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长城北部,四十里外,大寨连绵旌旗招展,高扬的纛旗下是蔓延无际的白帐!

鲜卑人依托大寨,且战且退,一步步消耗夏军锐气,等待着必杀一击。

正所谓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夏军连日攻寨,虽说夺下不少大寨,但大寨随处可扎...

鲜卑有人马百万众,哪怕伤亡十万,他们也耗得起。

但有时计划赶不上变化,局势不是一成不变的,此时就发生了意外。

中军帅帐,蓬顶高耸,内里宽阔敞亮,白色的帷幔衬着晨光更显。

东西各部大人汇聚一堂,面色眼严肃,一些头人沉默皱眉,上首处,大单于高坐不语!

帐中气氛沉闷,空气中弥漫着压抑的息!

“夏军果真撤了?”左手处耐不住性子的浦头,率先打破平静。

他面目狰狞,怒不可遏:“李屠夫前番扬言与我等决战,现在头也不回的撤进关内,这是要哪样?”

“他酿的,请和半途而改,决战中途而退,这是信义所为?”

“哼,汉人奸滑,李信狡诈,哪里来的信义...”

夏军连番猛攻,鲜卑人且战且退,为的就是引夏军主力出关,在一望无际的草原上,寻求机会决战。

作为草原雄鹰,大漠勇士,还是在自己的主场作战...

浦头等人,有信心,一战将李屠夫和夏军主力彻底歼灭...

当年檀石槐在世,漠南战役时期,面对巅峰时期的大汉,鲜卑人便是采取诱敌深入的策略,一战打断了大汉的脊梁...

从此,整个北方,乃至长城关外,皆任由鲜卑人纵横驰骋...

现在可好,他们故技重施,都已经退避三舍,眼见再撤个十几里,机会就要来临,重演当年漠南战役的辉煌...

结果李屠夫中途撤军,煮熟的鸭子,不翼而飞,其中谋划心血毁于一旦,这如何能忍...

“夏军忽然所回关内,是不是发现了什么!”步度根目光闪烁,思虑其中关系...

以夏军此前不顾伤亡的状态和攻势,这场攻防战应该还可以持续一段时间...

然而现在却像是一匹四蹄奔腾的战马,突然被缰绳勒住,戛然而止不说,还特娘的龟缩回去了,实在让人猝不及防...

要知道,鲜卑人为了诱敌深入,放弃骑兵的机动优势,固定在大寨前后与夏军玩命消耗...

各部头人勇士,更是拿着长矛刀盾,用血肉之躯直面夏军的攻城战车,和床弩石炮这等大型重器...

其中人员伤亡,勇士流血,物资损失,不以量计...

东部大人弥加,同样不甘道:“夏军不顾伤亡,攻寨猛烈,一副与我军拼命,不死不休的架势,其中流血牺牲也不似作伪...”

“此番毫无征兆,焚车毁械,突然撤退,必有蹊跷...”

这些时日,攻守双方损失惨重,单东部勇士便伤亡一万六千人,如此强度的作战,是真的在拼命消耗...

而且夏军攻寨器械精良,各种高科武备,冲城重器齐全,可谓准备充足...

但如今说撤就撤,数十日的流血牺牲,士兵亡命,直接白费,夏军图的什么,李屠夫又打的什么算盘...

“难道,又有什么阴谋不成!”赫兰辰,夫罗翰等人同样不解。

汉人素来狡诈无比,肚子里更是装满坏水,此时突然撤退,让人不爽的同时,又有些忌惮!

鲜卑人与夏军交战日久,自然知道对方不是啥蠢人,敌人不但不蠢,还凶悍无比。

这就是人性,有时候你突然做了个愚蠢的决定,或者不合常理的行为...

在一些聪明人眼中,就能解读出各种复杂,且无比的阴谋...

“好了!”各部头人忌惮莫名,中部大人慕容威却撇了撇嘴道:“夏军撤退,我等进军便是,有什么阴谋诡计,到最后还是凭借实力说话...”

“不错,慕容大人说得对,汉人的阴谋诡计,只能暗地里耍耍,终究上不了台面...”

“如今我等东西南北,合兵百万众,就算是巅峰时期的大汉朝廷,也要退避三舍,更何况区区李屠夫...”

“敌退我进,这么简单的道理,还要犹豫什么...”

轲比能慕容虎等人,则面色慷慨,毫无畏惧,更无丝毫担心...

中部鲜卑之前与并州牵扯很深,耳目探子灵敏,夏军为什么撤退,他们在清楚不过了。

只不过具体原因,慕容威没有明说,轲比能等人便更不会解释,而是让各部自己猜去吧...

因为在轲比能看来,这些东西部族,连最基础的情报信息,都没有布置...

就敢响应王庭号召南下,这简直是蠢得无可救药,活该被王庭侵权...

正所谓知彼知己,百战不殆,慕容氏之前或许没有窥伺并州的心思...

但李信的崛起,夏军的极速膨胀,却让他们心生警惕...

再加上比邻而处,安插情报探子,也在情理之中...

慕容威之前没有南下的心思,都能提前安插探哨,作为警讯之用...

而和连这名大单于,既已决定南下,却连基础的准备工作都没有,简直是...

和连不知慕容威的心思,就算知道了也只是一怒而过罢了。

他思虑一番,亦点头道:“敌退我进,既然夏军撤回关内,我等便进军关下,施加压力,不能让其好过...”

“不管李屠夫葫芦里卖的什么药,我军只要与其耗下去,早晚将其拖死...”

和连早有腹稿和策略,虽然不是有多高明,但也没有什么大错...

因为只要耗到大汉平定叛乱,李屠夫自顾不暇,他们自然可以在后面捡便宜。

虽说南下是为了借机拢军,施行王庭集权,和消耗东西各部大人实力...

但和连未尝不想攻城掠地,增加王庭威望,若不然他也不会让拓跋和完颜部南下弄险...

如今南下僵持,各部不但损失惨重,还吊毛没捞到。

若此时撤军,王庭威望,必然会遭受打击,以后发号施令恐怕会更难...

甚至说不定他和连,再想以大单于首领的身份举旗会盟,都会成为奢望...

所以,在没捞到真正的功劳好处,和铸就王庭更上一层的威望之前,和连是绝对不会轻易撤军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