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历史军事 > 三国浪荡子,却成了千古一帝 > 第629章 因噎废食,还是居心叵测?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629章 因噎废食,还是居心叵测?

不得不说,这荀彧还真说到了重点。

也说到了陶应的心坎上。

那些古代的官员们,认为声势浩大的官员选拔会花很多钱的想法,其实是真的是在自欺欺人!

其目的!

无非是为了维护某些个人或所在的团体的利益而已!

不是因噎废食。

而是居心叵测!

想到这里,陶应忍不住说道:

“据孤所知,牂苛郡(今贵州省)曾有一位“小儿书院奠酒”(相当于小学校长),贪污钱财竟达三亿以上!

而大汉天下贪污钱财达数亿、数十亿者不可胜数!

大汉天下官吏,鲜有清廉者,几乎是大官大贪,小官小贪,无官不贪,人人都贪。只要进入了大汉朝的官吏体系,就如同是进了一口黑色的染缸,就算你是白的进去,也很快染成黑色。

这些大大小小的、如同硕鼠一样的官吏,所贪污的钱财加起来,何止百亿千亿?!而他们在贪赃枉法的过程中,给大汉朝造成的直接或间接的损失,恐怕还要更多!

因此,官吏的选拔,乃是重中之重。

投入再多的钱也是值得!

若是将投入的这些钱比喻成商家的投资,那么……只要是能选出清廉的、有能力的官员,就等于是做成了一笔……“一本万利”的交易!

如此,咱们又有什么理由不去做呢?”

这段话,说得有理有据。

发人深省!

众人闻言,都纷纷赞叹:“大王圣明。”

就连刚才持反对意见的张昭听了,也只好点头道:“大王英明,微臣受教了。”

但是,张昭终究还是不能放下自己的观点。

想了一下,又道:“微臣并不是反对选拔清廉且有才能者为官,只不过,对选拔的方式不敢苟同。

官员的选拔,是吏部该做的事情。

而不是百姓该做的事情。

吏部自有选拔和考核标准,也有对绩效的考评规定,比如说:人口增长、粮食产量、水渠水利、犯罪人数、学生人数、乡绅民望等等。

既然已有吏部在考核和选拔官员,再让百姓参与选拔和绩效评定,岂不是劳民伤财,多此一举还得不偿失,甚至……甚至是有些添乱?”

陶应没有正面回答。

而是又看向荀彧,问道:“文若,这事……你怎么看?”

荀彧一愣。

见陶应又让自己发言,只好开口说道:“荀某之前并不是很了解大王,最近与大王相处比较多的时间,基本上理解了大王的施政理念。

在大王施政理念中,身为大夏国的官吏,其实是有两个主人。

一个是大王。

一个是百姓。

吏部的选拨和考核,是为了让官吏们向大王负责;而百姓的《满意度调查》,则是向百姓负责。

两种方式兼而用之,才能选拔、培养出真正清廉且有能力的好官。这应该就是大王想要这样做的本意。”

这格局!

显然比张昭要高出不少。

陶应点了点头。

随后又摇了摇天,缓缓地说道:“文若说得没错,但是,却还是有失偏颇,并没有说完整。”

顿了一下,又道:

“还有一个原因是……偏听则暗,兼听则明!

说句实话,地方官吏报给朝廷的数据,又有多少是真实可信的,尔等一个个都比本王还清楚。

汉灵帝年间,据说有县令虚报粮食产量为亩产三万斤,该县令不仅没有受到处罚,还因此而获得晋升,乃至于……飞黄腾达。但是,实际情况是,该县的百姓易子相食,十百存一!

长期以来,官吏之间各种关系盘根错节,官官相护,彼此同心协力维护着属于共同的利益,保守着属于共同的秘密。

沆瀣一气,狼狈为奸!

如此,朝廷拿到的数据又有几分真实,几分可信,多少水分,多少泡沫?!更有甚者,朝廷之中,也有人参与其中。正因为如此,才有“朝中有人好作官”的说法。

咱们不说已经败亡的大汉朝。

只说正在崛起的大夏国。

现在的国都郯城!

每到逢年过节,有多少人来送……“土特产”?

送土特产者络绎不绝,他们都是地方上的官吏,都在削尖了脑袋为京城的大官们送礼。

而那些所谓的“土特产”,实际上是金银、珠宝、珍玩和美女。只是借土特产之名,而行贿赂之实。

这些,还都是在本王的黑狼卫和寒鸦司的监管下发生的事情,若是没有黑狼卫们和寒鸦司的监管,都不知道会闹成什么样子!”

这番话,说得极其严厉。

甚至是杀气腾腾!

在场的许多官吏,皆为之而吓得脸色苍白,甚至瑟瑟发抖。

再也没有人敢吱声。

……

陶应看了一眼被彻底镇住了的一众臣子们。

又缓和了一下语气,开口说道:

“逐利好色,乃人之本性,千百年来官场尽是如此,较之秦汉,吾大夏要好过很多了。但是,要从根本上改变这一状态,还是要引入“百姓监督”四字。

而让百姓填写《官吏满意度调查表》,只是“百姓监督”的第一步,以后还会不断拓展,让百姓拥有更多的评价地方官吏的权力,甚至弹骇地方官吏的权力。

唯有这样,咱们大夏国才有希望真正崛起,并且永远屹立于世界民族之巅,望各位爱卿,与孤共勉!”

众人闻言。

不管你心里愿与不愿。都大声说道:“大王圣明,愿与大王共勉!”

……

陶应仔细地感受着这些臣子们对自己的恭维。

穿越这么多年。

一直在与人勾心斗角。

这种环境,早已将陶应改造成了一个非常敏感的人。

闻弦歌而知雅音!

哪些声音是发自内心,哪些声音是为了敷衍,陶应都能听得出一些大概。以及众人的表情和眼神的细微变化,也能让陶应感受到一部分大臣们的内心所想。

很明显,有不少人是不以为然的。

尤其是大夏国的一些老臣,有些人的眼中甚至闪过一丝怨毒之色。他们并没有因为自己的英明而真心崇拜和拥护自己。

他们……只是需要自己帮他们打天下!

然后,成为他们的代言人。

以前,自己曾经有过这种感觉,当他们试图操纵太子储位人选时,自己就感觉到了他们的心思。

而如今,曹操败了,魏国灭了,蜀汉刘禅不堪成为大夏对手。

在没有外敌的情况下。

内部矛盾会变成主要矛盾。君臣之间的斗争会变得更加激烈!

这一刻,陶应终于明白了。

明白了历史上的那些开国皇帝们,为什么都要……大杀功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