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就在陈大全密谋攻取申州,常森在腾州坐立不安之际,郭绍却带领着全体内政司成员,在唐州郊外举行春耕仪式。

往年这里的百姓们同样会举办这样的仪式,只是规模却没有像今年这么大。

一般都是几个村的村民聚集起来,在天王庙摆些贡品,烧些黄纸。

然后再由德高望重的老人出面,代表百姓对着神像做些祈祷也就了事。

毕竟,庄稼人的认知有限,心中预想的最高规格也不过如此。

可是今年因为有郭绍重视的原因,对于春耕这件事情,整个唐山军内政系统,几乎没有几个人胆敢懈怠的。

郭绍虽然没想在这里呆太久,但他却希望唐、樊二州的每一个百姓,都能在自己的治理下,过上一段富足的日子。

最不济,也要在这个纷乱的世道里,勉强能有一口饱饭吃。

大罗朝廷腐败虐民,各地军阀肆意征战,几乎没有几个人去顾及百姓生活。

而社会财富的构成,主要分生产和分配两个方面。

其中百姓们占生产,肉食者占分配。

可一旦百姓们因为饥寒交迫,最终再也难以生产出来一粒粮食的话,整个上层人物的分配体系,最终都会彻底崩塌。

除非他们如同前世一样,拥有一种可以完全替代人工的工具。

郭绍对此,心知肚明。

同时,他也渐渐明白,其实大部分上位者,大多都通晓这个逻辑。

可是,这些人或因为轻视百姓,或因为身不由己,总是有意无意的忽略这个问题。

他们总认为,百姓们只要还活着,就会自然而然地为他们干活。

可惜他们忘了一句话: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

当百姓们活不下去的时候,他们就会爆发一种排山倒海的力量,将原来赖以生存的整片天空彻底摧毁。

郭绍不希望自己治下的百姓,都成为这样的人!

所以,当他得知今年的春耕,陆陆续续已经开始的时候,立刻重视起来。

不仅通知两州几乎所有的内政部门,要求他们全都亲自参与到春耕中去。

还命令唐山军全体将士,采取轮番训练的方式,挤出空闲时间,去帮助附近的百姓耕田播种。

为了表明自己的态度,他自己也身体力行,以作表率。

今天,他就是来到周珏家附近的农庄,和百姓们一同举办这里的春耕仪式。

这里的百姓们,虽然不知道这个长相英武的青年人到底是谁,但看他过来时前呼后拥的样子,也知道这是个了不得的大人物。

仪式结束后,郭绍跟随村民径直来到田间,不理身边人的反对,脱去袍服,亲自下田扶犁耕作。

百姓们何曾见过这等光景,一个个既想过去帮忙,却又担心会引起田边卫兵的误会。

只能老老实实站在田埂上,目瞪口呆地看着郭绍的表演。

他们的猜测不错,郭绍真的只是在表演。

在这个世界里,如同前世印象里的古代社会一样,农业科技很不发达,耕作技术简直可以用粗暴来形容。

他用的那套农具,勉强也能算作曲辕犁的范畴,但实际使用效果却比书上记载的差了好多。

来回推了两垄地,他就不得不选择了放弃,对着身边指点他耕作的老农自嘲道:

“老丈,看来真是术业有专攻,在干农活这一领域,我不如你们太多了!”

听到他这么说,老农原本紧张兮兮的脸庞,顿时笑开了花。

他的儿子是周珏家的奴仆,郭绍这两日来到此处,是直接入住了周珏的府邸。

周珏在得知郭绍会在今天亲自下田后,出于安全考虑,决定选一个可靠的人,来充当郭绍的农活指导。

选来选去,最后挑中了他。

“将军是贵人,怎么能做这样的苦累脏活。我等小民常年累月都生活在泥地里,做起工来当然比将军轻快许多。”

老农眼见郭绍体谅农人,乐得眉开眼笑,一口黄牙开始漏起风来,说话也比之前放肆不少。

可郭绍却没有丝毫介意,反而很乐意跟他这样慈和的老人一起聊天。

只是他不知道的是,当他如同一个泥腿子般坐在田埂上,跟身边老农谈天说地的时候,距离他大约里许的官道上,却有几个人正在讨论着他。

丁奎一行人是在袁向庵的陪同下,一起从唐州城追到这里来的。

刚刚到达这里,他们就通过四周众多看热闹的人群,得知了郭绍所做的事情。

待他们挤开人群,看到郭绍果真亲自下田耕作后,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袁向庵看到这一幕,眼睛虽然也不由自主眯了眯,但很快就恢复正常,并一脸笑意地任这些人仔细打量郭绍。

“向庵,这人真是你家将军?”为首的丁奎出言问道。

他是袁向庵在武城的旧识,也是当年那桩血案发生后,悄悄躲藏起来的乱民余孽。

这些年,他到处东躲西藏,眼见着当初志同道合的一群人各奔东西,也亲眼见证了当初的陈州知府岳海,是如何一步一步,坐上了陈蔡大都管的职位。

他也吸取了当年的教训,不再追求造反事业一举成功,反而开始采取稳扎稳打,逐步扩充自身实力的方式,不断为最后的爆发积累力量。

时至今日,虽然当初的故人大多离散,但经过这几年的努力,聚拢在他身边的叛军力量越发壮大起来。

但陈蔡之地身处中原腹心,岳海又是一个心狠手辣之辈,丁奎自觉实力不到,并不敢掉以轻心。

这几个月间,中原地区风云变幻,岳海将兵力聚集在汴州到亳州一线,会同汴州知府赵穗一同抵御徐州孔栾。

这就使陈蔡都管府的南部地区,在这段时间内,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力量真空。

由此既让陈大全的桐山营,趁机攻占了重镇淮德,也让丁奎的实力有了质的飞跃。

如今丁奎起事在即,他想通过老相识袁向庵的关系,搭上郭绍这条顺风船,为自己寻求一处值得信任的外援。

“丁大哥,不用怀疑,这真的是我家将军!”

袁向庵眼神明亮,嗓音清朗,语气中还隐隐有一种傲然之意。

丁奎没计较这些,他在得到袁向庵的确认后,再次将目光投向郭绍所在的地方,眼底隐隐浮现一抹嘲讽之色,只是很快敛去,几乎没让任何人看到。

平静的面容之下,谁也搞不懂他心里其实在想什么。

只有袁向庵或多或少感觉到,丁奎的想法似乎跟自己大相径庭。

他不会因此而轻视将军吧?

若是他真的这样认为,那便大错特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