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妮·玛丽亚·林德(Johanna maria Lind),又称金德施密特夫人(madame Goldschmidt)(1820年10月6日-1887年11月2日),是瑞典着名女高音歌唱家,被誉为“瑞典夜莺”。
她是19世纪最受尊敬的歌唱家之一,曾在瑞典和欧洲各地出演女高音角色,并于1850年开始了在美国的备受欢迎的巡演。1840年,她成为瑞典皇家音乐学院成员。
林德在1838年瑞典的歌剧《自由射手》中成名。不久后,她的嗓音受损,但在声乐教师曼努埃尔·加西亚的帮助下恢复。
19世纪40年代,她在瑞典和北欧的歌剧舞台上十分活跃,并与作曲家门德尔松关系密切。她在伦敦成功演出两个季度后,于29岁时宣布退出歌剧舞台。
1850年,受p.t.巴纳姆邀请,她赴美巡演。她为巴纳姆演出93场,随后自己组织了巡演,累计收入超过35万美元(相当于2023年的1281.84万美元),她将所得主要捐赠给慈善事业,特别是瑞典的免费学校基金。
1852年,她与丈夫奥托·金德施密特返回欧洲,定居英国,并偶尔举办音乐会。1882年起,她担任伦敦皇家音乐学院的声乐教授。
林德生于斯德哥尔摩市中心的克拉拉区,父母未婚,她的母亲是一位女校教师,父亲是簿记员。
母亲曾因丈夫不忠而离婚,直到1834年丈夫去世才与林德的父亲结婚。大约9岁时,林德的歌声被一位舞蹈家的女仆听到,这位舞蹈家为她安排了试音,并帮助她进入皇家戏剧学校学习声乐。
10岁时,林德首次登台演唱,但在12岁时经历了一次嗓音危机。20岁时,她成为瑞典皇家音乐学院成员,且被任命为瑞典和挪威国王的宫廷歌手。由于过度使用嗓音和缺乏训练,她的声带受损,但在加西亚的指导下逐渐康复。
……
在华夏大朝最盛大的秋宴上,贵族们身着华丽服饰,簇拥于大殿之中,交谈声随珠玉碰盏之声此起彼伏。这是一个令人神往的夜晚。宴席正酣时,侍从们拉开了金丝幕帐,缓缓展开了一幅天幕影像,映现出一位来自西国的歌女,她面容清丽,声如莺啼,歌声竟似穿透了时空,让大殿内的宾客微微失神。
天幕中流淌着“瑞典夜莺”珍妮·玛丽亚·林德的生平。贵族们半倚半坐,带着些许慵懒,偶尔嗤笑地评说着。
……
贵人王琢倚着桌边,轻轻挥了挥折扇,讥讽道:“这瑞典女子不过出身低贱,还不是个不被承认的私生子罢了。若在我朝,哪能让如此身世之人入宫献唱?简直不合体统。”
郡主李柔以纤手掩唇轻笑,“是啊,据说她母亲当时竟为了那男子苦等多年,等到前夫死去才得以名正言顺地成婚,这般痴情倒真是让人觉得荒唐。”
礼部侍郎张烁捻着长须,哼了一声,带着些不屑:“这瑞典女子,虽嗓音清丽,但也未免过于自视甚高。听闻她还在歌剧界因不谙技巧差点毁了嗓子,若非求得名师指点,早已埋没于市井之中。”
贤妃徐湘微微摇头,神情淡然,“倒是那位声乐师,曼努埃尔·加西亚,有几分本事,竟能在她哑声之际妙手回春,让她不唱三月,再以‘美声唱法’调理出那样的音韵。”
公主安宁不屑地哼笑一声,“这歌女倒也可笑,听闻她曾为巴黎的某大剧院选角,可那地方竟拒绝了她。从此她便誓不踏足巴黎之地,倒显得小家子气。”
她转头看向一旁的骠骑将军,带着戏谑的语气道:“将军,若她真拒绝了我华夏大朝的邀约,岂不也要被笑掉大牙?”
