅他呗。”
“他骗人。”长宁委屈道。
“他下次不敢了。下次他再骗你,你永远别理他。”
长宁想了想,点了点头。表示下次就不拿后脑勺对着他了。
俩人回到家,顾老爷子睡回笼觉刚起。上了年纪,一夜没怎么睡,还是得补个觉。
“爹,我跟爱民说了,他一会过来,中午在咱家吃饭。”
“行,家里还有酒,让你娘做个炒鸡蛋,你去看看张屠户家里还有没有新鲜猪肉,来一块。这就快要秋收了,咱们也补补。”
顾老大连屋都没进,领着长宁转身又出去了。他媳妇在后面喊:“你把孩子留家吧,走了这么大会了,她不累啊?”
顾老大听了,弯腰把长宁抱了起来。“我累不着她。”
一家人在院子里摇头。本来这人就疼孩子,二丫一叫他爸爸,简直疼没边了。
俩人从张屠户那里买了二斤猪肉,这会猪肉五毛钱一斤,还饶了两根棒骨:“拿回去给二丫熬汤喝,长得高高的。”
“谢谢张爷爷。”长宁礼貌道。
“嘿嘿,不谢不谢,下回再来啊。”
回到家的时候,顾爱民已经来了,见到长宁,赶紧递上一把糖,特别简单的硬糖块,这个时候也是稀罕物。“二丫,这回就别生大爷的气了吧。我保证,以后不骗你了。”
长宁接过他的糖,矜持的点了点头。
“那让大爷抱一下吧。”
长宁朝他伸出手,被他接了过去。顾爱民感慨道:“打从上回,二丫快半年不让我抱了。”
“你该的,让你闲着没事逗孩子。”顾老大说道。
长宁挣扎着下来,让大人们自己聊天:“我去找哥哥和小二。”
“去吧。”奶奶笑着道。这一看就是要和小哥俩分糖去了。过了一瞬,又追了一句:“喊你二爸他们过来吃饭。”
“好。”长宁头也不回地回答。
大人们进屋坐下,老爷子直接开口道:“爱民啊,这回叫你,是叔有事和你说。”
“叔,您说。啥事?”他虽然有点奇怪老爷子能跟他说什么,但还是态度恭谨地回道。
老爷子刚想把自己的梦介绍一遍,顾老大就说道:“等老二来了一起说吧。不然回头您还得再说一遍。”
顾老爷子:“……”这糟心儿子,老子刚酝酿好情绪组织好语言。
顾爱民一听,心里也就大概弄明白了这事情的紧急程度,应该还不是十万火急,或者说,也不单单是和他有关系。
顾老大话音刚落,顾老二就来了。他们住前后院,走过来也就两分钟。刚才顾老太太喊的那一嗓子,他直接就听见了,根本就没用等到长宁去叫他。
二妈也一起过来了,在厨房帮忙。
长宁和三木、小二在门口分糖。给三木两颗,给小二两颗,自己吃一颗。剩下的给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吃。大队长没少给,有十多颗呢。长宁的小手拿不了,都装口袋里了。
屋子里,顾老爷子把自己的梦说了一遍,又对顾爱民说道:“爱民啊,这事我也不知道真假,最好是假的,咱们都继续过好日子,但万一是真的呢?既然我梦到了,就得跟你说一声,你是支书,以后要是真的像梦里那样,村里人可能还指望你负责呢。”
顾爱民听完,沉默了一会,慎重地说道:“叔,这有可能会是真的。自然灾害的事不好说,但是土地变成集体所有,这事现在就已经有预兆了。”
他说着,抹了一把脸,明显也被老爷子描述的未来震惊到了。
“那这事你就看着办,怎么能提醒大家一下,粮食就先别卖了,多留点。以后咱们也别像梦里那样虚报产量,就按实数报,这样还能给大家留点。”顾老爷子说道。
“行,叔,您放心,我想想办法。既然咱们有了这际遇,那咱怎么也得过得比梦里好才行。”
顾老二也处在震惊之中,他爹竟然得到了老天爷的预警,这是什么好事。
得亏他就是在心里想想,要是说出来了,顾老爷子大概不会留他吃午饭了。
回过神来,他说道:“我都听爹和大哥的,你们怎么干我就怎么干。”
一行人商定以后,简单吃过午饭,酒都没喝,感觉连肉都没有平时那么香了。
倒是坐在小桌上的三小只吃的喷香。大妈妈和二妈都是顾孩子的,自己几乎没怎么吃,都夹给三个孩子和婆婆了。
顾爱民也没有自己出手,他虽然是支书,但是毕竟年轻,震不住人。他去找了老顾家目前寿命最高、辈分最高的老太爷,目前快90岁了,在这个年代绝对算是老寿星了,还是个孤寡老人,平时顾家的晚辈都会隔三岔五去看他,人多,大家错开时间,保证每天都有人上门。
他把情况和老太爷说了一下,又分析说很有可能是真的,但这事毕竟没凭没据,他说出去怕是没人信,想要老爷子出面说。“爷,您就说是您做了梦,得了预警,让大家都提前准备着。就算这梦最后不是真的,那大家也没多大损失,顶多这两年趁着政策没变,多干点活,辛苦点。万一是真的呢,那可就救了不少人。”
老太爷没犹豫,直接就答应了。他老人家把老顾家这一脉当家的人都召集起来,把事情说了一遍,又让大家早做准备。
说起来,很多人也是将信将疑,但这种事真的宁可信其有,都是挨过饿的人,知道挨饿是啥滋味,真的不想再遭一次了。
就这样,从顾家开始往外辐射,顾家是村里的第一大姓,慢慢的,村里的其他姓氏也跟着一起行动了起来,又通过姻亲关系,向周边村庄辐射,也不知道最终影响了多少人。
