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其他类型 > 后宫红颜录 > 第373章 革新变法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宁氏包括宁家的罪行,经过一番整理之后,终于大白于天下,宁氏所犯罪行可谓是罄竹难书,死不足惜,宁家亦是满门抄斩,九族尽诛,真的是连条狗都没落下。

一时间午门邢台上的血污又厚了一层……

暗中投靠宁家的墙头草也被诛连不少,官是做不成了,小罪的罚银罢官,大罪的抄家流放,朝堂之上官员新旧更迭,未起丝毫波澜。

自那日后,尧帝便病倒了,一应诸事都交由太子打理。

随着宁氏的覆灭,宫中又悄无声息的放出去了许多人,这些年随着一次次悄无声息的处置,宁氏的人手早就被清理了不少,而剩下的也都尽在掌握之中,此次算是清理个彻底。

皇权争斗,本就是上位者眼中的游戏,尧帝并非重色之人,又一向活得清醒,哪里会和历代帝王一般,偏听偏信,一切不过是掩人耳目罢了。

毕竟帝王才是这座皇城之中真正的主人,没有什么可以真的瞒过他的眼睛,除非他故作不知。

尧帝这一病,就病了许久,似乎随着一切尘埃落定,他也便彻底没了活下去的欲望一般,身体迅速消瘦……

时间一晃,便来到了冬日,巍峨的皇城,被一片莹白包裹着,寒风凛冽,椒房殿的大门再次打开……

李元康扶着尧帝缓缓走入这座尘封的宫殿,椒房殿一如往昔,所有陈设摆件都和从前一样,不过却少了真正的女主人。

尧帝坐在往常姚皇后最喜欢的椅子上,眼睛满是追思与回忆。

李元康打量着这座熟悉又陌生的寝殿,暗暗幻想着母后的音容笑貌。

自他回宫后,没少在夜深人静的时候偷偷进来,他想看看母后生活过的地方,陪母后说说话。

父子二人就这样坐了许久……

“康儿,你怨过父皇吗?”

良久,尧帝才出声,李元康却明白他的意思,同样是皇子,还是嫡子,对比其他皇子长在富贵的宫廷之中,他却一人形单影只,被发配到千里之外的江宁,纵容有皇姑母精心教养,百般呵护,可终究是不同的。

小时候或许也曾怨过,可后来他知道,他不该怨的,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

比起父皇,他已经足够幸运了,有许多的人为他鞍前马后,心甘情愿的赴死,他真是幸运太多了。

更何况,送他出宫,并非是父皇的意思,而是母后的安排,父皇从不愿驳了母后的安排。

母后为他安排了十五年的自由,护了她十五年的安稳。

十五年的时光,父皇一个人在宫里,比他更难熬。

“父皇,儿臣不怨您。”他是真的不冤。

尧帝的目光有些幽远,在椒房殿,他仿佛又闻到了熟悉又安心的味道,心神放松,也有了倾诉的欲望。

“康儿,当初先帝因为命格之说,把刚出生三天的我一个人扔在别院,任我自生自灭,又下旨处死了你的祖母,任由我一人懵懵懂懂,磕磕绊绊的长大。”

“我稀里糊涂的长到五岁,作为最不受宠的皇子,在别院的日子真的很难熬,我原以为这辈子就这样浑浑噩噩的过着,一辈子都离不开那方寸之地。”

“是你皇祖母救了我,你皇祖母是个睿智的女子,她对先帝恨之入骨,却碍于身份,动不了他分毫,于是想到了我,想到了姚家,开始步步谋划。”

“不知你皇祖母是如何和姚家说的,后来你母后便来了别院,她的到来,让我的人生从此多了色彩,多了希望。”

“她教会我许多,教我读书识字,教我明理,教我谋略,琴棋书画,她都很精通,我们就这样一直在别院熬着,等着,隐忍着。”

“有你皇祖母的配合,加上你母后的谋略,先帝的子嗣一个个或是被贬,或是被杀,或是被囚禁,终于我们等到了机会。”

“十五年的时间,太久了,我本来对帝位没有太多的欲望,可你母后的到来,教会了我一个道理,只有变得强大,才能真正的保护好自己在意的人。”

“你的几位舅舅,包括你皇祖母把希望都寄托在我的身上,我不能后退,只能一往无前的向前拼杀,直至杀出一条血路。”

