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别看英国公答应的很爽快,可朱由校心中并没有底。

实际上就算不拉拢这些勋贵,清查九边也不会出现问题。

现在大明的财政还行,九边没有欠饷,他爷爷、父亲,在不到两个月的时间内驾崩。

单单是给九边的赏银就有将近四百万两,哪怕是按照六十四万人算,每人能分六两银子。

哪怕是下面的将领贪污一些,起码每个人能分二两银子。

这个时候,就算是九边的将领有什么想法,下面的士兵也不会支持。

拉拢勋贵,只是朱由校为自己做的保险,同时也想看看这些勋贵到底还有多少影响力。

别说他们对九边有控制力,就算是有牵制力或者一些影响力,就值得朱由校拉拢。

若是他们真的成了吉祥物,那就和那些宗室一样,没什么作用了。

这样的勋贵,没有利用价值,说不定以后找机会还要让他们出出血。

若是他们在军方还有影响力,只要军队不乱,朱由校就有把握以后加税。

对于朱由校来说,银子是最重要的,只要有了钱,哪怕是和历史一样内忧外患,他也不怕。

可若是没有银子,只能祭出大杀器,让魏忠贤出马,与那些文臣打擂台。

如果不是万不得已,他不愿意这么做,因为魏忠贤也容易失控。

真把那些东林党得罪死了,他也怕自己会像历史上的朱由校的一般,落水不治身亡。

接下来几天,朱由校的生活恢复了往日的平静。

不过十天之后,事情有了变化,朱由校的圣旨传到了九边,都察院、兵部、五军都督府还有锦衣卫的人也都派出人前往九边。

九边各地的总兵们,纷纷上疏认罪。

当然他们不会直接说自己吸兵血,全都是说,朝廷给的兵饷太少,若是按照朝廷定的兵额招募那么多士兵,每个人每个月的饷银不过区区六钱银子。

这么一来,将士们都没有战斗力,反倒是现在每个人每个月起码能领一两以上,底层的士兵才会愿意从兵。

至于那些老弱病残,以前都是军中兄弟,若是还乡也不容易过活,现在军中做一些杂活,虽然每个月领的兵饷不多,可吃饱喝足没有问题。

他们还诉苦这么多年,朝廷拨的银两不多,许多士兵的铠甲都是四五十年前的,很多火器也都是几十年前的。

除此之外,他们还将自己各部的人数报了上来。

最终给出的结果,和锦衣卫密探的结果差不多,除了辽东,其他八个边镇人数大概是二十八万,其中八万是老弱病残。

在他们的口中,他们成了为朝廷考虑,花小钱办大事,为同袍考虑,有情有义的忠臣。

“能把喝兵血吃空饷说的这么冠冕堂皇,简直无耻!”

“一定要严查到底,将他们全都绳之以法!”

内阁之中,韩爌一拍桌子,气急败坏的怒骂道。

“虞臣消消气,这些人固然可气,可不早就在咱们意料之中么。”

“比起这些老夫更关心,他们怎么如此识趣,还没等朝廷清查的下去,就把实际情况都抖露了出来。”

方从哲笑呵呵的劝了韩爌一句,接着有些不解的看向众人。

“陛下不是下旨,凡是主动坦白者既往不咎。”

刘一燝是个实在人,张口给出了自己的答案。

“季晦这话,你自己相信么?”

“以前朝廷不是没有查过,可曾查出来这么大的漏洞?”

方从哲有些哭笑不得,真不知道这个刘一燝是真的老实,还是装傻充愣。

“我倒是听说,本月十六散朝之后,陛下将朝中勋贵留下,还在乾清宫赐宴。”

孙如游淡淡地说了一句。

“这就说得通了,老夫之前以为,他们没有多少实力了,没想到居然还有这般影响力。”

“不过这也不算是坏事,起码咱们知道了九边到底是什么情况,也不知道陛下是怎么想的。”

“是要他们补足兵额,还是默认现在这种情况。”

“若是补足兵额,边关将领肯定要求增加开支,眼下朝廷什么情况,想必你们也清楚。”

“按照辽东的标准,就算是现在这些兵力,每年起码要多支出近四百万两,若是补足兵额,只怕是一千万两都打不住。”

“眼下天气大寒,若不是有瑞薯、玉米、马铃薯,北方百姓吃饭都是问题,眼下也不过是勉强糊口。”

“朝廷想要多征税,只能从商人下手,那天的朝会陛下已经有这个想法了,本朝盐税虽说确实低了些,可也是让利于民。”

“真如宋朝一样,一斤盐收二十多文税,朝廷倒是可以征收千万以上白银,可苦的还是百姓。”

方从哲说起这些事情,也觉得头疼,从理智上说,向商人多收税是对的,可从利益上来说,这显然是不对的。

别看韩爌一副这些人都该死的样子,要是朝廷真的多收税,他背后的晋商能坐得住?

那些晋商钱以前钱多的没处花,存地窖、修房子不心疼,可你要说多交税,谁都不愿意。

也就是前两年朝廷以修缮三大殿的名义,揽了几百万两银子,这才让这些土财主们,有了花钱的地方。

修坟的修坟,盖房子的盖房子,总算是能花出去一些银子了。

“首辅说的是啊,朝廷为了防范辽东屯兵十四万,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是个头。”

何宗彦跟着说道。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总不能真让建奴自立吧,若是坐视不管,迟早也是一个祸害。”

吴道南看了一眼何宗彦。

“不管怎么说,这也是一件好事,咱们还是好好议议陛下说的增发盐引以及开发台湾之事。”

“真如福建奏报,台湾能开垦数万顷良田,收税多少倒是其次,这些土地每年也能产出不少的粮食。”

“若是都能开发出来,江浙等地也能少种一些粮食,多种一些桑树,多产蚕丝。”

方从哲将话题拉回了正轨。

一听这话,众人可都不困了,内阁中几人,大部分都是江南人士,如今海贸到底多赚钱,他们心中有数。

现在不是泰西人银子不够,而是没有那么多的土地种桑树,丝绸产量跟不上。

地主、农民也都不傻,眼看天气越来越寒冷,粮食的价格势必会抬升,真到了饥荒的年月,粮食才是硬通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