顾老大兄弟俩这两天就开始挖地窖了,先把老大这边的挖了,再把老二那边的挖了。窖口隐蔽点,挖深点,做好防水、干燥,工程也不算小。
忙完了这个,又开始秋收。
长宁自告奋勇,承担了往地里送水的活,毕竟家里就剩下奶奶了,她老人家还是裹过小脚的,走路不方便。往年都是奶奶去送,走一趟,回来腿脚都不是自己的了。
奶奶不放心她,一个人拎那么大一个瓦罐,怕她路上摔了。长宁拍拍小胸脯:“奶,我劲大着呢。”
奶奶笑得不行:“就你这小身板。”
“那我和哥哥一起去。”长宁说道,反正大家是合起来干活的。干的时候一起干,收获的东西分开。
爷爷奶奶跟着大儿子过,老头还能干,也没让老二出孝敬钱。也就是过年过节,老二给二老买点东西,是个心意。
“行,奶给瓦罐绑根绳,你俩拿木棍抬着去。”
就这样,整个秋收,长宁和三木每天抬着瓦罐往地里送水。长宁总是趁奶奶不注意的时候往水里加点灵泉,最近活太多了,给大人们补补。
这边秋收忙的热火朝天,那边接到信的顾老三又羞又恼。毕竟顾老爷子信里说的都是真的,也把他的遮羞布完全扯掉了。是的,他抛弃了自己的女儿,但只要没人说,他就假装自己也忘了,好像没有这回事,但这回顾老爷子说的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他心理上就有点受不了。
顾老三的媳妇宋玉霞看到这封信,面无表情地说道:“既然这样,就当咱们从来没生过这个孩子。”
“你这是什么话?”
“怎么了?我哪儿说错了?咱们的确从来没养过她,当初送她回家,还是让探亲的战友顺路捎回去的,就带了小半袋奶粉,就连她路上能不能活下来,咱们也不确定。从那个时候起,我就当我当年生的那个孩子已经死了。”宋玉霞冷漠道。
顾老三叹了口气,媳妇现在又怀孕了,也不可能把老二接回来。就这么着吧。
他拿出顾老爷子写的声明,在上面签下了自己的名字,又按下了手印,宋玉霞也是一样。
他没有写回信,直接把声明寄了回去。总不能回信说“就当我们没生过这个孩子”或者说“就当我们的孩子已经死了”吧,那也太不是东西了。但是说别的,他也没脸说。
从这刻开始,他和老家的联系,大概就断了吧。
收到这份声明的时候,秋收基本忙完了。顾老大看到除了这份声明以外空荡荡的信封,心里对老三失望极了,又替二丫和爹娘感到寒心,这是不养二丫了,连爹娘也不要了啊!
顾老大将信递给老爷子。
老爷子沉默了一会,说道:“我就当没这个儿子了。从今天开始,咱们都当没这个人。”
老太太听的直抹眼泪,她也不明白,老三出门当个兵而已,怎么就把自己当成这样了。
他刚当兵那几年,老家还时常给他写信寄东西,他也会回信,虽然没寄过东西,但是大家也没说啥,毕竟那时候当兵条件也不好,能吃饱饭就不错了。
后来他成亲,结婚前给家里写信,让家里给他寄东西。两位老人也为他高兴,给他寄了一些结婚用品,衣服被子之类的。此后,他就没再回信。
后来二老再写信,他也没再回过。全当老家的父母不存在了一样。生了二丫以后,直接让人给带了回来,连句话也没有,更别说给二丫抚养费了。
“狼心狗肺的东西。”老太太恨恨地道。从这以后再也没提过顾老三。
二丫正式成了顾老大的女儿。从此以后,家里人也不再叫她二丫,就只有一个女孩,叫什么二丫。
顾家人聚在一起给她起名。顾老大说:“我就希望孩子能长长久久的平安快乐。”
不知道为什么,和前途无量之类的美好愿望比起来,他更加希望孩子能平平安安。这似乎是他心底的执念。
于是,老爷子拍板了,就叫顾长安。
长宁:“……”
慢慢的,二丫这个小名被大家遗忘了。所有人都叫她安安。
上辈子,原主不叫这个名,叫顾悦。
1955年平静的过去了。
1956年,整个村庄显得更加忙碌,家家户户都牟足了劲干,家里多养了畜禽,下地更加勤快,连一些以往不会种的荒地,也被开垦出来种上了土豆红薯。
稍微有点闲暇,还组织起来去挖深井储水,顾爱民想办法弄来了水泥,给井底做了防渗处理,井上盖上盖子免得蒸发。
长宁也凑了一把热闹,她找到一个适合打井的地点,缠着爸爸在这里挖储水井。顾爸爸拿她没办法,就在这里开挖。
在哪儿挖不是挖呢?大家就在这里一起挖了起来,结果挖着挖着,底下出水了。
大家伙:“……”
挖完了这个,接着问:“安安,下一个在哪儿挖?”
安安一脸无辜,带着大家这儿一个那儿一个的挖,一共挖了7个,有3个出水了!
见差不多了,安安也不再指挥,只说自己玩够了,不想再去看挖井了。
大家也觉得心满意足,毕竟多了3口井呢。又把原来吃水的几口井轮番往下深挖了一下,确保出水量。
在原来的水库所在地周边也种满了树,希望能有阴凉帮助减少水分蒸发。
劳动人民的智慧真的不容小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