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其他类型 > 月明秋水 > 第271章 倘若榜上无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想得再多,倒不如先从一件小事做起?

再商议几句之后,赵昭婷和小玲子先返回城里,找个客店先歇息一宿。

在小客店里,赵昭婷这样想着:要论条件,这样的小客店,无论如何,都是无法与赵家大院相比的。不过,这一刻,我倒是甘之若饴,暂时不想回去了。

是啊,如果回到家里,赵仲儒碰巧也在家的话,要想再出来,只怕就没那么容易了。我的这位生身父亲,连自己都做不到的事情,凭什么以此来要求徐海韬?别的且不说,单是他那不近人情的决定,就害得我在一年多的时间里,连徐大哥的影子,都未能够见到一次!

打着为后辈好的旗号,何尝就不是在坑后辈呢?这条科举之路,也不是哪个人都能够走得通的嘛!

此时此刻,我还是抱着那万分之一的希望。只是,万一,万一真的不能够如愿以偿呢?

赵大亨腰缠万贯,也不缺少那几个零花钱。

既然是这样,我就在外面多游逛几天,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再说,这一次,我是不辞而别的。既然出来了,索性就多逛几天。从积极的方面说,也可以多增添一点阅历……

她心灵的上空,就这样云蒸霞蔚着。

次日上午,一番梳洗之后,她和小玲子走出了那家客店,前往乌衣巷。

走出一阵子之后,就到了旧宫墙附近。

原来,大明王朝原本定都于金陵城,因此,数百年之后,这故都,尽管早就没有了昔日的赫赫威仪,不过,原皇宫一带的城楼与城墙,依然倔强地屹立着,似乎在向后人诉说着什么。

那南边的城门一带,一向都是车水马龙、熙熙攘攘的;而且,一些重要的布告,就张贴在城墙上。

走到南墙之下,赵昭婷下意识地张望起上面的文书来。

果然,其中最为醒目的的一张,就是和今年的府试有关的。

说到科考,习惯上,省城一级的考试,称为“乡试”。对此,赵昭婷一向不以为然,这“乡”,不是更容易让人想起“乡镇”一类的建制吗?既然是是省城,叫“省试”,也未尝不可吧?哦,还有一个词语叫“省视”,倒是容易混淆的了。如此说来,还是叫“府试”比较好,毕竟,这总督、巡抚,均在省城设府视事……

这一刻,神思飞扬之际,赵昭婷更多的心思,则是那些榜单上的名字!

一旁,也聚了不少人,也有几个文字口头功底不错的儒生,一边念着榜上的名字,一边向着周围的人,解释一番。

赵昭婷识字甚多,视力也相当好,不用听别人念,她自己就可以看个一清二楚了。

这一年的府试金榜,应该是前几天才张贴的,字迹依然很清楚,不存在被风雨侵蚀的现象。

从第一行开始,由右及左,一行一行的,她慢慢地看着。

每过了一行,她的那颗心,就相应地下沉了几分。

而当她的目光落到最后一行之时,她的那颗心,霎时沉到了谷底。

因为,她所想看到的“徐海韬”那几个字,一直都没有出现在这榜单上。

她依然不死心,又从头到尾,逐字逐行,再看了一遍。

这一次,她依然没能够看到“徐海韬”那三个字。

“赵姑娘,先,先找个地方……”就在她身子柔弱无力,几乎要跌倒于地之际,只听小玲子这样说道。

原来,陪伴在一旁的小玲子,眼见她脸色惨白,神情委顿,就在她几欲倒下之时,伸手搀扶起来了。

缓缓地吸了一口长气之后,再轻轻揉了一下人中,赵昭婷回过神来了。

“小玲子,放心吧,我没事……”她这样宽慰对方。

眨了眨眼之后,小玲子这样说道:“赵姑娘,没事就好。这样吧,我们先去喝一杯热茶,然后再走?”

