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于夫人也是同样的意思。

不过她一般不会公然跟自己的儿子唱反调,所以由着赵剑鸣说了。

于坦道:“祖母年纪大了,行路应该不会太快。昌哥儿身体结实,有乳母和乔姨娘一同照料,应该不会有问题。”

“到时候又要派人回来接他们也麻烦,还不如一道同去也好有个照应。”

昌哥儿就是乔姨娘的儿子。

田氏如今也是快六十岁的人了,不过她一向保养得好,身边的子女和孙辈都很孝顺,她身体一直都很康健。

受家里人的影响,她每日风雨无阻打拳练剑锻炼身体。不说同个年纪的人,就是有些年轻人都比不上她。

拿一个刚出生没多久的孩子跟田氏比,于坦也太搞不清楚状况了。

不过赵剑鸣看于坦的意思,也知道他已经做了决定。

“相公既要带桥姨娘母子一同上路,那你就照顾他们吧。到时候我跟祖母一起,又要带几个孩子,也顾不到旁人。”

得知妻子要做甩手掌柜,于坦也很无奈。

如今形势不比从前,赵剑鸣不松口不办事,他还真拿她没有办法。

“只是吩咐下人照料一下他们,并不会花你多少时间。”

赵剑鸣嘴角扯了扯,“相公吩咐下人也是一样的,你是这个家的主子,下面的人还能不听你的不成?”

不想跟于坦多加攀扯,赵剑鸣抱着一岁多的儿子进了内室。

于夫人往里面看了一眼,见赵剑鸣走进去了,才亚低声说道:

“明王得了天下,剑鸣的父亲一个王爵是跑不了的,到时候她就是有俸禄的皇家郡主了,你少惹她生气吧。”

“反正都是一路走,你多安排两个下人照料乔姨娘和昌哥儿就行了。”

不管嫡的庶的,都是于夫人的亲孙子,于夫人一样疼爱。

于坦:“娘说得是。”

晚上,一家人坐在一处用饭,赵剑鸣提了意见。

“家里东西很多,全部带上难免跟不上大部队,也不方便。爹,娘,不如我们轻装出发,东西压后运送如何?”

于夫人道:“那怎么行,咱们先到东都没东西用,岂不是都得重新置办?那多花钱啊。”

赵剑鸣解释:“常用的物品自然跟着一起,我说的是大件的东西。只是晚些时候到了再布置,不会影响我们的正常生活。”

“而且伯父已经派了军队沿途剿匪,路上应该不会再有匪徒劫道。”

于丛辉一锤定音,“阿坦媳妇说得对,你们跟着老夫人一起走,就应该一切从简,不要给老夫人他们添麻烦。”

当家人都做了决定,于夫人也不敢再多说什么。

赵文茵那里就简单多了,季父官职不高,他隶属于镐京城的地方官,不可能跟着一起到东都。

季家人都留在镐京,只有季禹中跟着赵文茵同去东都。

季禹中的后院简单,自然一切都听她的。

跟着田氏他们一同出发的人还不少,许多高级将领和官员的家属都随他们的队伍一起走,倒是热闹不少。

赵剑鸣带着四个孩子单独坐一辆马车跟在二房的后面,于夫人心疼小孙子昌哥儿,就叫了乔姨娘母子跟她同乘。

随田氏一道走有个好处,那就是一路上都有人安排好在何处歇脚,根本不需要他们操心。

这日前不着村后不着店,大部队驻扎在一处有山有水源的地方。

赵剑鸣带着几个孩子去陪田氏说了一会儿话。

田氏感慨道:“咱们虎哥儿都这么大了,也不知道老太婆我什么时候能抱上曾孙子哟。”

双胞胎兄弟头胎生的都是女儿,如今赵家第四代还没有男丁。

田氏倒是不重男轻女,不过有了曾孙女,自然也想要曾孙子。

赵剑鸣笑着宽慰:“阿湛媳妇已经怀孕了,相信很快就能听到好消息。”

冯氏哼了哼道,“您老人家只能指望阿湛他们兄弟了,老四那个鬼样子,如今连个媳妇儿都没有。”

说到弟弟赵静,赵剑鸣也不说话了。

如今冯氏提到这个儿子就容易发怒,当着众人的面,赵剑鸣可不敢触她的霉头。

赵文茵也不说话。

只有田氏不用看晚辈的脸色,她不赞同道:“阿静既然喜欢平家那姑娘,你就让他娶了人家又如何。拖来拖去,等年纪拖大了,他还是不愿意娶别人怎么办?”

