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九边的奏折送到了京城,引得不少的官员上奏,要求严惩。

都被朱由校以有明旨在前拒绝,清查九边兵额的事情,虽然才刚刚开始不久,可聪明人都知道,此时大概就这么过去了。

朱由校也跟内阁商定,既然九边四十二万足够,那就维持这个数字,并且要求以后不得虚报人数,兵饷还是按照之前的数额发放。

朱由校原本也没想跟九边撕破脸皮,只是让他们把众所周知的事情,摆到台面上来。

经过大半个月的盘查,之前前往各地担任矿监、税监的太监们,主动上交了几十万两银子。

这些数字显然不能让朱由校满意,别说他不信,邹义也不相信。

在东厂的调查下,很快找到了几个贪污数额巨大的太监。对于这些人,朱由校可不会客气,直接命人抄没了家产,乱棍打死了。

其余被吓破胆的人,纷纷按照朱由校的规定,上交了银子。

最后靠着这些税监、矿监,朱由校收上来七八百万两银子,这些人自然也不能再用,全都被朱由校赶回了老家。

有了这些银子,朱由校裁撤了一些没有品阶,岁数在五十岁以上的太监,给他们发了一些养老费,将他们送出了宫。

又将宫里二十三岁以上,闲置下来的宫女也发了银子,送出宫去。

如此一来,皇宫之中,一下子清除了太监2000余人,宫女800多人。

前世他看过互联网上说什么,明朝宫中太监宫女近十万人。

显然这些人对数字没有什么概念,就算这些人只有十分之一住在宫中,也没有地方住。

实际上大明太监宫女总数加在一起也就是一万两千多人,其中还有一部分在各地的王府、公主府当差,还有一些在南京、凤阳看守祖陵,还有一部分在北京看守各代的皇陵。

真正在宫中的太监宫女人数不过是八九千人,现在算是一下子少了三分之一。

这些事情做完,几乎就是一个月过去了。

十一月十四,是朱由校十五周岁的生日,也是大明的万寿节,这一天朱由校没有宴请大臣,只是赐给了内阁以及詹事府的一些官员银子。

在宫中朱由校也没有大操大办,和太后王氏一起吃了顿饭算是过了生日。

经过了一个月对藩王的清查,河南、山东率先有了成果。

河南的福王,就藩不过六年,就在河南接受当地投献数万倾,还接受当地商户的邀请入股,帮他们逃避税赋。

这让朱由校得以借题发挥,投献的数万倾土地,即可归还原主,并且勒令原主补交税赋。

至于邀请福王入股的商户,也被罚了银子,不仅如此,朱由校还免了当初朱翊钧给予的盐引、四川的井盐收入,原本划归福王的各种税收也都收了回来,还不忘罚俸一年以示惩戒。

除了福王之外,在河南就藩的周王、唐王、赵王、郑王、崇王、潞王等,也都查出有私受投献之事,也都按照福王的处罚办理。

山东的鲁王、德王、衡王、益王、淮王,也都查出有这些事情,依旧被狠狠地处罚。

根据鲁王的举报,衍圣公府,也存在这种现象,同样被处罚。

一时之间,朱由校英明、圣明的名声传播开来。

毕竟被处罚的是宗室,对于文官来说,只要不动自己的利益,那就是好皇帝。

“这天气真是越来越冷了,朕让他们做的炉子,做好了没有?”

从养心殿起床来到乾清宫,朱由校坐下之后,摘掉了手套,只觉得还是有些冷,便开口问道。

“回陛下,已经做好了一个,他们正在试烧。”

魏朝连忙回答。

“在养心殿习惯了,到了这里,总觉得有点冷。”

朱由校站起身来,走到书桌前面,开始锻炼起来。

“陛下,还是少活动一点,等会热出了汗,容易着凉。”

魏朝见朱由校在那里运动,连忙开口劝道。

“没事,我就是活动活动筋骨,过几天炉子送来,就没有那么冷了。”

“咱们宫里烧炭,普通百姓也可以烧煤炭取暖,对了朕之前让你买下的那些煤山,你可都买下来了?”

朱由校摆了摆手随即问道。

“按照陛下的吩咐,都买下来了。”

魏朝点头。

“炉子弄好之后,拍个老实点的过去看着,朕买那几座煤山,可不是为了赚钱。”

朱由校一边运动,还不忘提醒。

“陛下放心,奴婢绝对不会让那些人破坏皇家的名声。”

魏朝保证道。

“你办事,朕放心,今天有什么重要的事情么?”

朱由校满意的点了点头,又问了一句。

“今天没有什么事情,陛下可以轻松一些。”

魏朝可不仅仅是伺候朱由校,也是朱由校的贴身秘书。

“是啊,可以轻松一些,以前我总觉得做皇帝哪有那么多事情。现在才知道,为什么当年太祖皇帝每天忙到那么晚。”

“这些人的奏折,有的有用,有的没用,说话也是引经据典,实际有用的就那么几句。”

“要不是有内阁事先看完,朕一个人批阅这么多奏折,可不得忙到半夜?”

前世的朱由校总觉得做皇帝是一件很爽的事情,吃的好、喝的好,有太监宫女服侍着,晚上还有三宫六院七十二妃等着侍寝。

可真当了皇帝才发现,不是那么回事,上个厕所都还有礼仪。

什么掀龙袍、掏龙根,唯恐别人不知道。

据说以后结了婚,办那事还有人在外面催促,时间不能太长,也不知道明朝有没有。

相当明君不容易,可要说当昏君,主要是条件不允许。

若是穿越到了太平时候,倒是可以任性一把。

活动完了身子,朱由校拿起毛笔练了练字,然后开始了批阅奏折。

奏折的原本基本不用看,内阁都给出了处理意见,当然一些重要的事情,他还是要看看奏折怎么回事。

有些不知道的,还要问问魏朝,魏朝不知道的就去司礼监问其他人。

忙活了一上午,奏折基本处理的差不多了。

眼下天气寒冷,基本上也不会有什么特别重要的事情。

明朝的时候还没有专门的御膳房,要么吃鸿胪寺的饭菜,要么就让太监准备。

历史上的朱由校吃的是客氏准备的饭菜,现在的客氏在京城养老,现在都是让魏朝准备。

魏朝当然也不是自己做,而是请了几个厨子,天不亮进宫做饭,做完晚饭就得离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