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叫什么名字?”
徐荣问道。
“他没说,只是让我把这个给将军!”
侍卫将一张纸条递给了徐荣。
“王允!”
徐荣一脸疑惑地接过纸条,然后打开一看顿时怔住了。
他微一沉吟,将纸条烧掉,然后一脸严肃地叮嘱侍卫:“让他从后门进来!”
其实,这么敏感的时候,他根本不想和王允扯上关系。
但他又很好奇,对方找自己究竟有何事。
不多时,徐荣在书房见到了卫宁。
“不知王司徒让你找我所为何事?”
徐荣一边打量卫宁一边问道。
他没想到王允下了大狱,还能和外面联系上,看来其党羽还没有被一网打尽。
“徐将军不必担心!”
看徐荣一脸谨慎的样子,卫宁微微一笑,不卑不亢地道,“我来找将军只是想问几个问题,问完就走!”
徐荣在打量他,他也在打量徐荣,揣摩着对方的性格。
徐荣约莫三十出头,身材高大,双眼有神,其相貌长得有些像胡人,这可能与他出生辽东有关。
“好,你问!”
徐荣双眼微眯,盯着卫宁,感觉眼前此人十分神秘,其身上竟然有一种杀伐之气。
“如今汉室衰微,群雄并起,而董卓偏安一隅,如冢中枯骨,不知将军今后何去何从?”
卫宁语出惊人,一针见血,徐荣如遭雷击呆立当场。
最近一段时间,他一直就在为此事而忧虑,经常辗转反侧夜不能寐。
董卓的情况他比谁都清楚,照现在的势头发展下去,用不了三五年,凉州军绝对完蛋。
也就马腾、韩遂等人不明情况,要是他们知道西凉军的真实情况,到时发兵来攻,长安城能不能保住都很难说。
“将军正值盛年,难道就此沉沦,不想施展抱负,建功立业,青史留名!”
卫宁见徐荣脸色数变,继续追问。
“我何尝不想,但眼下情形实不能也!”
徐荣终于忍不住,无奈地叹口气道。
董卓虽然残暴,但对士卒很优待,隔三差五便命人带他们到关中劫掠,在军中威望很高。
“将军,如果我说,冠军侯来了长安城,准备除掉董卓,你会不会助他一臂之力!”
卫宁盯着寻荣缓缓地道。
“什么?”
徐荣大惊,“蹭”的一下站了起来。
“你——你是说冠军侯来长安了?”
“真的吗?!”
徐荣一脸惊诧地看着卫宁。
“将军莫要激动,我是说如果!”
卫宁掏出蔡琰的香帕,云淡风清地擦了擦被徐荣溅到脸上的口水。
“不好意思,让壮士见笑了!”
徐荣老脸一红,也感觉自己有些失态,干笑一声坐了下来。
“将军,如果冠军侯真的能来长安,你会助他诛杀董卓吗?”
卫宁再次问道。
“我不知道!”
徐荣摇了摇头沉声道:“只有亲眼见到他,和他谈过,我才能做决定!”
“好!”
“那我们重新认识一下,我就是冠军侯卫宁卫长生!”
卫宁起身抱了抱拳郑重其事地道。
“你是冠军候?”
“哈哈哈哈!”
“壮士莫要说笑!”
徐荣大笑几声,一脸不信,心里甚至有点不悦。
自己和他谈论关乎生死存亡的大事,对方却在和自己开玩笑。
如果不是看在王允的面子上,他早就把对方轰出去了。
“徐将军莫急,你先看看这个再说!”
卫宁说着,从怀中取出印信和血诏,放在徐荣眼前的几案上。
“这是……”
徐荣一脸疑惑地拿起紫绶金龟印和血诏。
等他看完后,眼睛瞪得溜圆,拿着印信和血诏的手都在颤抖。
“你真是冠军侯!”
徐荣一脸震惊地看着卫宁。
“如假包换!”
卫宁点了点头。
“末将徐荣徐铁山拜见冠军候!”
“刚才多有冒犯,还望侯爷多多见谅!”
徐荣慌忙抱拳行礼。
他怎么都想不到,眼前之人就是打败南匈奴,控制着一州一郡,百万人口的冠军候、并州牧卫宁。
而且这冠军侯果然名不虚传,竟然敢独闯虎穴,这份胆识和气魄,实在令人钦佩。
“铁山不必多礼!”
卫宁将徐荣扶起,肃然道:“铁山,现在形势危急,为了大汉,为了社稷,也为了天子和百姓,我需要你的帮助,你可愿意助我?”
“末将仰慕侯爷久已,今日有缘相见,我愿投入侯爷麾下,任凭侯爷驱策,绝无怨言!”
徐荣激动地对卫宁道。
董卓偏安一隅,老朽昏聩,而且臭名昭着,反观卫宁,还不到二十岁就已经是冠军候,手下更是人才济济。
一个是夕阳,一个是朝阳,这还用选。
“好!”
卫宁大喜,激动地拍着徐荣的臂膀:
“有你相助,大事可成!”
……
长安客栈内。
“军师,侯爷还没回来吗?”
刘黛一脸焦急地来到贾诩房间。
“公主莫及,侯爷应该快回来了,请公主回房休息,如果侯爷回来,我会立即让人过去禀报!”
贾诩十分恭敬地道。
“那就麻烦军师了!”
刘黛也有些不好意思,这已经是她第五次来询问了。
自从将“血诏”给了卫宁后,这都过去三四天了,一直不见他的踪影。
刘黛十分担心刘协的安全,不知道他现在情况如何,就怕他忍不住激怒董卓。
她心急如焚,这几天都睡不好,只要一闭眼就做噩梦。
“冠军候,事情怎么样了?”
刘黛刚出贾诩的房门就遇到了卫宁。
“回房再说!”
卫宁指了指贾诩的房间,两人便走了进去。
“主公情况如何?”
贾诩一脸急切地迎上来。
“他已经同意,我们可以着手下一步计划了。”
卫宁微笑着道。
“太好了!”
贾诩搓着手一脸兴奋。
就在卫宁和贾诩等人计划如何除掉董卓的同时,董卓终于下定决心,处死王允和士孙瑞等人。
不过,他这次听取了李儒的意见,只除首恶,并决定将这些人公开处斩以儆效尤。
得知此事,满朝文武一片哗然。
尤其是蔡邕,冒死替王允等人求情,但董卓避而不见。
卫宁等人大感意外,仓促间不得不加快计划。
一时间,长安城内暗流涌动,一场风暴即将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