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白杆军和土司武装组成的联军,在湖广中西部地区的攻势,也在倭寇军队的反攻中遭遇惨败。

这里复杂的山地丛林地貌,是白杆军士兵们自幼生活的故土,他们对这里的地形地貌了然于心,本以为能凭借地理优势,给予远道而来的倭寇迎头痛击。

可他们万万没有想到,倭寇并没有派来大股部队应战,而是派出了一支两千人的特种兵大队。

这些特种兵装备精良,训练有素,作战方式与传统军队截然不同。

战斗打响后,倭寇特种兵就如鬼魅般穿梭在山林之间,他们枪法精准,战术配合默契,对地形的利用丝毫不逊色于白杆军。

区区两千倭寇竟如入无人之境,在丛林中时而分散,时而集结,把秦良玉老将军搞得头晕脑胀,不知应该如何处置。

在付出了近万人的伤亡后,白杆军和土司联军不得不退守城池,竟然出现了士兵不敢出城,唯恐会被倭寇特种兵杀害的情况。

饱受侵害的联军士兵们,还为此给倭寇兵,起了一个十分形象的外号——鬼子兵!

随着倭寇不断向湖广北部增兵,中国军队全线败退后,土司联军也不得不退出光复的土地,全军退回永顺宣慰司和用保靖州宣慰司。

秦良玉这位久经沙场的女将军,在指挥军队撤退途中,不幸遭遇倭寇特战小队的伏击。

尽管白杆军兵力占优,并奋力抵抗,但终因为武器处于劣势,老将军身中数弹,壮烈牺牲,享年71岁,比历史上的记载早亡了三年。

远在贵州的崇祯,在得知秦良玉阵亡的噩耗后,竟然难以抑制内心的哀伤,痛哭流涕。

秦良玉一生忠于大明国,忠于朱氏皇族。即便丈夫被贪官迫害致死,家中子侄亲人相继战死沙场,她也未曾对大明国抱怨过只言片语。

她的忠诚和英勇,一直都是崇祯所极力推崇的。

崇祯在悲痛之余,全然不顾朱媺娖已经颁布诏书,向全天下宣告废除大明国号,承认中华帝国为华夏唯一合法政府的情况下。

他竟然还以大明帝国皇帝自称,为秦良玉追溢官职和爵位,封她为太子太保,追溢为忠贞侯。

这看似令人匪夷所思的举动背后,实则是崇祯的最后一丝倔强,他试图用这种方式,扞卫大明曾经的荣耀和旧臣的尊严。

秦良玉,字贞素,四川承宣布政使司重庆府忠州人,是明朝末年着名女将。

她出生在书香门第之家,自幼熟读经史的她性情开朗,毫无闺阁女子的柔弱之气,反而特别擅长骑射。

在嫁给石砫宣抚使马千乘为妻后,从此步入军旅,开始了征战四方的传奇生涯。

在三百年后的史书典籍中,对她的生平记载都是正面的,评价她是华夏历史上唯一一位领军沙场的女将军。

她先后参加过播州之役、浑河血战、勤王抗清、平定奢崇明之乱、平定张献忠之乱等诸多战役,在每一场战役中,她都会身先士卒,立下了赫赫战功。

她的一生,几乎都在马背上度过,为了保家卫国而战斗不止,也因此成为了华夏历史上首位被封侯的女性。

马超对于崇祯以大明国皇帝名义,对秦良玉颁布追溢诏书的行为,并没有表现出任何愤怒。

此时的他,因为已经确定了朱媺娖的身份,又连续被倭寇军队击败,追逐名利的雄心壮志已然消磨殆尽,更没有了与崇祯斗气的闲情逸致。

他深知当下的局势,正是倾尽全国之力抗倭的关键时刻,保持抗倭统一战线稳定才是重中之重,其他的一切就都显得不那么重要了。

朱媺娖在湖广遭遇失败后不久,倭寇军队的攻势就转移到了浙江,他们以雷霆万钧之势,很快就击败了人民军第二军团。

面对倭寇军队的超远程打击武器,第二军团的将士们,虽然顽强抵抗,但依旧难以抵挡倭寇的凶猛进攻。

这场战斗的惨烈程度超乎想象,第二军团的伤亡超过三成,营团以上军官伤亡过半,鲜血染红了浙江的土地。

与此同时,在江西北部,李定国军团也陷入了苦战。

倭寇只出动了五千兵力,就将武器装备落后的李定国军团击溃,并在大宋国军队的配合下,展开了疯狂的围剿。

李定国与艾能奇身先士卒,带领士兵们浴血奋战,先后战死沙场。

孙可望见大势已去,竟然叛变投敌,刘文秀则率领残部退回江西南部,等待人民军的救援。

这一系列的惨败,让马超感到难以接受。他面对如此严峻的局势,命令黄埔军校教导团放弃南直隶南部领土,全军进入到江西中部,防御倭寇军队乘机南下。

马超所在的泉州城,也未能在倭寇的大反攻中幸免,遭到了倭寇海军的猛烈进攻。

经过十一日的连番苦战,黑衣禁军终因寡不敌众,保护着灰头土脸的马超,狼狈不堪的撤出了泉州城。

抗倭形势持续恶化,这让所有参与其中的人都深感失望,不禁对未来充满了迷茫。

白莲教宣扬的《天命论》,虽然此前被朱媺娖铁腕镇压,但却在倭寇统治区和交战区内颇为盛行。

孙可望在煽动部下叛敌时,就以天命论国运,颁布:

“自三皇五帝始,朝代更迭不断,鲜有三百年之王朝,究其原因,皆为天命。

然天命轮转,阴阳交替,唯有顺应天命者,方能得其势,还天下苍生于安宁,违背天命者祸乱天下。

如今天命在东,而不在西。大宋国涅盘重生,顺应天命,此乃苍生之福。

朱明失德,马贼无道,乱动刀兵,必遭天谴。唯有顺应天意,方能保华夏永享太平。”

焦头烂额的马超,此时可没有心思与这些歪理邪说耍嘴皮子。

面对如此危局,他心急如焚,连发数道诏书,命令第三军团再次南下凤阳府,威胁倭寇的长江航线,试图以此牵制倭寇的兵力。

命令特战混成旅即刻北上朝鲜,前往倭国攻击京都工业区,防止高杰军团因兵力不足,而在陌生的倭国陷入僵持。

同时命令第二军团撤离福建和浙江,火速前往江西中北部,与梁江涛指挥的第四军团会合,他要集中人民军在江南的所有精锐部队,再与倭寇进行一场大决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