冯氏咬紧牙关:“娶谁不好,偏要娶一个村姑。反正我是不同意的,他若真要娶,那就从我身上踏过去。”

他们赵家是什么人家,配什么人不行偏要娶个家世低贱的村女。

但凡平小花有个当官的人,她都有可能松口让她嫁进来。

田氏忍不住摇头。

若是从前,她可能劈头盖脸就是一顿骂。

如今年纪上来了,大夫说她要忌情绪波动太大,否则容易耗费心神。

她好日子没过多少年呢,如今也不用为儿子担心犯愁,她就想保养好身体,好好享受享受。

后辈的事情她也不想多管,不过有时候劝解一二罢了。

“那就看你跟阿静谁耗得过谁了。”

田氏看得明白,别看赵静那小子平常一副无所谓的样子,一旦认定了九头牛都拉不回。

且看冯氏愿不愿意让自己唯一的儿子孤独一辈子了。

扎营起锅烧饭,赵剑鸣的晚饭是跟着娘家人一起用了。

用过饭之后刚准备回去休息,就见于坦急匆匆朝他们这边赶过来。

看他脸色焦急,像是有急事的样子。

果然,人一过来就说乔姨娘的儿子上吐下泻,急需大夫看诊。

于家就养了一个大夫,不过来的时候刚好于丛辉旧疾复发,大夫留在了府中,并未跟他们一道出发。

因此这会儿只能过来求助田氏了。

赵家人多,一共有两位大夫随行,照顾田氏的还是一位经验非常丰富的老大夫。

得知是孩子病了,田氏也没有刁难,叫下人带着他去请赵家的随行大夫。

看着于坦匆匆而去的背影,赵剑鸣撇了撇嘴,“跟他说了不要带那么小的孩子不听,这下出问题了吧。”

冯氏问:“我记得你那庶子两个月都不到吧?”

赵剑鸣:“过几天就两个月了。”

田氏不赞同道:“大人都容易水土不服,这么小的孩子跟着大部队赶路,他们也太不当回事了。”

赵剑鸣也不愿意自家的事情影响娘家人,遂起身道:“祖母,我过去看看。”

“到底是于家的子孙,去看看也好。”

赵剑鸣到时,大夫已经在开药方了。

只是这荒郊野岭的,也没有地方抓药。田氏那边倒是有药,于家却不好意思再麻烦打扰他们。

好在赵剑鸣管家有方,随行的行李中既有两箱常用的药材。

药方递给于坦,于坦也只能交给赵剑鸣去取药材。

赵剑鸣看了一眼,交给管事妈妈带着药童去拿。

“孩子到底是什么病症?”赵剑鸣问道。

于坦:“大夫说是多种原因造成的上吐下泻,具体怎么造成的也无从考究。”

赵剑鸣凑过去看孩子,乔姨娘担心她有什么动作,侧身挡住了赵剑鸣的视线。

赵剑鸣可不给她面子,冷哼一声训斥道:“昌哥儿叫我一声母亲,他也是我的儿子,乔姨娘这是做什么?”

看到乔姨娘如此小家子气,于坦也来了气。

“你这是做什么,众目睽睽之下,难道剑鸣还能对昌哥儿不利不成?”

乔姨娘眼泪一下就流了出来,“少爷,妾身也是担忧孩子,一下乱了分寸,不是故意的。”

“担忧孩子,你就不会为了自己想尽办法让一个不到两个月的孩子长途跋涉了。当初我的话你们不听,现在又疑心我会害孩子,以后乔姨娘母子的事情我也不管了,正好随了乔姨娘的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