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厚照一听宁王造反就兴致勃勃地要去平叛,走到半路得知叛乱已平后非常失望。”
“朱厚照身边的宠臣出了一个馊主意,让王阳明把宁王放了,再让皇帝抓一次。”
老朱:“?”
他脑子没病吧?
“王阳明哭笑不得,只好把宁王交给了太监张永,然后急流勇退称病回家。”
“不久之后,朱厚照因落水而重病,在公元1522年驾崩,新登基的朱厚熜封王守仁为新建伯,但是一直没有重用他。”
“父亲王华去世后,王守仁回乡守制,在绍兴创建阳明书院教授心学。”
“当时阳明心学的名气已经非常大了,门下弟子众多,很多人慕名而来倾听阳明先生的教诲。”
“但是明世宗朱厚熜对心学的态度却非常冷淡……”
用户: 【上次看见一个,小学看王阳明心学的,我妈妈呀,我真的觉得是降维打击我这种普通人。
幸福路上: 【读一读没错,王阳明用最简单的道理解开最复杂的问题,学学王的心境,可以让自己解开一些心结也不错。】
+:【为什么我看阳明心学都看不懂呢?】
天青色: 【王阳明心学,现代解读:拒绝内耗,知行合一。】
琳玄云: 【阳明心学我看了一篇,思想境界特别超前,我感觉几百年前的王阳明,他的思想怎么跟现代人差不多呢?】
Story: 【人性永恒不变,你悟和他悟起跑线一样的。】
“公元1527年,广西叛乱,朱厚熜起用王阳明去平叛,时年57岁的王阳明患有严重的肺病。”
“在叛乱平定之后,他多次上书请求回乡,但是一直没有得到回音。”
“实在等不及的王阳明在踏上回乡的旅程,然而在途径江西青龙港时病逝于舟中。”
“临终留下遗言:此心光明,亦复何言……”话落,时锦初顿了顿。
以为要结束的百姓正准备离开,没想到天幕依旧在继续,而气氛明显变得有点压抑……
因为她说:“而由王阳明开辟的心学,促使整个近代倭国跨入世界强国的行列,却在它的诞生地中国并没有产生那么大的作用和影响…”
什么?!
始皇帝:“?”
汉武帝:“??”
唐太宗:“???”
明太祖:“????”
老百姓们:“啊?”
阳明心学跟国家发展,这两者之间有什么关联吗?
众人一头雾水地看向天幕,想要从中得到回答和解释。
毕竟,“倭国”现在可是各朝一致对外的敌人,没有人不厌恶“它”。
“自阳明心学传入倭国后,倭国整个近代的崛起,现象上是脱亚入欧,思想上则主要是以阳明心学为基石。”
“倭国从倒幕运动到明治维新,所涌现的诸多杰出人物都是阳明心学的忠实信徒。”
“二十世纪初,倭国海军大将东乡平八郎率领装备处于劣势的倭国舰队,在和毛熊国海战中全歼毛熊国太平洋和波罗的海舰队。”
“庆功宴上,众人向东乡平八郎请教制胜秘诀时,生性沉默的他依旧一言不发,只是拿出腰间日日系在腰间的一方印示于众人。”
“上面刻着七个大字……”
“一生俯首拜阳明。”
轰隆一声,仿佛有什么乍响在众人耳边。
网友们的评论也纷纷映入眼帘,让历朝历代的古人都懵住了。
爱吃鱼:【清朝不重视啊。】
西红柿:【清朝:明朝的东西?不能用。】
@多多:【阳明心学违背了关系社会的初衷,讲究唯心主义,做好自己提升自己。】
夹心:【野史吧。】
?:【明朝很多大佬都是王阳明的学徒啊。】
白日梦想家: 【知行合一,难做到,比如说我明知道熬夜不好,要早休息,知道是知道,但行为没做到,还在熬夜,生活方方面面也是如此,知跟行很难合一。】
网友说野史倒也不然。
有人认为倭国的崛起是近代工业,绝不是靠阳明心血,但技术和精神是不一样的。
在历史中,王阳明心学传入倭国后,确实对近代倭国的快速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王阳明心学自明朝中后期传入倭国。
起初,倭国僧人会庵来中国游历,研习阳明学后带回倭国传播。
明朝中期未施行海禁时,王阳明着作也通过贸易商船输入倭国。
安土桃山时代,阳明学在倭国进一步发展,中江藤树深研其着作,被称为“近江圣人”,是倭国阳明学开山鼻祖。
江户时代中期,倭国儒学学者全面比较朱子学和阳明学,并完整注疏《传习录》,《王文成公全书》在倭国流行。
德川幕府晚期,阳明学崛起成为显学,并在幕府意识形态领域获得支配地位,在中下武士阶层中非常流行。
阳明学中的“一体之仁”“致良知”等平等思想,启发了底层人民,成为瓦解封建统治、推动社会变革的精神武器。
吉田松阴、高杉晋作、西乡隆盛等明治维新志士受阳明学理论武装,掀起“倒幕”运动,为明治维新扫清了制度障碍。
明治维新后,倭国走上近代化道路,阳明学的“知行合一”精神被进一步发扬光大,使更多人将理论付诸实践,积极投身社会变革与经济建设。
众多倭国企业家如涩泽荣一等将阳明学思想融入经营理念,推动了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
此外,阳明学还促进了倭国国民教育的发展,其思想被渗透到各个社会阶层。
对倭国的文化、哲学等方面也产生了积极影响,有助于提升国民素质和社会凝聚力。
且阳明学的“心即理也”使儒家子弟的个性、自我更为觉醒。
“人人皆可成圣”的观点,抛弃了儒家旧有的对“农工商”的排斥,接纳了更多人加入。
“知行合一”则给了很多人将理论付诸实践的勇气,推动了思想解放,促使更多人积极参与到社会变革中来。
与中国阳明学后来发展偏向“袖手谈心性”不同,倭国将“知行合一”精神发扬光大。
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这种实干精神有利于社会的进步和发展,的确为倭国的崛起奠定了实践基础。
众帝王:“……”
老百姓们:“……”
有种自家好东西被小偷学以致用,甚至把东西发挥到各个方面,还超越近代的自家赶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