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0章 郑文光(致敬先辈)
屈潇见周知一脸茫然的,被老郑抓着手上下摇动;
笑道:“周作家,这老郑,全名郑文光,他在79年写出了咱们国内的第一部长篇科幻小说<飞向人马座>;
近两三年更是一发不可收拾,连续刊登了二十多篇中短篇科幻小说,是国科院京城天文台的研究员。”
周知虽然没读过这位的小说,但郑文光的大名却是如雷贯耳;
这位曾被米国ASIA2000杂志誉为华国科幻之父。
连忙握着老郑的手摇了摇,“原来郑前辈,久仰久仰。”
郑文光连忙说道:“不敢当,不敢当,你虽然年纪小,但在科幻文学上已经走在了我们的前面。
你的<神经漫游者>就如阿西莫夫先生在序中所说的那样,开创了一个新的分支;
<火星救援>这种类写实的科幻小说,就仿佛你真的在火星等待救援一般。
周作家你的想象力实在是太丰富了,我们得向你多学习啊;不知这次周作家要给大家讲些什么,我一定洗耳恭听。”
周知连忙又谦虚了几句,说道:“郑前辈请坐,我这次不打算说什么写作技巧方面的东西;
我打算带大家展望一下未来,就如曹睿曹总编说的,为青年人的思想插上一对想象的翅膀。”
郑文光先是一愣,待周知说完后,便是大喜;
连连赞道:“周作家这个想法很好啊,之前的两个讲座,我们都在说如何写好一部小说,给大家分享自己的创作心得;
但写作技巧可以培养的,而创作的内容却是要靠作者自己去想象的;
周作家不愧是能拿到两个全球科幻小说大奖的作家,佩服佩服。”
现在菲利普.K.迪克奖已经设立,但说实话,这部奖项目前还没有多少权威性。
玩科幻小说的人,目前对这个奖的认可度并不是很高。
屈潇在一旁笑道:“周作家,大家都说你的<火星救援>今年仍然会获奖,就是不知道能否像漫游者一样拿到三个奖。”
周知站起身来,拿了个杯子笑道:“奖项什么的其实没什么,唯一的作用就是能带动作品的销量,多挣点钱。”
郑文光好奇的说道:“我有个问题,不知周作家方不方便回答,若是不方便就不要回答了。”
周知笑道:“郑大叔,只要不是问我什么时候结婚,你尽管问。”
两人一怔,屈潇不解的说道:“周作家,为啥不要问你什么时候结婚这个问题?”
周知摊摊手说道:“因为我是真的不知道,我什么时候会结婚。”
两人都笑了起来。
郑文光问道:“周作家,能说说你两本大作目前的销量吗?”
周知把刚泡好的茶水,放在老郑面前,说道:“这没什么不能说的。”
回想了一下,说道:“<神经漫游者>的前六版550万册都已经销售完,第七版的50万册也销售了两个月了,差不多就这点吧;
<火星救援>还算不错,目前已经超了600万册了,势头看着还行,最终可能会有七八百万册吧。”
郑、屈两人都听得咂舌。
郑文光的作品刊登、转载量,说实话,加在一起不会比周知的少多少;
但他的作品绝大多数是短篇、中篇,根本不能单独成册,也就无从计算他的总发行量。
屈潇笑道:“周作家,你的<火星救援>在国内单独出版后,目前收到的统计数据大约在120万册左右。”
周知笑道:“可惜内地现在只有稿酬,没有版税;不然又能大赚一笔。”
这也是周知说笑话了,就算是能抽版税,他也抽不到多少;
国内出版的<火星救援>售价2.7元,就算抽10%,一册也只能抽到二毛七。
屈潇也是没有办法,上面规定就是这样的,你不能搞特殊;
两个多月前才颁布的《书籍稿酬试行规定》,已经明确着作稿每千字6至20元;
<科学世界>杂志虽然在收稿时补贴作者;
但也只是原本打算给8元千字的调整到10元,打算给10元千字的调整到13元,最高的稿酬并没有越过20元千字这条线。
郑文光喝了口茶水,问道:“周作家,今年的星云奖已经评出,你的<火星救援>有没有获奖。”
周知老老实实的点头说道:“已经拿到了优秀长篇小说奖了。”
郑文光叹息着摇摇头说道:“小屈,你看看,这就是宠辱不惊的高人风范。”
周知失笑道:“郑大叔,这都两个多月前的事情了,难道让我一直笑到现在吗?”
哈哈~,郑文光笑道:“那倒不是,我是想了解一下还有哪些作品获了奖,好去找几本看看。”
周知挠挠头说到啊:“郑大叔,我还真是不清楚,我也没去领过奖,都是公司的人去代领的。”
屈、郑两人对视一眼,这小伙子,真是……。
屈潇问道:“周作家能不能多介绍一些国外优秀的科幻小说来国内,让咱们的年轻人开阔视野,跟上国际潮流。”
郑文光听了这话连连点头,道:“我们之前虽不算闭门造车,但能接触到的科幻小说大多数老毛子和一些东欧国家的;
看了你的两部小说后才知道,科幻小说还能从这样一个角度去写,如果让年轻人看到更多的优秀科幻小说;
那国内的写作水平也会得到很大提高,说不定国内就有人能拿到雨果奖或星云奖。”
周知有点为难的说道:“不是我不愿意,你们知道,国内的版权费太低,又没有版税,去和那些着名作者谈出版,很难谈得下来。”
两人听到这话,不约而同的点点头,他们常年和出版打交道,多少知道一些国外出版界的情况。
周知又说道:“不过,我尽量去谈吧。”
周知打定主意,国内既然是这样一个状况,也无法改变;
只能是和这些着名作家谈内地的出版权了,一口价买走,是亏是盈都自己来扛;
每年出个五六本书,大不了每本书亏个十万八万米元,就当拿几十万米元出来提升整体水平了。
自己还是能承受得了的,只是这事明年再做吧,今年的事情实在是太多了。
三人又坐着闲扯起国外的科幻小说,由于房间门开着,过路看到的人见到熟人就摸了进来;
到最后,过两天要上课的三位作家都见到了,也聊得熟悉了。
到了晚饭时间,谈兴正浓的七八人打算去宾馆餐厅吃桌餐;
周知却说道:“我记得附近有条街卖火锅,要不还是去吃火锅算了?来次天府之国不吃火锅可惜了。”
<科幻世界>负责外联的陈主任,操着一口川普说道:“要的嘛,今晚我们就去吃热盆景火锅,地方撇点,但是味道好,巴适得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