骠骑将军赵阳粗声笑道,“我朝之下,八方来贺,岂容她这般女子轻忽?不过,听说那北国童话书人对她一片痴情,几乎要写尽半生。一个歌女,竟让一国才子写出什么《夜莺》《天使》,当真啼笑皆非。”
众人笑声交织,兴致渐高,正说间,天幕中又映出她赴美巡演的场景,听闻她为慈善四处奔走,竟将自己所得赠予贫民,资助学堂。
众人议论稍顿,几位稍有涵养的贵族交换眼神,似乎略带几分钦佩,但瞬间又掩盖过去。
宰相白渊微微抬首,冷静道:“她此举倒有几分风骨。人虽出身卑微,却能如此慷慨解囊,的确异于常人。不过她在彼方如何大义,与我朝并无太多干系。”
众人点头,似有认同。这时,天幕落下,众人的议论也渐渐平息,酒盏举起,目光齐齐望向首座的虾球皇帝。
虾球皇帝目光沉凝,缓缓道:“此女子,出身虽低,但能依靠自身才情步入上流之地,实在难得。她四处奔走募善,又严守师训修艺,非凡人所能比。”
顿了顿,他语调加重,“况且其生平虽受世人冷眼,却不改初心。如此心性,倒值得我朝士人习学。”
宴席顿时寂静片刻,众人默然。虾球皇帝微微一笑,轻轻抬手道:“传乐起舞——”
……
《德国教师培养指南》作者生平
弗里德里希·阿道夫·威廉·迪斯特尔维格
(Friedrich Adolph wilhelm diesterweg,1790年10月29日生于齐根,1866年7月7日逝世于柏林)
是德国教育家、思想家和进步自由主义政治家,他提倡学校的世俗化。
被认为是教育改革的先驱之一,迪斯特尔维格被誉为“教师的教师”。
迪斯特尔维格于1808至1811年在赫尔本和图宾根大学接受教育,随后开始从事教学工作。
最初,他在曼海姆和沃尔姆斯担任教师约两年,之后移居法兰克福的模范学校,后来成为埃尔伯费尔德拉丁学校的校长。
1820年,他被任命为默尔斯新建教师研修班的主任,并实践了佩斯塔洛齐的教育方法。
1832年,他被召至柏林,担任新成立的国家学校研修班的主任。
在此期间,他强烈支持非宗派的宗教教学。1846年,他创立了位于潘科的佩斯塔洛齐教育机构,并成立了佩斯塔洛齐协会,支持教师遗孀和孤儿。
由于与当局在高等教育的某些方面意见不合,他与当局发生了持续的冲突,并于1847年辞去了研修班的职务。
1850年,他获得了政府养老金,并通过期刊继续积极推动其教育理念。1858年,他当选为柏林市的议会成员,投身于自由派反对派。
迪斯特尔维格认为批判性思维和责任感是教学中至关重要的,且在教育改革中致力于改善社会、经济和道德层面的教育。
他在其重要着作《教育的愿望与责任》中,提出了基于“生存斗争的基本原则”的教育理念,认为在天主教与新教的冲突中存在多个“对立面”,这些对立面最终可归结为“权威与自由、天主教与新教”的选择。
在教育改革的努力中,迪斯特尔维格希望消除政治和宗教对教学的干预,倡导更多社会因素的介入。
他主张教育应普及,认为“首先要教育人,而不是关注他们的职业或阶层,因为无论是工人还是农民,都应当被教育成具有完整人性的个体”;
他还认为,通过教育可以帮助贫困者。他主张教师的专业化,并为学校的相对自主性而斗争。
同时,他通过《莱茵报》等期刊对当时的教师产生了深远影响。
……
在华夏大朝一场奢华的宴席上,殿内灯火通明,锦袍华服的贵族们倚靠在玉石案几旁,三五成群地窃窃私语。
今日,皇帝虾球特意命人设了“天幕”,在绵延数尺的玉屏上展示一位异域之士的生平。此人,名叫迪斯特尔维格,被称为“教师的教师”。
天幕之上,光影流转,首先浮现的是一所简陋的学堂,一位青年正在讲授,神情专注。
“哼!不过是个乡村教书匠,居然敢大谈改革!”一位身着朱红蟒袍的公子冷笑道,“若在我朝,怕是只配给我家子弟教教礼仪。”
“呵呵!你且别小看,”一位髯须略白的王爷插话道,“此人倒有些本事,听说年轻时在法兰克一带颇有名声。稍后又被召到京师任职,竟为那国一时风头人物。”
公子们互相瞟了几眼,面上略显不屑。此时,天幕上,画面转到迪斯特尔维格担任教育机构主事一职。
他正站在讲坛之上,对一众青年学子进行讲学。他的言辞激昂,似在引导学生抛弃旧学,追求新知。
“非议旧学?居然要教学生反思,挑战圣贤经典?”一位贵妇皱眉道,“难道不怕惹怒学宫吗?”
“听闻他倒颇有胆量,”一旁的皇亲李侯微微一笑,带着几分揶揄,“那国的宗教教义根深蒂固,此人竟还倡导非宗派教学,连圣人经义都不让学生照本宣科,意图解脱宗教束缚。呵,简直放肆。”
众人闻言,交头接耳议论纷纷。片刻之后,天幕上忽然转为一组贫苦学子的画面,孩子们赤着脚,正从迪斯特尔维格手中接过书册和文具。
“哦?原来他竟关心起寒门子弟的教育了?”一位贵妇讶异道,“说什么,‘先育其人,再育其才’,又说‘贫寒亦当受教’……倒是装出一副慈悲模样。”
“听说他还资助学堂的孤寡教师遗眷,”另一位青衫贵人轻笑道,“他虽人称‘教师的教师’,可也因此激怒了朝中重臣,甚至被迫辞官。”
贵族们摇头嗤笑,有人叹息,有人嗤之以鼻,言辞中带着几分轻蔑。
就在这时,虾球皇帝缓缓抬手,众人顿时噤声,目光齐聚于他。
“诸卿所言甚是,”虾球皇帝淡淡说道,“然此人异国而生,敢言所志、无惧朝堂,虽不及我朝礼义,却有其胆魄。我观他一生,虽偏激却不乏心系苍生。如此异才,于那国实为一脉清流。”
皇帝略微一顿,神色肃然,“凡事讲求均衡,既要礼制,又要民生安定。此人虽身不在我朝,却亦可警示我等。尔等当自省其道。”
殿中顿时鸦雀无声,贵族们各自低头,露出若有所思的神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