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你还认识商业局的人?”

听林凡这口气,好像对邱鹏很熟悉,有点老相识的味道。

“不认识。”

林阳连忙摆手否定,随口编了一句:“去年我们粮食下来去镇上的粮站上交公粮的时候,见到过一次。我记得当时他好像还是粮食局的人。”

“听说是前几个月和粮食局的领导闹了一些矛盾。粮食局的领导不想要他,他也不想在粮食局待了,双方都找了个借口就调动到了商业局。”

“这个人看面相是个大富大贵之人,那大耳朵可不是谁都有的,就是心眼子小。我和他的接触不多,也不知道他的喜好,听商业局的几个同事说,他最喜欢的就是吃豆子看报纸,时不时地写一点文绉绉的东西。”

“这种人,我想着怎么没去报社,到我们商业局干啥,还顶替了老子当了国营饭店的经理,会不会颠勺都两说。”

邓志勇趁机把邱鹏说的像个书呆子,一无是处,也顺便发泄了一下自己的不满。

“志勇哥你放心,等他来了我肯定好好相处。”

“我感觉就是暂时来缓冲一下的,等你的事情过了,你还是饭店经理。”

“我保证。”

林阳拍着胸口,笑的很自信。

“这不是开玩笑嘛!”

“让80年代省里体制内的文坛新星在国营饭店当经理,这不是屈才嘛。”

说起这个邱鹏,林阳认识他还真是机缘巧合。

这个人文化不高,初中生毕业。

上高中的时候家里没钱,加上劳动力缺失,就没上。

但这小子争气。

来成县供销社打酱油的时候,不小心救了粮食局的副局长张玉良,送到了医院。

这一来二去就熟了。

看邱鹏是个文化人,就弄到粮食局的宣传口做大字报宣传标语。

前世林阳认识。

也是因为他和韩白雪结婚之后,有一次大学毕业放假回来,去粮食局找韩明。

邱鹏听说林阳在大学学的是中文系,就主动来交朋友。

就这样认识了。

林阳印象最深的除了邱鹏喜欢文学,还因为他的大耳垂确实有亮点。

邓志勇说邱鹏的小心眼子。

实际上是这小子真是个书呆子,按照书上的理论活着,说到底就是认死理,认孔夫子。

人不坏,后来林阳一路高歌猛进的时候。

邱鹏还成了厅里的办公室主任,省里的着名文学作家,还在93年的时候获得了第二届人民文学奖。

这奖项可不低,是他仕途的加速器。

让这样的人来当饭店的经理,林阳一看就知道是临时来顶替的。

就算商业局的人让他干,邱鹏也干不了几天。

伙夫和文学大家就不是一个纬度的。

“那就借你吉言。”

邓志勇喝了点酒,加上被降职,也开始撒欢。

酒过三巡,看着已近黄昏。

林阳才摇摇晃晃的推着自行车出门:“志勇哥,那我就先走了。”

“成!”

“趁着邱鹏还有三四天才到岗,你要是有什么山货抓紧给我送过来,我替你多收一点。”

“这个邱鹏经理之后,新官上任三把火,指不定还能整出什么幺蛾子呢。”

邓志勇在老秦的搀扶下挥了挥手。

“行,我有就送来。”

林阳微醺,骑着自行车摇摇晃晃的就往红山村的方向赶。

兴许是邓志勇被撸成伙夫的缘故,刚才那只鸵鸟出价可狠了。

一百公斤的鸵鸟,纯肉差不多有30-35公斤上下。

邓志勇按照35公斤称的,还给了一公斤5块钱的高价。

这可比大青羊的价格还要高。

林凡一转手,这就卖了175块钱。

揣着一辆自行车的钱,林阳一路上哼着歌,突然间想到了邓志勇说的邱鹏,他一个转头便冲向了共字桥的黑市。

成县共字桥的黑市,里面的东西品种繁多。

不仅有柴米油盐这些生活用品,还有南方的一些新鲜货。

上次林凡的墨镜就是从这里淘到的,5块钱一副可真是不便宜。

要不说资本主义黑心玩意呢。

一天卖1副眼镜,一个月就有150块钱的收入,赶上村里贫下中农一年的个人收入了。

林阳到共字桥黑市,是要给邱鹏准备一份见面礼。

重生一次,这小子还是可以相处的。

前世是在粮食局,靠着自己大学生的光环和韩明女婿的身份,两个人认识的。

这一世要在国营饭店认识,林阳也得准备一份敲门砖才行。

邱鹏最喜欢的就是书,越多越好。

自从72年恢复了长篇出版小说,国内文坛作品层出不穷,大部分都是年轻新人,以工农兵和知识青年为主。

邱鹏就算赶上风口的一个知识青年。

给他10块钱的红包,不如给10公斤的书。

“同志,咱们黑市有没有卖书的?”

“《光明与黑暗》这本有没有?”

林阳逮到一个倒卖大米,穿着红色毛衣的年轻小伙子,递上一根烟。

“同志,你来黑市买书,想啥呢?”

“这地方买卖的都是一些生活必需品和一些南方的新鲜货,谁来买书啊。能有时间看书打发时间的,都是坐着办公室看着报纸喝着茶的。”

“咱们还得奔生活。”

小同志接过烟点上,笑道。

“还没有?”

林阳皱了皱眉,在整个黑市转悠了一圈,确实没有见到卖书的:“难道我记错时间爱你了?上一世我记得黑市上就有。哦……到79年才有。”

新华书店可是老厂牌,当时国内最大的国营书店。

在里面上班的都是一些文化人。

当时的书店买书是不购票的,这是为数不多不用凭证买到的东西。

但新华书店的书籍很严格。

当时有些歌颂爱情和一些自由的书籍,新华书店都是不允许卖的。

黑市上的书要比新华书店的种类全,各式各样的都有,搞不好还能搞到老美或者是苏联的一些书籍。

这种书是通过黑渠道由国外进来的。

说是解放国人的思想,实际上就是想要文化输出来侵蚀和改变国人的思想。

这也是后来很长一段时间。

有些人剪了辫子,奴性的膝盖还是弯曲,崇洋媚外的原因之一。

而邱鹏最喜欢的一本就是谌容在78年出版的《光明与黑暗》。

这书当时反响很大,到在成县的新华书店上架,应该是79年初的事情。

邱鹏说过,他当时托人在上海买了一本,彻夜读了好几遍,还做笔记。

“同志,我第一次来黑市,有没有《光明与黑暗》这本书,我可以加价买。”

“咦?你这个同志挺有意思的,和那个同志都找这本书,这书咋了?好看不?”

就在林阳准备离开时,身后传来了一个急迫的声音,感觉像是着了魔。

“同志,你也找《光明与黑暗》这本书啊?能不能借给我看看,我可以付钱。”

林阳一扭头,就看到穿着商业局工装,戴着厚厚的玻璃近视眼镜的一个年轻同志正在询问书。

“这不巧了。”

林阳看着眼前的男人,嘴角微微上扬:“没想到重生一世,和邱鹏再次遇见,竟然是在共字桥黑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