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吴大雄在薛家呆了两天,见识到了妻子薛秀慧不同以往的勤劳干练,也见识到了薛家的好伙食,总算确信,自己妻子真得没有偷懒。

第三天,十辆骡车在下坝村集结,吸引了村里男女老少围观,他们像赶集一样簇拥在薛家大门口,看着二十个身强体健的壮汉搬抬货物。

这二十个青壮,除了吴大雄和马宝珠的二哥马二虎,其余十八位都是下坝村的村民。

围观中有不少这些青壮的家人,每个人脸上无一不是骄傲的神情,只因薛满仓这次选人的标准很严格,能够“雀屏中选”,是一件值得炫耀的事情。

自从薛家在村里宣布了要选跟车人员进藏的消息后,因为给的工钱多,所以应聘的人不少,这十八个人是薛满仓考察了体力、人品、技能等各个方面才留下来的。

此刻,每个人都铆足劲表现,因为“小道消息”,如果这次跟车表现得好,极有可能成为作坊的固定跟车人员,那就是一份稳定的工作了。

很快,仓房里堆放着的麻袋就被转移到已经蓄势待发的骡车上了。

这些骡车的车板很大,比村里常用的车板子还要大一倍,前头拴着两头精壮的马骡,一辆车至少可载重四五百斤。

运往藏区的货物,除了郑晴琅带着家人赶制出来的两千多斤豆豉,还有薛满仓作主,在附近村庄收购的两千多斤干菜,包括梅干菜、豇豆干、蕨菜干、白菜干、茄子干、笋干和萝卜干。

这些干菜都是各村妇人擅长制作,且几乎每年都会制作的东西,收购的价格十分便宜。

因为这里每家每户都有菜田,一旦某种蔬菜到了丰收时,自家吃不过来,出售又卖不上价,所以心灵手巧的各家妇人便想方设法做成了干菜,以延长它们的保存时间。

薛满仓之所以准备干菜,是因为从段佳兴那里听说,藏区很缺蔬菜,只是没有商户做这档子买卖,因此蔬菜干所占空间较大,单价太低,长途运输过去,算上车马人员费用,赚头太少。

若是再遇上天气不好,下雨下雪的,这些干菜一旦受潮,那这一趟就白跑了,很容易落得个血本无归的下场。

但是,他却不信这个邪,总觉得这是一门有利可图的好生意,因此,就低价收购了这批干菜,打算试试水,反正这东西到了藏区不愁卖不出去,最多就是亏点,不至于全部打水漂。

郑晴琅听见儿子提起此事时,也觉得可以尝试一下,两千斤的菜干听着很多,平均下来,收购单价在五文左右,货物的总价值也才十两。

真正大头的支出,其实是车骡的置办费用,还有随车人员的工钱以及沿途的吃喝拉撒用费。

但是,车螺是可以循环使用的,若是以后走的次数多了,这笔费用可以平均到忽略不计。

至于人员相关的费用,做生意嘛,哪有百分百挣钱的,该交的学费还是得交的。

于是,在娘亲的支持下,薛满仓便欢天喜地得安排多了一支运输干菜的队伍。

一切准备就绪,一车双骡双人,车头的青壮雄赳赳气昂昂的,目视前方,仿佛看向的不是熟悉的崎岖村路,而是崭新的康庄大道。

在短暂的静默中,铁柱媳妇突然喊道,“铁柱,好好干,注意安全,我和孩子在家等你嘞!”

位于第二辆骡车车头的铁柱脸噌的一下红了,有些不好意思得挠挠头,粗声粗气回道,“晓得嘞,秋收我不在,你悠着点来,别累着了。”

人群中爆发出了善意的微笑,紧接着,陆续便有爷奶交代孙子的,爹娘叮咛儿子的,姐妹兄弟关心哥哥弟弟的……

郑晴琅和薛秀慧等人也在薛满仓的车架旁,殷殷叮嘱。

“虽然跟着段府的车队,安全基本没有问题,但是,你还是要提高警惕的,万一情况不对,宁可舍弃掉这些货物,只要人安全就行了,其他都不重要,知道吗?”

薛满仓点点头,这句话娘亲说过多次,但是分别在即,他没有一丝不耐烦。

他知道,自己的态度多一分认真,他的家人就能少一分担忧。

“还有,藏区的气候同咱们这里不同,若是觉着凉了,带上的厚衣服一定得穿上,可不要仗着自己年轻就不懂得爱惜身子哈。”

“嗯嗯,我省的哩。”

……

与郑晴琅不同,薛秀慧的离别关怀可谓另辟蹊径。

只听她说道,“大雄,听说藏区那边的牛羊肉好吃又便宜,你看看有没有卖风干肉的,回头买些过来,要是身上钱不够,就跟我大哥预支工钱哈。”

吴大雄一脸无奈得应了一声“好的”,他媳妇就是这么贪吃,改不了的,他这个当丈夫的也只能宠着了。

“哦,对了,还有什么奶渣点心、奶酪、酥酪糕……”她说着说着,甚至忍不住吸溜了下口水。

不说吴大雄是什么表情了,一旁的郑晴琅都听得满头黑线,这闺女当他们是去旅游的吗?

过了一会儿,薛满仓见时候不早了,便站在车板上往后招呼,“准备出发,再不走,耽误吉时了。”

一听事关“吉时”,这些送别的人再不舍,也动作一致得往后退了。

这里人远行都会看时日,定好的吉时是不好改的,以免影响远行人的平安。

他们目送着车队缓缓走到村路的尽头,拐入另一条大道,再也看不清,却没有立刻散去。

直到车轮转动的轱辘声以及赶车人的吆喝声渐渐淡去,淡到竖起耳朵再也听不到了,才收拾起失落的心情各自归去。

郑晴琅无声得在心里祈祷了许多次,希望这些人一路平安顺遂,早去早回。

她其实很想跟着车队走一遭,去看看此间的大好河山。

但是,现实不允许,不说她的身体状况是否能够适应舟车劳顿,就说眼前还有许多作坊的事情要忙,她根本抽不开身。

所以,她只能静下心来,一边搞事业,一边锻炼身体,期盼着哪一天,财物、时间、身体都自由了,她就可以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