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嬷嬷怔了怔,却很快不屑地冷哼一声,“郡王爷这是何意?莫非是郡王爷命这下人在宫中如此行事的?”
萧和之却是半点儿不给她好脸,手中不知何时多了一个铜板,竟是直接手指一弹,直冲上桂嬷嬷的脑门儿。
随之“啊”地一声惨叫传出,桂嬷嬷的额头顷刻就见了红。
身后的两个婢女纷纷去扶她,叫嚷着,“嬷嬷,嬷嬷,如何了?”
萧和之却笑出了声,“好狗不挡道。今日本王心情好,便饶了你这狗奴才!下次若是再敢在本王面前大放厥词,就算你是宫里的老人,本王也绝不手下领情。”
言罢,对着车夫道,“继续赶路,莫要耽误了时辰。”
兰竹没想到这和郡王这般雷厉风行,竟然半点儿不拖泥带水。
直看愣了。
萧和之拢了拢大袖,“怎的?觉得本王比你家少卿更适合你家夫人了?”
“……”兰竹当即抽了嘴角,“请王爷慎言!”
萧和之似笑非笑地重新闭上了眸子。
马车一直行到再也不能行的内宫门前。
两人才下了车。
萧和之急匆匆地就朝御书房方向奔去。
兰竹没有跟上。
宫内规矩,仆从们也只能跟到这儿了。
萧索中一向作息规整,此时不是在御书房看折子,便是在与朝中大臣议事。
萧和之跑到殿前,被门前的侍卫拦住。
他点头笑道,“本王懂。”
而后对着紧闭的大门哗声大作,“儿臣有要事求见父皇!”
正沾了墨准备批改手下折子的萧索中一愣,看向一旁侍奉的于子。
于子颔首,施礼,“回皇上,是和郡王。”
萧索中自然知道,这个儿子,从云贵妃死后,便与自己离了心。
这么些年了,除了大点儿的节日他会回宫里来露个面儿,其余时间,就跟销声匿迹了似的。
今日也不知是哪门子风,竟给他挂这儿来了。
“父皇!儿臣有要事求见父皇!”
门口又是一阵哗声而至。
萧索中放下了手中的狼毫,颔了下首。
于子接到示意,清嗓而喧,“宣和郡王觐见。”
萧和之一入御书房,就行到御案前伏地跪下,道,“请父皇屏退左右,儿臣有要事禀告父皇。”
萧索中看了眼于子。
于子施了礼,退出御书房,顺带上了门。
“有何事,起来回话。”萧索中道。
萧和之这才从怀中取出那张照片来,起身递给了萧索中。
照片带着余温,被萧索中接到手中的一霎那,便呆住了他的眼。
他的手有些抖,连声音都带着几番颤意,“她,她在哪?”
萧和之摇头,“不知,听说是在很远很远的地方。”
萧索中的声音抖擞地更厉害了,“此物,从何而来?”
萧和之伸出手,指向了照片上眉眼板正,眼底含笑的少女,“是她,方才给的儿臣。”
“现人在何处,带朕去瞧!”
萧索中激动地抓住萧和之的手腕。
用力有些大,让萧和之“嘶——”地痛呼出声。
萧索中见状,赶紧松开了手。
萧和之得机,跪地行礼,“请父皇恕罪。有一事,儿臣瞒了父皇数年,如今事已至此,儿臣若再不说,便是愧对母妃,愧对儿臣的妹妹!”
“……”萧索中差点儿站不稳,凝望出口,“妹妹?”
萧和之一叩首,没敢抬头!
却是缓缓而道,字字诛在萧索中心上。
“那年,母妃被父皇打入冷宫时,已怀有两月身孕。”
“嗵——”
一声沉闷的撞击声,是萧索中一个重心不稳,撞在了御案角上。
“父皇!”萧和之一声小声的惊叫!
萧索中摆手,“你继续说。”
萧和之看着他揉着胯骨,敛了敛眸子,继续道,“方才,第五少卿府中的一位娘子,来到了儿臣府上,说她叫沈清浅,是儿臣的妹妹。”
“沈清浅……”
是那位救了策儿的神医……
萧索中记得,他看到她的第一眼,就觉得似曾相识。
那黑帷帽下的轮廓,跟他初遇沈云时,又有几分不同?
“是。她也姓沈,随母妃姓。”萧和之道,“她说当年母妃逃出冷宫后,便回去了母妃原来的国土。生下了她。”
萧和之顿了顿,想清楚了后,才开口继续说,“她此番千里迢迢来南希寻父,就是为了来问问自己的父亲,为何要杀她们母女……”
萧索中黄袍袖下的手渐渐握成拳,随着萧和之的声音越说越小,他沉痛地合上眸子,道,“是我对不起她们……”
萧和之抿了抿唇,又道,“妹妹今日挑破身份来儿臣府上,是有要事让儿臣禀告父皇。”
萧索中一听此事,突然一愣,焦急询问,“可是你母妃?”
“父皇多虑了,”萧和之道,“与母妃无关。是第五少卿。妹妹说第五寻似乎查到了当年昌宁侯府的蛛丝马迹,听闻此事涉及父皇,这才命儿臣来告知父皇,让父皇小心为上。”
“与朕有关?”萧索中眉头蹙成了“川”字。
萧和之微眯了下眼,道,“妹妹是这么说的。不过有件事,儿臣不知当讲不当讲。”
萧索中瞥眼,“但说无妨。”
萧和之俯首,道,“儿臣方才进宫不慎冲撞了皇母妃宫中的桂嬷嬷,好像是说要等禁军副统领带妹妹进宫,为皇母妃诊病,儿臣怕是皇母妃已经知道了些什么,父皇若是想帮妹妹,还望尽快做决断!”
“咚——”
萧索中一拳击上了案几!眸底抖了好几抖!
守在门外的于子原本被烈日晒得昏昏沉沉,如今一听屋内动静,瞬间震了精神。
跟守门的几人面面相觑,想闯又不得令,不敢又于心忐忑!
几息后,只闻屋内皇上一声喊,“于子进殿!”
一得令,于子瞬间就破门而入。
只见皇上霸气十足地御笔亲书了一份圣旨!盖了国玺印、顺义帝私印,直接递给他,“立刻去第五少卿府传旨沈氏女沈清浅!”
“是。”
于子得令后,刚一接旨。就听皇上又道,“你亲自去!即刻去!出宫途中沿路巡视,若看到有禁军缉拿妇人,即刻传朕令,审清问明,是否是沈姑娘!”
于子愣了几息,还是很快回神,“是!奴才这就去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