赵昭婷暗自寻思道:此处离乌衣巷,也就是一盏茶功夫了。既然是这样,先缓一口气,倒也不错。

于是,她点了点头:“走吧,喝杯茶再走。”

两人在小茶馆里喝完一杯热茶,再凝神一阵子,觉得没有什么大碍之后,就向乌衣巷方向走去了。

再过了一些时候,两人走过朱雀桥,走在了乌衣巷的石板路上。

下意识地放慢脚步,赵昭婷边走边寻思道:如果从孙吴时代的乌衣营算起,此地已经有一千八百多年的历史了!这乌衣巷,兴盛于东晋时期,至今也已是将近一千七百年。如此漫长的历史岁月,又曾经上演过多少的盛衰兴亡、是非成败、曲直得失……如此说来,徐海韬的一次名落孙山,甚至都不值一提。

然而,对于我来说,由于这件事情,关系重大,我才会如此魂牵梦萦,难以放下。

此时此刻,就算我可以付之一笑,只是,徐海韬呢?

不难想象,也就是几十个时辰之前,他也曾经来到了这一带地方,确认自己榜上无名之后,抑郁、烦闷、不甘至极,就开溜了。

不是一般的开溜,而是人间蒸发似的,这一刻,我要想见他一面,其难度,只怕不啻于大海捞针。

千百年以来,这古朴厚重的乌衣巷,尽管也曾经感慨于“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然而,如果换一个角度看,那些以“王谢”家族为代表的人物,其中自是不乏王侯将相,他们以自己的抱负与作为,在历史的画卷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对此,我们也是不能轻易地否认的吧?要不然,那么多人慕名而来,到此观光、瞻仰、游逛,又是为了什么呢?

现如今,徐海韬,徐海韬为什么不想见我?除了无言以对、无地自容之外,自然就是那名利之心在作祟了。

要说这“名利之心”,似乎也不宜一味贬斥。

正所谓“雁过留声,人过留名”,如果是于国于民、于己于人都有所裨益的好名声,还是值得孜孜以求的。

其实,此时此刻,我最为关心的还是,徐海韬徐大哥,到底是在哪里?

此次落榜,还可以重整旗鼓,以便于来年东山再起。如果就此想不开,弄垮了身体,那就是本末倒置了。

唉,那位赵仲儒赵大亨,现在该“满意”了吧?

嗯,一个多月之前,赵仲儒就跟我说起过,希望我能够随他一起,到巡抚那儿走一趟。这其中,不是有点蹊跷吧?那时候,那时候还没有正式放榜,他为什么会想出“对不起”徐海韬的事情来?是啊,其中有些内幕,有些话语,他是不会轻易说出口的……

这些事情,一直都是一个难解的迷。

此前,在没看到那张榜单的时候,我确实是不死心的。不难想象,徐海韬徐大哥更是如此。于是,悄悄地混迹于人群之中,看完榜单之后,徐大哥忿忿不平,谁也不想见,只想着避开人群,先让自己冷静下来。

本来,每一次科考,那么多人参加,能够榜上有名的,毕竟是极少数。这点道理,也是不难理解的。然而,徐大哥为什么会如此难以接受呢?而且,我也是这样呢?

此前,如果不是听生父说过那样一件事,现如今,我也不会如此愤懑不平了。唉,前人说过“文无第一,武无第二”,原本,文章的好坏、优劣,就是一言难尽的。因此,你越是在意于那些档次名次,到头来,可能就越是失望。在放榜之前,谁都说不准,那些人会是其中的得意者。这种“几家欢乐几家愁”的事情,确实要看淡些。

然而,蹊跷之处就在于,没放榜之前,父亲为什么会跟我说起到巡抚那儿作客的事情。而且,那一次面谈,从头到尾,他都没有提起徐海韬!只是,对于我来说,在那种时候,只字不提徐海韬,又意味着什么呢?其中的水,到底有多深,直到这一刻,我依然难以想象。

那次酒宴上,我父亲特意介绍过的徐海韬,是不是已经成为弃子了呢?这个问题,正是我想要知晓的!于是,就算自己只是“小人之心”,我也只能够这样想象了:这一次科考,我生父确实提前知晓结果了,于是,那些让我另择高枝的事情,他才会说出口!

