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接连数日,李夜一旦晨起,便径直赶往锦衣卫衙门,心急如焚地等待着那或许能揭开谜团的讯息。

他不仅自己全情投入,还为东方宇提供了追查的思路,言辞恳切:

“此番派遣之人,非亲卫莫属,亦或是那些誓死效忠的死士。

然而,此行动突如其来,无暇周密部署,故而亲卫更为合适。

细想之下,此次出征的将领麾下,能拥有数千亲卫者,范围已然大大缩减。

我们只需锁定这个目标群体,派遣锦衣卫暗中潜入,窥探虚实,一切自会水落石出。”

东方宇闻言,心中暗自点头,觉得李夜的推理条理清晰,无懈可击,于是依计而行。

仅仅两日之隔,东方宇便接到了来自前线的回音。

得益于锦衣卫的隐秘探查与李靖精妙部署下的兵力调动,一丝微妙的线索逐渐浮出水面。

此番出征的诸多将领之中,真正惹人疑窦丛生的,竟是当今权倾一时的霍国公柴绍。

他的亲卫队,几乎全军覆没,战报之上虽详细记载了每一场战役与牺牲之地,

但细细推敲之下,那些所谓的突厥敌军,其战斗力远不及造成如此惨重伤亡的程度。

这不禁让人心生疑惑,死去的那些人背后,似乎隐藏着不为人知的秘密。

李夜览毕此讯,心中顿时波澜四起,他基本上已经确定动手之人应该就是柴绍了。

柴绍,这位坐镇华州刺史之位的人物,其治所与突厥边境不过咫尺之遥。

在夜色的掩护下,他对路远一行人发起突袭后,大可悄无声息地潜返回华州,仿佛一阵无影之风,不留丝毫痕迹。

更兼其具备吞纳那巨额金银财宝的实力,毕竟,身为大唐皇帝李世民的姐夫,

这位皇亲国戚拥有着旁人难以企及的权势与地位,对那批战利品心生觊觎,似乎也在情理之中。

此前多年的征战已让柴绍的身体逐渐透支,不复当年之勇。

而他膝下二子,亦非出类拔萃之才,这让他不禁为儿孙后代的未来筹划,

或许,为子孙积累一份丰厚的家业,成了他心中的一份执念。

正因如此,当李夜收到回复的消息时,心中便已有了定论——这一切,定是柴绍所为。

然而,此人身份尊贵,地位显赫,若要动他,非得铁证如山不可。

李夜目光坚定,直视东方宇,沉声道:“东方,我们的焦点需锁定在柴绍身上。

你即刻着手安排,务必将他查个底朝天。

眼下,他的亲卫队便是关键所在,那些亡故的亲卫,正是揭开真相的钥匙。

你定要精心布局,派人掘地三尺,也要把那些死去的亲卫踪迹找到,

我就不信,他能将数千人的痕迹抹去得无影无踪,如果他真心狠,将这些人都杀了,那我就佩服他!”

东方宇闻言,眉头微蹙,略作思索后道:“王爷,柴绍身为皇室宗亲,

我们若明目张胆地调查他,一旦风声走漏至陛下耳中,恐怕会横生枝节,阻止我们的行动。

而且此次突厥之战,这柴绍也算是有功之人,我们不好动啊!”

李夜闻东方宇之言,心中明了其担忧之意,遂轻轻放下手中紧握的情报,

挺身而立,目光直视东方宇,嘴角勾起一抹淡笑:“呵呵,论功行赏,

那路远一行遭伏的英勇将士,哪个不是立下赫赫战功之人?

柴绍之功,实则源自麾下将士的浴血奋战,而我的将士们,他们的荣耀皆由自身汗水铸就。

我已在众将士面前立誓,此仇由我李夜一肩挑起。

既如此,这仇恨既已系于我个人,柴绍的身份地位,于我复仇之路,又有何妨?

至于陛下那边,你大可放手去查,所有可能降临的压力,我自会一力承担!”

东方宇看到李夜已下定决心,马上领命下去安排一切。

在接下来的悠悠岁月里,锦衣卫的耳目仿佛一夜之间布满了每一个角落,

那些关于柴绍亲卫的蛛丝马迹,如同秋日落叶般,纷纷扬扬地落入了他们的手中。

李夜端坐在案前,手指轻轻划过一张张密报,眼中的寒光如寒冰初凝,越来越凛冽。

他低声自语:“兄弟们,耐心些,属于我们的复仇之日,已是指日可待。”

这阵由锦衣卫掀起的狂风巨浪,不可避免地惊扰了朝堂之上的每一根神经。

官员们私下里议论纷纷,只觉锦衣卫此番行动声势浩大,

却如同雾里看花,对其真正目的不得而知,因此所有官员都吓得收起了自己的尾巴。

而李世民这位深谙权谋的帝王,却早已从李君羡的密语中窥见了锦衣卫行动的冰山一角。

他对此,既未显山露水,也未置一词,心中却已暗自权衡,

波澜不惊的外表下,藏着的是对局势的敏锐洞察与深沉布局。

他心中满是愁绪,夹在中间的两难抉择如同巨石压胸。

一边是亲生骨肉,另一边则是跟随自己出战多年的姐夫,

两者皆是他生命中不可割舍的部分,令他左右为难。

初闻李夜调查之事,他便心如明镜,知晓背后操盘的定是自己那位老兄弟。

因此,他未发一令,对路远等人的遭遇选择了沉默以对,仿佛那事从未发生。

毕竟,以国家机器之威,若无高层默许,这等事件岂能迁延日久,悬而未决?

然而,时至今日,李夜已毅然踏上征途,目标明确,箭在弦上。

此刻的他,却陷入了前所未有的迷茫,不知该何去何从。

连日来,这份纠结如影随形,令他辗转反侧,难以抉择。

他却未曾料到,李夜竟会如此果决,将此事径直上报,亲身踏入皇宫,恳请面圣。

至于李夜心中盘算,无非是基于一个简单的事实:

他身为大唐的亲王,虽地位尊崇,却无权擅自对柴绍这位大唐国公,更是与皇室血脉相连的重臣动手。

故而,他需寻得一个名正言顺的由头。于是,在将所有搜集来的情报细细梳理完毕后,他毫不犹豫地迈向皇宫,请求觐见天颜。

此时的李世民,面对这突如其来的变故,心中着实没了主意,对于是否该召见李夜,他犹豫不决。

无奈之下,只好将那些平日里亲近信赖的官员一并召入宫中,共商对策。