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知道,这里可不是靖难之前的南京。
宣府大同绥远三镇的明军距离京城不过百余里。
舍弃辎重,快马疾行,前一天收到权臣谋逆的诏书,第二天奉诏平叛的先头骑兵就能抵达京城九门之下。
而对于这些手中有钱有粮的北方将门军阀,孝宗丝毫不怀疑他们能抵御住驱逐权臣,行霍光之事,权倾朝野,青史留名的诱惑。
每当桂勇想起自己当初被安排到绥远任副总兵时,孝宗皇帝给自己传的密诏中那“若朝无正臣,内有奸逆,将军当奉诏举兵诛讨”,匡扶王业,留名千古的大饼时。
自己内心的激动之情简直无法言表。
现在想来,孝宗皇帝那张温和,平静的面容,让如今的桂勇为当年自己的年轻气盛而惭愧之余,不觉有些后怕。
那位孝宗皇帝对于人心的把握着实太过于可怕。
以至于这么多年,纵然明知那位孝宗皇帝早已龙驭上宾,纵然在梦中,桂勇对于那位平日宛如凡人一般的天子却丝毫不敢有任何轻视之心,有时候夜晚想起,当初孝宗皇帝召集自己前去,赐自己龙骨御剑,让自己以家族秘传之法加以冶炼,以在未来必要时借此匡扶王业。
当时的桂勇看着面前天子眼中偶尔闪烁过的金色光芒。
心中除了惊惧于天子为何对自己家族秘术如此了如指掌。
却也并未多想。
但之后在孝宗皇帝死前前一年,也就是弘治十七年,桂勇收到了孝宗亲笔题写的死后谥号神主之后。
方才惊觉那位天子将一切都已经料到,且将自己的后世全部布置妥当。
如若当时自己胆敢有半点异心……恐怕……
想到武宗皇帝继位,立刻马不停蹄从藏地赶来护驾,坐镇京师的密藏高僧们。
桂勇已经不敢再深想下去。
他凝视着面前这孝宗皇帝神主。
那位天子十八岁登基,统御天下十八载。
不仅仅凭借精妙的权数在天下各种势力之间周旋。
而且他统治天下之时,开创了明廷难得没有大规模战争的年代。
这不仅仅得益于他令各地军镇自筹军饷,军事权利步步下放。
更加得益于他对于当前局势敏锐的把握。
对内,他顺应了天下经学世家和妖魔豪强的要求,驱逐京中佛道。
但却频繁开办大小经筵,频繁召天下大儒名士入宫讲圣王之道,一方面是保护自己的生命安危。
另一方面则是向天下展示他追求仁政,不像效正统成化那样妄开边衅,劳民伤财,与民生息的决心。
为展示决心,孝宗皇帝不仅亲自参与编纂了大明刑律的工作,废除大明律中的诸多酷刑。
并严明刑律,抚恤贫弱,宁可朝廷财政连年赤字,也要免除受灾各地的赋税,并宣告天下,以示皇帝恩慈。
孝宗皇帝很清楚,先不说各地豪强早就对明廷阳奉阴违,就算朝廷真的收到了钱,也落不到国库之中。
倒不如直接说清楚,于是各地官员呈给皇帝的奏疏中,凡是提到地方受灾,要求减免受灾地区的赋税时。
孝宗皇帝不光减免,更是干脆下令所有受灾地区赋税一律全部免除,并张榜广而告之。
至于朝廷没钱怎么办。
豪强士绅有钱,借就是了。
治理苏州水患时,朱佑樘为了犒劳民夫,变卖了部分宫财,并向朝臣借了笔钱,直接换来牛羊酒肉命专使送到民夫手中。
而对于军队中军官待普通军户如同奴婢,任打任杀之事。
他连发多道诏令对此表示严厉谴责,并下令任何人不得役使团营军士。
对外,则奉行和平政策,北方鞑靼交由军镇自行抵抗,给予了这些为了保护自己的财产抵抗意志前所未有坚决的军镇极大的自主权。
反而取得了极大的战果。
蒙古小王子在弘治期间多次南下均被北方各地军镇自行击破,见南下劫掠无任何油水可捞,不得以遣使明廷请求修好通商。
对西北和南方,孝宗一改之前宪宗咄咄逼人的外交政策,平等相待,赢得西域和南方各国好感,孝宗在位期间,明廷并未发动过任何一场侵略战争。
与他的父亲爷爷以及历代祖辈甚至他的儿子呈鲜明对比。
唯一一次对西北的用兵,还是应哈密和西域各国的邀请,明军汇同河西诸卫及诸部落族数千人,袭哈密城,出兵驱逐了残暴的阿黑麻和吐鲁番军队,重新赐哈密王天子金银官服,“给金印,冠服”,恢复当地的统治。
三征哈密,不取寸土,无疑赢得了周边各个势力的信任,为已经在无休止的征战中起义不断,外患不止,摇摇欲坠的明廷赢得了二十年休养生息的宝贵时间。
于是弘治一朝,原本因为明廷贪欲无度而断绝交通,终止通讯的邻邦安南、暹罗、乌斯藏、琉球、占城、撒马儿罕、火剌札、爪哇、日本等国重新开始与明廷贸易通商,朝贡体系重新开始运转。
而对西南的土司,明孝宗一改之前英宗宪宗直接出兵干涉,强迫其归顺明廷的政策。
孝宗明面以安抚为主,暗中则挑动西南各土司之间的纷争,利用领土水源等资源归属问题大做文章,激化矛盾。
在蛮莫之争的问题上,明孝宗有意将交通要道蛮末交给势力相对较弱的木邦土司管理,引发孟密等土司的不满和对蛮莫的觊觎,为了争夺这条重要的商路。
孟密和木邦展开了惨烈的战争,并且随着西南各个土司的不断加入,战争规模不断升级,明廷通过封锁边境,吸纳灾民,供给武器,及时册封新的土司酋长,以保证战事持续,不断的通过战争消耗着西南各个土司的实力。
毫无疑问,孝宗皇帝是一位极好的天子。
桂勇想到这里,他望着头顶那道直冲那名为大衮的海中邪神而去的金龙时,目光不由得十分复杂。
通过减少征战,例行节俭,轻徭薄赋。
从孝宗成化二十三登基,到弘治十八年被妖魔所害。
长期为无休止的对外征伐和内部叛乱和饥荒所摧残的大明普通百姓,终于迎来了一个难得的喘息之机。
大明的人口从弘治初年开始的口到弘治十八年增长至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