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历史军事 > 从农家子到宰执天下 > 第271章 正月十八,大吉!4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太子妃郑氏说完,皇后林氏也凑过来跟太子说了些庆典上的事。

明明他们总共也就只聊了几句,但晋王感觉好像过了几年那么漫长。

好不容易等到太子和林氏聊完,太子终于端起身前的热粥,晋王的心已经提到了嗓子眼。

终于太子开始喝粥了,晋王的眼睛直盯着太子不放,晋王看着太子把热粥喝了一半,晋王终于放下了自己悬着的心。

晋王正想着随便吃一吃,然后就回家去等七天后太子暴毙的好消息。

突然变故提前出现了,刚才还谈笑风生的太子,喝完粥后说了一句,今天的粥怎么这么甜,就猛地一下子捂着胸口倒了下去。

这一下子长春宫顿时乱了起来,林皇后飞快的跑到倒地的太子周诚耀的身边,她一把抱起太子,大声喊道:”太子,耀儿,你怎么了,快传太医,快。快去通知陛下。”

太子周诚耀此时已经面无血色,嘴里只吐出一个字:“痛。。。”

随后太子双目一瞪,马上失去了全部的意识。

大顺二十五年正月十八,大顺帝皇长子,第一任太子,周诚耀暴毙于其生母的宫殿长春宫,享年三十七。

从大顺十七年九月任太子,至大顺二十五年正月薨,共八年。

此时晋王周诚贤也懵了,不对啊,这毒药不应该是七天后才生效的吗?

怎么太子现在就出事了?是毒药出问题了,还是毒药被人动了手脚?还是…”

“不,不,不,一定是毒药出问题了,林意林爱妃是不可能会背叛本王的。”

“我现在一定要表现出镇定,不对,是悲伤,太子出事肯定与我无关。”

想通了一切的晋王很快也加入到了围着太子的队伍中来。

他在林皇后和太子妃郑氏的身后,也用一脸关切的眼神看着太子。

很快长春宫这边的御医飞快地来到事发地。

御医来到太子身体身边,稍微摸了一下脉搏,探了下太子的鼻息,随后对林皇后开口宣判道:“皇后娘娘,太子殿下薨了。”

林皇后闻言一脸不可置信,她拉着御医的衣服大声喊道:“不可能,刚才太子还在和本宫聊的好好的,怎么会突然就没了,您一是骗我的,对不对?”

御医无奈的说道:“娘娘,殿下已经没有了鼻息了,请节哀!”

太子身边的人闻言都大哭起来,林皇后不甘心的自己上去用手探了探太子的鼻息,结果也是鼻息全无。

林皇后:“太子刚刚还好好的,怎么突然就没了,是不是中毒了。”

御医道:“这个不好说,可能是太子身上有什么隐疾突然爆发,也可能是突中剧毒。”

林皇后:“所有人都不准动,让太医院来检查这桌子上的所有东西是否有毒。”

这一下子晋王立马紧张起来,他刚想说什么,长春宫外就传来了大顺帝的声音:“太子在哪,太子怎么啦?上午不是还好好的吗?”

原来是听到太子出事的大顺皇帝急匆匆从自己的乾清宫地赶了过来。

林皇后听到大顺帝的声音,好像是找了主心骨,她对着大顺帝哭着大声喊道:“陛下,太子没了,咱们的耀儿没了。”

大顺帝闻言,再看到倒在地上的长子,一个气没顺过来,他刚想说什么还没说出来,就跟太子一样倒了下去。

大顺帝一倒,这下子长春宫更是乱成一团了。

喊什么的都有,晋王很想趁这个时候退出宫去问一问自己的宠妃林意。

但他深知,如果这个时候他退走了,那么自己就会成为这件事的第一怀疑对象。

至于趁乱起来干点什么,他既没这个准备,也没这个本事,当然了也不会有人听他的。

还好现场就有御医在。

林皇后赶紧让御医给大顺帝治病,御医给大顺帝把脉后,确认了大顺帝只是怒急攻心,才一时晕过去的。

于是他熟练的从随身药箱中拿出一颗常备药给大顺帝就水服了下去。

很快大顺帝清醒过来了,不亏了在大风大浪中做了二十多年的皇帝的人,他很快就从失去长子的悲痛中抽身出来了。

他知道此时悲伤没有用,最重要的就是搞清楚太子到底是怎么死,凶手是谁?

大顺帝冷静下来后,他马上叫过来林皇后和自己身边的陈太监吩咐道:“皇后,马上派人封锁整个长春宫,所有没有朕的命令不得出宫。

刘和,你马上去传朕的口谕,调一队禁卫来将这里围起来,这里在场的每一个人都要全面的盘查。 “刘和是司礼监的掌印大太监。

“陈伴,你去宣旨,召内阁全体成员,宗正,在京所有亲王,郡王,国公,都督府诸位都督,速来乾清宫议事。“

大顺帝发话后,长春宫纷乱的局势暂时安定下来,只有太子的几个至亲还围在太子面前哭泣。

等了一小会,禁卫军奉命赶到长春宫,接手了长春宫的防务,没有调查清楚太子周诚耀的死因前,所有人不得再进出。

大顺帝命林皇后,刘和在这里主持审查,自己则去乾清宫见大臣。

晋王作为在场之人自然不用在去乾清宫了。

大顺帝作为一个父亲,对自己长子的死固然万般悲痛,刚听到时甚至忍不住晕死过去。

可作为大夏帝国的统治者,大顺帝知道,此刻自己最重要的任务就是要平息太子之死带来的权力之争,保证帝国平稳运行不发生动荡。

当然了,最快的做法就是再确立一个新太子来填补权力的空缺。

等在京所有重臣差不多都到了乾清宫后,众人发现端坐在皇帝宝座上的大顺帝仿佛一下子又老了好多岁。

大顺帝这次衰老的速度,似乎比曹皇后逝世时衰老的更快。

众人纷纷在猜测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大顺帝用嘶哑的声音说道:“诸位,太子天不假年,刚刚突发重疾,撒手去见祖宗了。“

太子无论真实死因如何,为了皇家清誉,都只能死于疾病。

什么?太子薨了?大臣们都惊慌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