“我们成功了,终于可以登上这至高无上的皇位,可紧接着便是新一轮的烦恼,先帝多疑,晚年又过于昏庸,宠幸奸妃,多少忠臣命丧他手,他倒是走的痛快,却留下一个千疮百孔的烂摊子给我。”

“我和你母后商量过了,姚家根基浅薄,需要徐徐图之,所以入宫之后她便总是以病弱示于人前,企图让这些高门世家放下警惕,迷惑他们。”

“士农工商,商贾排在最末,想要成长起来,需要的时间不短,姚家和我都需要时间成长。”

“只需十年光景,我便可彻底掌握朝政,成为真正的帝王,到那时姚家便不会惧怕任何风吹雨打,各世家相互联姻,或是有师生之宜,盘根错节,牵一发而动全身,不是看起来那么简单的。”

“天子,说起来似乎手掌大权,风光无限,可谁又知道,举步维艰的难处,尤其是我这种没母族妻族支撑的帝王,不过是个傀儡罢了。”

“就像是你皇祖母,即便入宫便是皇后,可也只是表面风光罢了,有人的地方就有争斗,何况不是与一人争斗,而是与整个朝堂争斗。”

“你母后说,既然坐在这个位置,便不能只考虑自身,蜀国的百姓都是我们的责任,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我们从低谷而来,从来不怕失败,我们有很多时间可以筹谋。”

“可谁知,天不随人愿,我怎么也没想到,她会走的这般早,走的这般急,让我连和她说句话的机会都没有。”

“那一刻我很后悔,若是我们只安分的待在别苑,或是假死脱身,她是不是能好好活着,我们是不是能够白头偕老?”

“可路是自己选的,我没有资格后悔,我只能这样煎熬着等下去……”

尧帝说到这里,眼泪顺着消瘦的脸颊滑落,嘴角渗出点点嫣红。

青色的锦帕递到他手边,尧帝接过捂着嘴,不停的咳嗽起来。

李元康眼中闪过一丝伤痛,父皇他,恐怕真的是时日无多了。

“可是她千算万算,都没算到,自己一时不察会中毒,她的时间不多了,来不及看着你长大,只好重新做安排。”

“你母后的聪慧堪比诸葛,在别院时,通过你皇祖母的手里,私下培养了不少人,席白璃是一个,夏珏,柳禹城,霍启也算在其中。”

“她说真正有用的人在精不在多,有用的一个就够了,无用的百人也是徒劳。

她从不当面指出我的不足,而是一步步引导,一步步的教。”

“她一直都在掩盖自己的风采,明面上的事交给我来做,私下里的事交给你三舅舅,四舅舅来做,从不沾染分毫,可我们即便走的再远,也依旧未曾忘记她的功劳,仿佛没有了她,便没有了主心骨一般。”

“你母后和皇祖母一起给你安排好了退路,送你出宫,由你皇姑母扶养,而宫里同样如此,用十五年的时间等你长大。”

“即便她走了,也为我留下了之后的规划,她心里清楚,我并非天资聪慧之人,也并不是一个很好的掌权者,所以她不放心啊……”

尧帝絮絮叨叨的说了许多,仿佛要把这辈子的话都说尽了一般,在他的心里,姚皇后便是他的信仰,他的神明,他的一切,即便离世多年,这宫里发生的桩桩件件背后皆有她的影子。

她在他面前从不避讳她的算计,她的谋划,而他只是按部就班的跟随着她安排的路走,从不违逆……

“随安是忠于你母后的,他手里的人脉都在淑妃手中,淑妃不会藏私,都会交到你手里,你看着办。”

“夏珏生了私心,纵然没有背叛,已经不适合再出现在人前了,让你身边的人接手吧。”

“永安与你兄妹情深,也不必过于拘着她,她虽然戾气重些,可总不会做目无法纪之事,有你看着,我放心。”

“小四,是淑妃给你培养的帮手,他是个知进退的,只要你善待于他,他会是你最忠诚的臣子。”

“父皇。”李元康眼眶泛红,他的父皇似是在交代后事一般,他很难过。

“康儿,父皇觉得这副身子不中用了,有些话,总要提前说,你别慌,好好记着,不明白也没关系,父皇已经给你铺好路了,你会比父皇更优秀。”