当然,出于某种原因,那时候,他的那些话语,说得颇为委婉、含蓄。而且,他也觉得,都说到那一步了,我应该听得懂的。

确实,我是听懂了。不过,我却没有按照他所希望的那样,应声照办。对于这样的一件事情,我确实应该亮明态度,不能再听凭别人摆不了!当初,赵大亨说“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徐海韬和我,半信半疑之中,屈服了。于是,徐海韬就到乡下埋头苦读了。一年多以后,我们收获了什么呢?如果再听这位赵大亨的,跟他去见什么巡抚的侄儿,到时候,如果再有什么不如意之时,我是不是要再后悔一次呢?

想来想去,还是不要轻易相信别人。

这一次,我这样出门,也算是离家出走了吧?

如果,当时依然困守家中,不仅一无所获;甚至,就连这些茫然失措的思绪,都无从谈起!

也就是说,就像那句套话所说的,“宁可站着死,不可跪着生”。到了外面,尽管我依然一无所有,一时半会儿之间,也难以有所作为。然而,我既然已经走到了一个更为广阔的天地,那么,即将到来的那一切,还是可以有所期待的吧?至少,在心理上,我已经有所准备了。

那么,此时此刻,徐海韬徐大哥,到底是到了哪儿呢?

他不想再见到我,最主要的原因,自然就在于,当时,我生父作出让他参加科考的决定之时,我并没有作出强烈的反对!只是,在当时,他不是也和我差不多的吗?那种时候,我们还过于稚嫩,再加上某种侥幸心理,最终就做出了让步。

人说“爱屋及乌”,其实,还有一种现象,叫做“恨屋及乌”。想想也是,对于我生父赵仲儒,徐海韬自然不会再有什么好感的了,然而,只因为我是赵仲儒的女儿,徐海韬心灰意冷之际,也憎恨起我来了。

他的这口恶气与怨气,会不会有消除之时呢?

其实,我还是有点担心的,那就是,如果徐海韬一时想不开,那又如何呢?这种担心,但愿,是多余的。

这句话,又该怎么说呢?

在见到我的时候,他只是一个平头百姓。一年多之后,尽管没能金榜题名,他似乎也没失去什么吧?他再想去扛活儿的时候,那些水码头,应该不会因此而拒绝他吧?

当然,要说起“失去”,也不是就没有:毕竟,一年多的时光,就这样打了水漂。换作任何一个人,心里都是不好受的。

但愿,他能够想得开,不要做傻事。

但愿,再次见面的时候,他完好如初。

但愿,痛定思痛之余,他能够走出心灵的阴影。

是啊,经历过这样一件事情之后,对于别人的话语,对于别人的意见和建议,我们应该有所思索,不要再让命运牵着鼻子走了。

徐海韬这个人,原本也还是有主见的。只是,有时候耳根软,容易感情用事。经过这一番挫折之后,他应该更为成熟一些了吧?

仔细想来,最近这两三年,由于在一起的时间,其实并不多,因此,对于他的心思,我未必就是很清楚。此刻想来,如果他另有想法,另有门路,也是值得肯定的。毕竟,科举之路,尽管让一些人热衷不已;然而,并不是唯一的一条路。

到了这种时候,既然吃不上葡萄,就只能说葡萄酸了?

当然,就算葡萄是甜的,他既然不属于你,你还是吃不上的。那几年,对于葡萄,我和徐大哥也不怎么热衷,那种时候,我们更为熟悉的,是杨梅。于是,就有那么一次,我就撺掇他,去山脚下摘杨梅。到了山脚之后,却是一无所获,接下来,受到那一句“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的启迪,我们不惜翻到了山的另一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