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父子俩没回家,直接去了铁柱家。

钱凤萍今晚心里高兴,就没克制,多喝了两杯就醉了。

方铜本来想背媳妇走,但媳妇不配合,两手乱抓,给他头发都薅掉一小撮。

“嘶!”疼的方铜呲牙咧嘴。

“铜子,行不行啊你,给,给嫂子抱回去!”二娃在一旁起哄。

“老三,抱一个!”

“抱一个!哦!哦!哦!”

他们几个倒没醉。

主要是酒水贵,马老爷子也就买了一壶,还是那种度数不怎么高的,他们乡下人常喝的散酒。

所以铁柱几个也就刚解解馋。

钱凤萍会醉,完全是因为她酒量不行。

方铜是个脸皮厚的,当真一把抱起媳妇,就往外走。

“哦!哦!哦!”

兄弟三还在后面叫嚷,起哄。

方南枝迈着小短腿跟上:“爹,你慢点,就你那小身板,瞅着就虚,可别把我娘摔了。”

“是,弟,回头你多吃点,像我一样壮实。”方银跟着凑热闹。

方铜不高兴了,做为一个成亲好几个月,至今没圆房的新郎官,是最不能被人说虚的。

亲闺女和亲哥也不行。

“你们懂啥,我这是精瘦,力气方面足足的,不用补。”

不太懂爹、弟弟为啥神情这么急切的方银二人挠头。

一旁完全懂了的秦彦低头憋笑。

一家人斗着嘴回家。

第二天开始,就全都忙了起来。方铜兄弟几个张罗,办席面,钱凤萍也请了几个相熟的妇人,帮忙那日来做饭。

秦彦则是要频繁进城。

他中了童生,是需要买了重礼,去感谢先生的。

不仅给班上教学的先生,还有郑举人。

方南枝跟着去了一趟,然后就从先生那里收获了一大堆课业,要补上。

她有些伤心。

郑举人也忙碌,书院里出了个县案首,书院名气更大了。

不仅县里,临县都有不少人想送自家的子侄来松鹤书院。

还有同县的举人、秀才请他吃饭,拉关系的。

所以叮嘱俩孩子,戒骄戒躁,道路还很长。然后就放他们走了。

兄妹俩去找两个好友玩。

魏清临是羡慕中带着敬佩:“先前,我父亲说你非池中之物,我还不信,现在算是服了。”

“唉,秦兄这才进书院多久,就考中童生了,我都念了三年了,还不曾进入甲班。”于正海小胖子颇有些垂头丧气。

“别人不知道,你们还不清楚?早在入学前,我就被生父启蒙过几年,而且没求学的时日里,也从没忘了读书。”

秦彦实话实说。

他并不觉得自己多天才,还是靠着勤奋巨多。

魏清临一想也是,心中的压力小了些。

秦彦就看着胖子:“你这是怎么了?以前可不会说这样的话。”

于正海是他们中最没心没肺那个。

平日和方南枝玩的最好,俩人经常抢鸡腿吃。

“对啊,正海兄,有事你就说,枝枝可以帮你。”方南枝拍着胸口,一副讲义气的模样。

明明年纪比人小很多,非用同辈的口吻。

“枝枝,等你到了我这年纪就懂了。”于正海又深深叹了口气。

魏清临实在看不下去,翻了个白眼。

“别听他胡说,就是这次月考成绩不好,被于伯父揍了!”

“另外,于伯母前几日被诊出喜脉,说是大儿子养废了,准备好好培养还没出生这个。”

于伯母年纪不小了,还能有孕,这事已经传遍县城了,也就是秦彦他们不在才不知道。

方南枝没憋住笑:“正海兄,那你是得努力了。像我,聪明又懂事,所以我爹有我一个闺女,就满足的不得了。”

秦彦也忍不住打趣:“是啊,正海兄不如好好读书,下次读书,让伯父伯母看到你的进步,正好我那里有些笔记,可以借给你。”

闻言,小胖子五官都皱了起来。

心底更苦了,爹娘逼迫他,好友也不理解他。

他想做个心宽体胖的人,怎么就这么难?

但他还是应下了:“那就多谢你了。”

秦彦是府试案首,他的笔记还是很有价值的。

就连魏清临也没忍住开口:“那也借我看下。”

几人说说笑笑,最后魏清临请客,去了酒楼吃饭。

不巧,去的饕餮楼。

几人把招牌菜点了下,然后成小虎硬是提前给账结了。

秦彦推辞:“成叔,这可不行,我是晚辈,应该我请您才对,这钱您收下,过两日,来我家吃酒。”

一贯沉得住气的成小虎面红耳赤。

他一个被人呼来喝去的店小二,这会儿被童生老爷喊了叔。

这真是,上哪说理去?

“不用啊。我当叔的,请侄子一顿饭咋了?”成小虎努力板着脸。

秦彦却知道,在酒楼做店小二,一个月也就几百文工钱,刚够这顿饭的。

“成叔……”

俩人互相推辞半天,倒是一旁吃花生米的方南枝淡定,她一拍小手:“哥,你就收下吧,小虎叔不是外人。”

她和成小虎更熟悉,一点都不客气。

虽然费了不少钱,回头告诉她爹,她爹不会让兄弟吃亏的。

“是,枝枝以后常来。”成小虎憨笑。

秦彦没办法,只能默认了。

兄妹俩吃饱喝足回村,秦彦能歇着了,方南枝却不行。

她又去了一趟周宅。

周老神医对于她请假几日,没有懈怠了针灸之术,还隐隐有进步,很是满意。

然后也布置一堆课业,以示嘉奖。

方南枝:……

“这本《周记医药》,你可拿去抄录了,抄完后,就开始背药方吧。”

周老给了她一本书。

他也没想到,这个徒弟,才教导了几个月,药草已经全部认全了。

还有药性也都背下来了。

这天赋悟性,是他平生所见之最了。

这样的好苗子,他更得好好栽培。

“谢谢先生。”方南枝恭敬行礼。

学医这段时日,她已经知道了,像是医书这类东西,都是各家医者的珍藏。

去书铺都买不到,属于传家所用的。

这本《周记医药》应该是先生家里的,能给她,可见看重和信任了。

周老神医见了,满意的摸了摸胡子。

等方南枝回家的时候,肩膀就有点垮,出门一天,得了好多课业啊,做不完,根本做不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