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日,北城内外的形势,可谓是一日八百变。
好在,在边打边骂,边骂边打的过程中,两军主帅终于......累了。
已经干了一天一夜了,铁打的人,到了这会儿,也是没劲儿了。
于是两军再一次达成了停火协议。
要再不停,他们双方都能把对方给累死。
也正式因为这回停火,双方都有了时间,回想琢磨起了双方冲突的起源。
一直死死躲在角落里的卢尚书,捶胸顿足地跟裘胜保证,世子铁定是康王派人来掳走的。
目的就是挑拨他们跟宁王军干仗。
而宁王军那里,也有匡大将军派来给自己儿子保驾护航的老部下,分析出,整件事的始作俑着,肯定是康王那伙人。
终于。
裘胜和匡武才,派了双方的副手,谈起了合作。
是的,两位主将,被副手劝住了,都没有出面。
要不然,才刚刚缓了口气的将士们,估计又得干起来。
毕竟这两位也不知道是为了什么,两句话没说完,就能互相抄家伙。
两位副手,外加一个当中间人的卢尚书,和几个带兵的校尉千户,终于达成了一致的意见。
双方各自抽调出三千人,绕道西城门,试试从那里能不能找到突破。
其余剩下的约莫三万人左右,就死死围住北城。
另外,双方还要各出五百人,扩大一下他们的封锁范围,外加日夜巡逻。
裘胜的副手觉得,之前他们吃的那些个暗亏,肯定是康王派人走了王府的密道出城来搞事儿的。
一般来说,王府密道,都会直接通往城郊。
至于通往城郊哪里,虽然暂时还没人知道,但是扩大封锁,加强巡逻,肯定是不会错的。
“咱们只要死死封锁住聊城,不出十日,他们城里自己就会乱起来的。”卢尚书如此说道。
匡武才的副将,名叫卫戍,他很同意卢尚书的说法,“没错。聊城乃是聊州第一大城,之前因为聊州闹匪,所以大部分有办法的人家,都搬到了城里。
保守估计,如今城内的居民,没有五十万,那三十万肯定是有的。
三十万人的吃喝,看他们怎么解决.........”
“万一,我是说万一,”裘胜的副将,名叫林仓,他开口道:“他们城里要是粮草充足呢?”
“三十万人,一天需要消耗多少粮食,你可知道?!”卢尚书问林仓。
林仓皱眉开始算,一个军人,一天吃两顿,一顿就算吃二两米........
“十五万斤米,”卫戍回答,“咱们南方人喜欢吃米,按照咱们军中的用量来算,基本上三十万大军,一天需要十五万斤米。”
“没错。”卢尚书胡乱点头,他才不知道军中一天要消耗多少米呢!但是他选择相信卫戍。
这人看着,比那叫林仓的可要靠谱不少。
就听卢尚书说:“平民百姓,一般囤粮不会太多,再加上之前聊城粮价高,百姓赚的又少,所以囤的就更不会多了。
你们想想.......十五万斤米一天,聊城哪家粮商能有十天的库存?
咱们且先按兵不动,等他们聊城里自己杀起来了,自然就会有人替咱们开城门的。”
两位副将点点头,皆说这个主意,绝妙。
...............
城楼上。
看到终于平静下来的城外战场,季崇宁突然想到了一个事儿。
他差人去喊了孟知府来。
结果喊回来的,确实孙大人。
孙大人道:“孟知府病着,所以只能由下官暂代孟知府的差事。您.......有什么事儿,尽管吩咐。”
孙瀚文虽然还不知道季崇宁的身份,但是他知道季崇宁是张侍郎的学生。
而且看他这派头,再加上城楼上所有人都对他恭敬有加,孙大人靠猜,就能知道季崇宁这身份肯定不简单。
少说,也得是个世子郡王。
所以孙大人说话倒也算是客气。
季崇宁皱了皱眉,问道:“孟知府的病,难道就没好的时候?”
“呵呵呵呵,好的时候也有。不过就是夏天暑热,孙大人来巡视了两次工地之后,就一直缠绵病榻至今。
没事没事,一切都以孟知府身体为主。有什么事儿,这不还有下官和府衙的诸多同仁在嘛,不碍事不碍事。”
该说不说,孙大人别的本事不大,这偷摸着给人瞎眼药的本事,还是挺大的。
季崇宁想着,现在也不是追究孟知府到底是真病还是假病的时候。
于是他收敛了心神问道:“你可知,聊城几大粮商在城内的存量有多少?”
“您这可真是问对人了!”孙大人笑眯眯道:“下官夫人跟咱们城中最大的粮商,邵氏粮行的二夫人,素来交好。
她偶尔跟下官提起过,说邵氏粮行一般是三到五日,有自家马队来调拨送粮。
因为邵氏的粮铺,在咱们......”
“说重点。”季崇宁打断了孙大人的长篇大论。
孙大人眼珠子一转,说说道:“应该有个两三千石左右。”
不多啊。
季崇宁皱了皱眉。
“您问囤粮,是为了.......防止外头围困咱们吧?”孙大人突然开口问道。
季崇宁没有答话,只是目光森然地看着孙大人。
这眼神,不说凶神恶煞,但确实也有点渗人。
良久之后,季崇宁才点点头,“有这个担忧。”
“呵呵呵呵呵呵,这不巧了吗?!”孙大人笑得跟个狗尾巴草似的,“之前下官也有过这个担忧。
所以前两日,乘着城南还没什么人围堵咱们的时候,下官一口气借来了城里几乎所有的马车牛车,把兴民仓的储粮,全拉城里来了。”
“当真?!”季崇宁双目突然一亮,“有多少粮?”
“一共是五万六千石,吃省点儿的话,够咱们全城三十万百姓吃上两个月的。”孙大人如此说道。
“冬月说了,”宋柯突然走了过来,加入了讨论,“我们德和山庄的粮食,留出给慈安堂的,悉数捐给衙门。”
“她什么时候说的?”季崇宁扭头问宋柯。
“早上她走的时候跟我说的啊。”宋柯不明所以。
“她怎么不跟我说?”季崇宁不满道。
宋柯气得直跺脚,“现在是争论这个的时候吗?!”
“........常平仓的粮食,本王悉数征用。孙同知,你布置下去,三日之后,每个街口都设粥铺,每日每人可领两碗粥。先确保百姓不饿死。”
季崇宁如此说道。
“王.......王爷?!”孙大人支支吾吾。
姓季的王爷?!
他们大荣朝什么时候该朝换代的,他怎么不知道?
“什么姓季,莫要胡说,还不快参见文王殿下?!”宋柯朝孙大人赶紧使了个眼色。
孙大人心里又是无数个问号。
文王?!
他们大荣朝哪儿来的文王?!
他被关在府衙也不过才三四天的功夫啊,到底错过了什么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