“居庸关有薛家守着,只要有薛夫人在一日,便可保一日安宁,薛家承了我一个天大的人情,有薛夫人在,薛家决不会生二心,至于日后,就要靠你自己谋划了。”

“至于雁门关,有你二舅舅在,亦是同样如此,不过人心易变,你也要早做打算,你大舅舅是个有谋略的,姚家七个男丁,如今只有一个入仕,你该明白他的意思。”

“至于江家,席家,顾家,孔家,你心中有数便好,一朝天子一朝臣,该怎么做,你看着办……”

安排好朝堂之事,尧帝便开始说出了,压在他心里许久的话。

“你母后说过,这世上有些事男子可做的,女子未必就不可做,像你安国姑母一样,凭女子之身,在魏国朝堂之上亦可说的上话,做的了主,可见这世上男子与女子本质上没什么不同。”

“可是千百年来,男子当官,男子做主,男子上阵杀敌,似乎早就成了默认的规矩,而女子作为男子的附庸,纵使有才华,却无处可施展。”

“可这束缚女子的枷锁,不是一时可以打破的,要徐徐图之,对于男子来说,这无疑是触犯他们的逆鳞,这条路不好走,你要做好准备。”

“淑妃最懂你母后的想法,所以她培养出了不一样的永安,永安就是打破这些陈规旧矩最好的人选。”

“你皇祖母,你母后,安国姑母,甚至宁国姑母每个人身上都有这样的影子,只不过需要的时间太长,她们来不及,也没有完整的计划。”

“康儿,或许你终其一生都未能做到,不过时移世易,沧海桑田,或许许多年后,女子亦可走出束缚她们的牢笼,可以上朝为官,可以上阵杀敌,可以做夫子,可以做公侯。”

“不要着急,创造一个新的法度并非亦是,凡事触动他们的利益,便会有无数人即便头破血流也要阻止,你要有耐心,记住了吗?”

“父皇,儿臣记下了,儿臣也认同母后的想法。”因为他也遇到了这样一个与众不同的女子,不忍心束缚,想要给她自由,说他自私也好,有意也罢。

爱护百姓,和创造出一个新的法度,二者并不冲突,他也不会为了一己之私,从而不顾众多人的想法,只是在找一个平衡点罢了。

真正喜爱一个人,给予的该是自由,而并非束缚……

李元康点头,或许这才是他母后真正被掩盖住的风采,因为她可以为了天下女子鸣不公,有勇气打破束缚,有勇气与世人对抗,只可惜天不假年,母后离开的太早了。

“你母后的想法或许与世人相悖,不过我倒是觉得,她说的没错,父母之别,虽说父在前母在后,可并非因为尊卑,而应该是并肩。”

“就像你皇祖母与先帝,先帝虽说是父亲,却是生而不养,你皇祖母并非生母,却一路扶持我走到如今,有些事虽然不能放在明面上,可若真是公诸于世,哪个敢小瞧她的功劳。”

“你母后说,选贤任能,并不应该因为男女之分便有所区别对待,她身为皇后,同样是女子,便要为天下女子寻一条出路,真正有才华能力者,不该因为嫁人生子便一辈子困在后宅虚度光阴,这不公平。”

“可你母后也说,这条路难走,需要无数鲜血铺路,而她为了这条路,也不得不利用后宫女子与前朝息息相关的关系,先清理了蜀国的腐烂陈朽。”

“说起来容易,可想要两全,何其艰难?”

“康儿,记住了,凡事莫要操之过急,有些事,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改变的,不过你是父皇与母后的儿子,父皇相信,你可以继承她的遗志,

说起来我们不过是幸运些,出生在皇家罢了,抛去这层华丽的外壳,与他人并没有什么不同。

可这也是机会,因为有些事,只有站在最高处,才能有机会做到,革新变法,并非易事,苦了我的康儿了。”

这便是现实,若是平民百姓,公然说世道对女子不公,怕是过不了一时三刻,就会被人屠戮殆尽。

可若高位者便不同,潜移默化下,说不准多年以后便成功了呢?

即便明珠蒙尘,终有重见绽放光彩的一天。

与世人相悖又如何?总要有人先迈出第一步的,而这个人是年轻的帝王最合适不过了,因为他有许多年的时间可以徐徐图之。

“我累了,想睡会儿,康儿不必害怕,父皇总要再陪你过一个新年,别怕……”尧帝说着竟沉沉睡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